研发仅占营收0.9%,业绩连跌的汤臣倍健拿什么“三十而立”?

查股网  2025-09-03 07:45  汤臣倍健(300146)个股分析

2025年,汤臣倍健迎来了创立30周年的重要节点。然而,这个本应值得庆祝的时刻,却被增长困境的阴霾所笼罩。作为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VDS)行业曾经的明星企业,汤臣倍健如今面临着业绩下滑、市场份额缩水以及研发投入不足等多重挑战。

业绩持续下滑,市场份额岌岌可危

自2010年借助篮球明星姚明代言成功登陆创业板后,汤臣倍健曾在十余年间保持营收持续增长,稳居中国VDS行业市场份额榜首。但2024年,公司首次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下降,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警钟。进入2025年,情况并未好转,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再度双双下滑。

具体数据显示,2024年汤臣倍健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3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2.62%,市场份额虽仍居首位,但降至9.3%,首次跌破10%。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下滑23.43%;归母净利润7.37亿元,同比下滑17.34%。

从品牌表现来看,汤臣倍健的三大核心品牌在国内市场均呈下滑态势。主品牌“汤臣倍健”收入同比下降28.32%;“健力多”收入同比下降30.35%;“lifespace”国内产品实现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34.43% ,尽管境外LSG实现收入5.34亿元,同比上升13.46%,但难以掩盖整体的颓势。

渠道方面,线下药店渠道作为汤臣倍健的传统阵地,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均遭遇约30%的下滑,远超2024年VDS品类在线下药店20%左右的销售下滑数据。线上渠道虽被寄予厚望,承载着承接消费迁移、弥补线下下滑的重任,但作为行业龙头,汤臣倍健的渠道改革并不顺利,线上增量市场增长承压,盈利水平也面临挑战。2025上半年,汤臣倍健线下渠道实现收入17.98亿元,同比下降31.63%;线上渠道实现收入16.84亿元,同比下降13.78%。

研发投入遭质疑,“重营销轻研发”标签难摘

在业绩下滑的同时,汤臣倍健“重营销、轻研发”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董事长梁允超在《2025致股东信》中表示要“更用心、躬身、聚焦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然而现实却与之形成鲜明反差。

2025上半年,汤臣倍健研发费用为3039万元,不及销售费用12.33亿元的零头,且金额同比大幅下降56.45%,仅占总营收的0.9%。回顾2020年至2024年,汤臣倍健的销售费用总和达143亿元,而研发费用总和仅为7.6亿元,两者差距悬殊。

高昂的营销费用在过去确实帮助汤臣倍健快速打开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渠道变革不断的当下,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庞大的营销开支难以持续转化为对等的业绩增长,反而成为利润端的沉重负担。而研发投入的不足,也使得汤臣倍健产品创新乏力,在面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挑战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渠道变革艰难,盈利模式亟待跑通

面对业绩增长困境,汤臣倍健在渠道端持续推进改革。线下渠道方面,实施经销商和终端唤醒计划,联动经销商及连锁药店以新品发布会形式实现新品发布及认购,同时对经销商进行整合优化,2025年上半年末经销商数量较2024年末减少147家。

线上渠道,尤其是抖音为代表的兴趣电商,汤臣倍健也做了部署,搭建自主可控直播间,维持合理比例的达播合作,增加商品卡销售提升公司销售规模。但目前公司在抖音平台的盈利模式尚未跑通,行业中也鲜有盈利不错的同行品牌,汤臣倍健作为行业龙头,外界和投资者对其能否率先探索出可持续的盈利路径寄予厚望。

龙头地位能否捍卫?

汤臣倍健作为VDS行业曾经的龙头企业,如今陷入增长困境,不仅面临着业绩下滑、市场份额缩水的压力,还背负着“重营销、轻研发”的质疑。尽管公司已经意识到问题并开始在渠道和研发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但未来的挑战依然重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是汤臣倍健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如何在渠道变革中找到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也是公司面临的一大考验。

2025年仍然要持续直面巨大的经营压力和挑战,汤臣倍健何时能通过产品与渠道的深度变革重拾增长动能、捍卫行业龙头地位,我们拭目以待。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汤臣倍健的“三十而立”之路充满坎坷,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