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文学传统的当代转化,为中文学科发展提供新动力

http://ddx.gubit.cn  2023-11-03 14:50  新动力(300152)公司分析

10月28至29日,“中国文学传统的当代转化”学术论坛在上海大学举办。本次论坛聚焦如何汲取中国文学传统内的有效基因,探索出符合中国当代精神的文学发展路径。王尧、吴俊、贺仲明、葛红兵、汪政、王宏图、栾梅健、谭旭东、郑崇选、张永禄等学者参与会议。

合影合影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尧表示,创意写作本身就是文化传统于当代进行转化的一种体现,传统不只是“过去”,而是一个不断生长、沉淀的概念,从思想史、文化史等宏大角度来看,接续新文化的传统,面向世界文化开展对话是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其次,在具体的行动层面,文化传统的转型需要形成一种思想文化再生长的复杂机制,许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都已证实:概念无法取代具体的文本构成,研究者还是要针对具体的文献、史料与文学文本并结合新技术、新形式实现文学、文化传统的当代转化。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俊根据对论坛主题与创意写作研究的持续关注展开论述,他指出,现当代文学正步入史料学的转向,其中,传统文学的当代转化正是其中一大命题。文学研究、评论应积极地以古为师,在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路径中进行新的开拓与发展。同时,必须关注新兴媒介、技术对文学的促进作用,在整个文学传统的流变中考察技术的变化、发展,例如创意写作学所关注的创意生成、文化产业、公共空间等内容,以此完善我们新文科的建设策略。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贺仲明首先谈及古代文论的当代转化的问题,他指出,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论应当是一体发展的,我们要以整体性的视野观照古今文论,才能更好地统摄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的密切联系。其次,从创作的转化问题来看,许多较抽象、富有哲学意涵的理论资源在当下显现出更蓬勃的生命力,当代作家、研究者有义务从中汲取审美内涵、哲学底蕴作为重要的精神资源。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葛红兵表示,创意写作在诞生之初是一种反对传承,重视培养具有新兴创造力人才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反叛意识。而在中国对创意写作进行本土化、创造性转化的努力下,创意写作被赋予了人民性。同时,传统文化中对“立德”的高级道德奖赏意识也证明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对“创意”的观照与重视,古代文学、文化完全可以成为创意写作的现代资源,本次会议的论题正是创意写作学科为自身巩固合法性、夯实理论基础的一大重要契机。

复旦大学教授王宏图指出,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各国文明文化进行碰撞、交流、交融的漫长过程中可以见得,文化传统的复兴不仅是符号性问题,除了汲取一些浅层次的文化标识,更要打造精神层面的融合与推广。人文学科必须保持开放的眼光考量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脉络,考察文化内在的灵魂与精神,而不只是外在的地方性文化形式。

会场会场

本次活动还举办了青年论坛。金理、项静、曾攀、木叶、吕永林、叶祝弟、李玮、许道军、朱军、沈闪、赵坤、陈昶、谢尚发、汪雨萌、何同彬等青年学者展开论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刘大先对本次论坛作学术总结。在他看来,本次论坛的研讨都具有“以古为师”的思考内核,所有传统都是活的传统,研究者必须思考面对、处理传统的具体形式,并在汲取文学传统知识的基础上将思考与实践指向生产和创新。

本次论坛由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上海市教委“影视文学创意与资源开发”重点创新团队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