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医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1.50%,政策助力业绩企稳回升

查股网  2025-10-30 14:56  睿智医药(300149)个股分析

10月29日晚间,睿智医药(300149.SZ)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今年三季度业绩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毛利率均实现稳步增长。公告显示,睿智医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达8.17亿元,同比增长13.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9.13万元,同比增长111.50%。

因报告期内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较上年同期新增股权激励费用,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影响(不考虑所得税影响),睿智医药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72.82万元,同比增长169.29%;毛利率达到30.10%。

全球布局深化落地,战略升级驱动业绩增长

从公开披露信息来看,此业绩可归因于在管理层带领下持续推进的战略调整、系统的组织架构优化与市场策略升级。

睿智医药通过加强前端商务拓展团队的市场拓展能力,加大力度拓展获客渠道,并升级BD(业务拓展)体系。国内通过团队分区下沉与“一对一”大客户深耕;国际市场重组美国本土团队、新增欧洲团队,构建覆盖全球的商务拓展网络。

今年9月,睿智医药还成立了波士顿实验室。据悉,该实验室将聚焦创新药早期研发,特别是新靶点发现、药物设计等前沿领域开展工作,同时作为睿智医药与海外客户、合作伙伴沟通的重要窗口。

睿智医药表示这是“全球布局,本地服务”战略落地的关键步骤之一,有助于实现与北美客户的协作,获取更多海外增量业务,并对现有存量业务产生促进作用。同时,与张江基地将实现有效协同,整体提升服务能力。

一方面战略调整为睿智医药发展厘清了方向,另一方面,持续夯实的技术研发硬实力,是支撑其稳健前行的另一原因。

今年以来,睿智医药自主研发了新一代CLP2连接子技术平台,通过两次切割机制控制活性payload的释放,有效降低脱靶毒性,提升治疗安全性,并同步开发了CLP2-ADC技术平台。小核酸团队深入研究肝外靶向递送技术,通过偶联技术优化和双靶点siRNA设计,解决核酸药物的组织递送与耐药性挑战。

三季报期间,睿智医药在“Discovery on Target”大会上展示了细胞因子相关药物评估、分子胶降解剂评估及靶向蛋白降解(TPD)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解决方案。

其中,靶向蛋白质降解(TPD)是利用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和分子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消除致病蛋白的技术。并且睿智医药还开发了高纯度、活性的蛋白试剂,包括难以制备的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并构建了一个全面的体外检测平台(二元/三元复合物形成、泛素化)。这一工具箱通过直接的机制探究,加速了新型TPD治疗药物的开发。

政策暖风吹拂,睿智医药业绩与布局步入共振期

国产创新药崛起的背后需要的是政策与市场的支持。目前,中国医药市场的创新药占比仅为8.6%,而美国达81.8%;人均创新药支出,美国是中国的125倍。

今年三季度,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多项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为医药研发企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十六条举措支持创新药发展。这些措施包括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以及推动创新药加快进入定点医药机构等。

随后,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推出创新药临床试验“30日快速审批通道”,审评时限从常规的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这一机制打破了传统审批周期对创新药研发的制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这些政策组合拳形成了从研发、审评到支付的支持体系,对睿智医药这样专注于医药研发服务的企业带来直接利好。

有行业专家指出,10月份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BD)交易的密集落地,是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并逐步融入全球主流梯队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截至10月21日,中国创新药今年对外许可共发生115起,金额总计达到1012.4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519亿美元。

政策环境的持续改善与资本市场的有序引导,共同推动中国创新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睿智医药作为医药研发服务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其国际化布局与业务结构,与当前中国创新药的产业趋势形成一定契合,为进一步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

在未来一年的规划中,睿智医药计划聚焦三大关键方向,一是推动整包业务模式的深化,通过与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联动,整合知识产权与早期投资资源,提升服务附加值,并为潜在的业务链条延伸创造条件;二是推进英国实验室的实质性落地,完善欧洲区域的服务能力,支持海外客户项目的本地化执行;三是持续完善新药研发全链条服务能力,强化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进一步巩固其在综合性研发服务领域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