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在行动:钇90肝癌诊疗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力

查股网  2025-03-27 10:21  新动力(300152)个股分析

(特约通讯员陈洁、左月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诊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各式新技术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邵海波、副主任医师韩向军与夏永辉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围绕肝癌诊疗新技术、多学科诊疗模式、学科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肝癌综合治疗助力患者获益

“很多的肝癌患者在初始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几乎丧失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邵海波说,近年来,通过综合治疗手段,包括介入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肝癌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部分患者甚至实现了长期生存。此外,创新药物和技术的发展也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同时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邵海波认为,尽管我国肝癌诊疗现状依然严峻,但在肿瘤筛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未来,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多学科协作的不断深化,将有更多的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问世,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获益。

精准化与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肝癌作为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疾病,其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方案。夏永辉介绍说,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肝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介入治疗降低肿瘤负荷后,结合肿瘤内科、放疗科、肝胆外科等多学科的优势,可实现不可切除肝癌的降期治疗以及带瘤的长期生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MDT模式不仅遵循最新的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还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有效提升肝癌治疗效果。

韩向军补充道,新技术的引入为多学科诊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钇90微球创新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治疗的瓶颈,为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这些新技术能够更好地融入整体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

多举措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邵海波表示,医院将继续在技术创新、科研转化、人才培养和患者服务等方面发力。一方面,科室将深化绿色微创介入技术的应用,引入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同时,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诊疗流程,开发智能影像分析系统,辅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科室将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国内外顶尖技术,打造高水平的介入治疗团队。此外,科室还将通过医疗联合体建设,将先进技术和经验辐射到基层医院,提升整体区域医疗水平,并开展公益筛查和健康宣教活动,推动疾病早发现、早干预。

“未来,我们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升介入治疗水平,推动科室整体医疗服务的进步,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邵海波说。

来源:金台资讯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立足民族卫生健康领域,扎根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等行业产业,接受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重点就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开展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科普宣传、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按照协会的部署,专委会将抓好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自律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好服务。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转自:抗衰老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