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特色养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查股网  2025-03-06 20:26  新动力(300152)个股分析

转自:草原云

三月的大漠万物复苏。3月6日,记者走进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查干努如嘎查的驼奶奶源基地,只见一峰峰骆驼膘肥体壮,基地负责人赵建平和工人正忙着添加饲草料。

“自2022年合作社成立以来,骆驼数量已从最初的100余峰增至现在的400余峰,其中挤奶母驼200余峰,每年驼奶销售额达50万元,主要供给周边企业。今年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挤奶母驼数量,引导更多牧民参与骆驼产业发展。”赵建平说乐呵呵地说。

养驼场的骆驼在吃饲料。

如今,在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骆驼养殖业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更是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法宝”。目前,阿拉腾敖包镇骆驼养殖蓬勃发展,全镇共有骆驼12537峰,其中有810峰挤奶母驼与7715峰繁育母驼。依托6个驼奶基地、11个驼产业合作社和59户养驼大户,全镇驼奶月供应总量可达120吨以上。曾经的“沙漠之舟”,现在已成为当地牧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舟”。

挤驼奶。

骆驼养殖不仅让如赵建平一样的养殖户端上了“产业饭”,还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实现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骆驼饲养员李晓兵作为驼奶奶源基地的一员,主要负责喂养骆驼、科学配料等。“在这里工作3年多了,工资待遇很不错,不仅掌握了实用的养殖技术,还提高了自己的收入水平。”李晓兵说。

“目前,骆驼产业已成为我们的主导产业,农牧民收入显著提升,集体经济均达预期目标。”阿拉腾敖包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金豆表示,未来,将依托骆驼产业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与人才培养支撑,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双重驱动,激发农牧民参与骆驼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奋力将阿拉腾敖包镇打造成骆驼产业发展的示范样板。

鸵鸟养殖户给鸵鸟喂饲料。

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近年来,阿拉善盟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骆驼、鸵鸟等特色畜牧业,在“新”字上做文章,在“特”字上出效益,不断做大做优富民强村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特色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源动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记者走进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示范区巴彦木仁苏木巴彦树贵嘎查鸵鸟养殖基地看到,一只只体形健硕、憨态可掬的鸵鸟正悠闲地踱步、嬉戏。据了解,该基地自建成投用以来,始终秉持科学养殖理念,确保鸵鸟健康茁壮成长,为优质产品稳定产出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基地已形成集孵化、育雏、规模化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鸵鸟养殖产业已成为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我们引导基地大力开发鸵鸟全系列产品,探索建立新型经营模式,力争把鸵鸟养殖产业打造成一张亮丽名片。”巴彦木仁苏木党委委员、副苏木达马利雄说。

鸵鸟养殖基地。

随着鸵鸟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鸵鸟系列产品日益走俏。走进“阿拉善礼物”高新区店,鸵鸟肉礼盒、鸵鸟蛋雕等特色商品尤为抢眼,消费者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选购。“我退伍回来后,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产业项目。经过多番考察,发现鸵鸟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来看,鸵鸟产品品类丰富、广受欢迎,经济收益非常好。”“阿拉善礼物”高新区店负责人杜有林说。

近年来,阿拉善盟立足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紧盯特色畜牧业发展前景,重点培育了骆驼、鸵鸟、肉牛、白绒山羊等优势产业,在引进龙头企业、培养养殖大户、延伸产业链条的同时,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养殖效益与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目前,全盟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30万头(只)左右。其中,骆驼存栏16万峰,同比增长22.01%;鸵鸟存栏3500余只,同比增长42.8%。特色养殖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日益完善,为农牧民持续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驼产业系列产品。

“下一步,阿拉善盟农牧局将继续立足特色资源、独特环境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畜牧业,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做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积极开拓市场,提高阿拉善特色养殖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阿拉善盟农牧局副局长康建军表示。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刘宏章

实习生:侍新元

新闻编辑:徐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