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游”成为餐饮消费新动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为了美食奔向一座城。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叠加,全国各地出行热度升温,“味蕾游”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动力,推动餐饮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全国餐饮堂食消费规模较2019年增长254%。热门美食旅游城市由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堂食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超500%。
中国旅游研究院美食旅游课题组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92.3%的受访者会在旅游过程中做美食攻略;93.1%的受访者将体验当地美食作为前往外地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久前发布的《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随着旅游空间从风景到场景的转变,美食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发展体系中的地位越发凸显。如浙江的“百县千碗”等美食成功营销案例无一例外地说明,美食已被纳入地方旅游发展的战略布局,成为促进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全面发展新阶段,发展美食旅游可谓正当其时。
美食旅游不断升温
国庆期间,江苏南京网红美食街科巷被众多游客“填满”,梅花糕、青团、鸡蛋汉堡等地方特色小吃吸引不少游客打卡品尝,一家梅花糕摊位前,排队队伍长达10余米,平均等候时间接近1小时。
而受到“亚运热”的浙江杭州,一举成为此次假期间的最热旅游城市之一,带动了“杭帮菜”的正向输出,不少当地杭帮菜馆均排起长龙。一位杭州游客表示,“1点从人山人海的灵隐寺出来,为了吃上杭州的百年老字号楼外楼,又排队排了3小时。”
在长假出游需求的带动下,不少消费者都会选择来一场“舌尖上的味蕾游”。越来越多小众目的地因特色美食变身旅游目的地,带动全链路消费增长。
美团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吉林延吉、浙江台州、广东汕头、广西柳州、四川宜宾等美食城市的假期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超400%;广东潮州、山东威海、江苏扬州等地由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堂食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均超500%;广东汕尾、山东淄博等地的休闲玩乐订单增幅超600%。
“上午10点,第一批游客就已经到店,还有直接拎着行李箱到店的,八成午市食客是外地游客。”广东佛山顺德松记食店负责人表示,放假这几天店里电话都被打爆了,今年中秋节的消费热度比往年更甚,整个“十一”黄金周生意都很旺。
北京的杨女士选择在这个长假到山东淄博旅游,她表示:“原以为淄博火了这么久,热度应该下来了,人不会太多,顺便尝尝传说中的淄博烧烤到底什么味道。”结果到了淄博才发现,来旅游的人数远超预期,特别是晚上来到烧烤店,几乎街边的每一家都爆满。
“在淄博的八大局便民市场,500米左右的路线,自己和家人边挤边走,差不多花了一个小时。”杨女士表示。
在江西南昌旅游的游客王先生表示,他之所以来南昌旅游,是因为被当地的美食所吸引。
旅游打卡之中,各地特色“小吃街”的“当地特色美食”,一直是景区餐饮的“大头儿”,而一些“城市地标餐饮”也是行程中的必不可少。
人们的旅游方式也从传统的观光游向深度游转变,而菜市场往往是了解一座城市的窗口。在云南昆明,逛菜市场成为不少外地游客沉浸式体验云南风土人情、感受云南生活的必去景点。“比较有特色,以前更喜欢去逛商场或者爬山,但是现在感觉来菜市场最能感受当地人文气息。”有游客表示。
多措提升美食旅游空间
饮食最能反映一个地方典型的特色和文化。去当地人常吃的餐馆、菜市场尝一尝、逛一逛,是旅行中的一种享受。中国旅游研究院美食旅游课题组调查发现,92.3%的受访者会在旅游前或旅游中做美食攻略;93.1%的受访者将体验当地美食作为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商旅出行的受访者中,有76.8%的人会在完成商务活动之外,挤时间寻访当地美食。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为了美食奔向一座城。
1999年,国庆黄金周标志着以国民消费为基础的大众旅游时代来临。大众旅游发展20多年来,美食旅游的客流最初主要从农村流向城市,随后双向流动开始增强。当前,城乡之间寻求差异化美食体验将成为趋势,且流动强度变强、流动频次变高。2019年,中国已形成60.06亿人次的出游规模,八成以上的游客已经跨越单纯欣赏美丽风景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感受美好生活的中高级阶段,以旅游的方式享受异地美食成为重要选项。
《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旅游目的地的公共休闲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当地的早点、夜宵和各式餐馆为游客的分层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报告》指出,中国目前的美食旅游有几种发展模式,首先是以八大菜系和特色餐饮为代表的传统美食驱动型发展模式。广东的海鲜、成都和重庆的火锅、兰州的牛肉面、江南的水八珍、山西的面食等,组成了老百姓眼中的美食地图。市场化和产品化的美食线路都是吃出来、走出来的。
“我的行程我做主,我的美食我做主”,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不仅要吃得有味道,还要吃得更健康、更有个性。《报告》指出,由资本、文创和现代商业模式拉动的时尚美食也成为美食旅游的发展模式。需求就是商机,长沙文和友、海底捞、北京宴,还有广受年轻人喜爱的茶颜悦色、喜茶、蜜雪冰城……都成为游客的打卡点。值得关注的是,在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大都市,国际餐饮品牌已广泛介入当地的美食地图,成为美食旅游的新亮点,无论是面向大众的麦当劳、肯德基,还是上榜米其林的北京京兆尹、上海UV紫外线、广州花园酒店的斯蒂勒,它们以国际标准和时尚气息,成为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当代美食新空间。
戴斌指出,餐饮是大众旅游的基本要素,美食是小康旅游的刚性需求。美景看多了,场景丰富了,美食的需求就开始产生了。游客越来越喜欢体验各地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特色餐饮,美食成为旅游吸引物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很多时候,游客吃的是美食,体验的是时尚与个性,追求的是个人的生活方式。一旦美食开启了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进程,无论是高星级酒店的商务餐厅、商业街区的社会餐馆和遍布社区的早餐小吃,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游客需求的冲击与改造。
培育美食城市街区
《报告》显示,那些具有浓厚美食文化渊源、完善商业配套设施、旺盛的居民出游潜力的地区,也是美食旅游相对集中的区域,全国已呈现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四大美食旅游集聚区。以现代型综合城市为依托,应培育一批美食旅游城市和街区,辅以重点旅游村镇,进而形成美食旅游的空间支撑。
同程旅行平台的酒店预订数据则表明,城市的美食街、小吃街等地段的酒店通常是热门酒店,每逢节假日通常是“一房难求”。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介绍:“如西安的回民街、厦门的中山路步行街等,长沙更是以通宵营业的美食街长期位居网红城市之列。‘食’在旅游六要素中的地位快速上升,不再仅仅是一次旅行的组成部分,而是在线上平台的推动下成为部分客群开始一次旅行的动机,并由此产生了‘美食地图’类型的旅游产品。”
业内人士建议,应依托高星级酒店和有影响力的社会餐饮,分类培育美食旅游的市场主体和产品品牌。同时,将地方特色餐厅向旅游市场推广,通过口碑传播将地方美食转换为旅游美食。注重发挥旅行社、在线旅行平台和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将美食列入旅游目的地攻略,让更多游客为了心仪的美食而到访一座城市。
(本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3年10月18日07版)
(责编:王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