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后三季报盈利再腰斩,振东制药亲儿子们还靠得住吗?
10月23日,山西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振东制药(300158.SZ)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报告显示,Q3虽然实现扣非净利润扭亏,但前子公司朗迪制药遗留的5亿仲裁赔偿款,仍让公司现金流承压,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超4倍。
就在资金承压之际,振东制药日前公告为全资子公司安欣制药提供5000万最高额担保,试图通过倾斜资源押注核心子公司实现突围。
但银莕财经注意到,从曾经靠朗迪制药赚取高额收益,到如今被其遗留纠纷拖累,再到押注安欣制药寻求增长,振东制药的发展轨迹,始终绕不开“子公司”这一关键变量。不过,今年上半年,子公司普遍亏损。
前子公司遗留5亿赔偿款,前三季度净利接近腰斩
振东制药成立于1995年,并于2011年成功登陆深交所,是山西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是肿瘤、皮科、消化、泌尿、心脑等仿制药、创新药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种子种苗抚育、种植、加工、仓储、饮片于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主要产品是复方苦参注射液、米诺地尔搽剂、生白颗粒、舒血宁注射液、西黄丸、独一味颗粒、复方胰酶散、大山楂丸。
三季报显示,振东制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15亿元,同比下降2.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6.41万元,同比下降49.25%。
这并非公司业绩首次下滑,此前振东制药已连续三年在亏损泥淖中挣扎。2022年-2024年,振东制药分别实现营收37.29亿元、36.26亿元、29.7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6.80%、2.75%、18.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29万元、-4398.41万元、-13.29亿元,同比下降101.96%、14.24%、2920.55%。

唯一的亮点是,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50.75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040.12万元实现扭亏,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销量提升及低毛利业务收缩。
不过,短暂的扭亏未能改善公司基本面,前子公司朗迪制药的遗留问题仍在持续带来负面影响。
回溯来看,2016年,振东制药以26.46亿元收购朗迪制药100%股权,2021年又以58亿元将其出售给上海方朗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5年间不仅赚取31.54亿元差价,还收获了朗迪制药贡献的约10亿元净利润。但出售时双方签订的《药品委托生产合同》,却为后续纠纷埋下隐患。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10月披露,朗迪制药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自行生产及委托振东制药生产的32批次碳酸钙D3颗粒、碳酸钙D3片(Ⅱ)等产品,存在维生素D3含量不符合规定的问题,其中29批次不合格产品为振东制药代工生产。
这些不合格药品累计生产93万余盒且已全部售出,仅召回5.4万余盒,朗迪制药因此被罚款1.34亿元、没收违法所得618万余元。
2024年9月,朗迪制药就该合同纠纷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索赔14.67亿元;2025年1月,终局裁决确定振东制药需支付5亿元赔偿款,并于7月付清最后一笔1亿元款项。
银莕财经注意到,5亿赔偿款直接冲击了振东制药的现金流。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44.12%。
与此同时,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的5.85亿元降至2.90亿元,同比减少50.38%,除赔偿款外,偿还贷款、回购股份也加剧了资金消耗。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库存股达5203.87万元,较年初的283.83万元增长1733.44%。
押注安欣制药,子公司普遍亏损
在朗迪制药的遗留问题尚未完全消化时,振东制药选择向另一子公司倾斜资源。
10月20日,振东制药公告与民生银行太原分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为全资子公司山西振东安欣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安欣制药”)提供不超过5000万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期限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日起三年。
截至公告披露日,振东制药实际对外担保余额为500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35%,公告称“目的是满足子公司经营发展需要,担保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从业务与财务表现来看,安欣制药确系当前振东制药体系内的核心盈利力量。
公开信息显示,安欣制药成立于1992年,注册资本1.7亿元,聚焦皮科医美、消化、心脑、神经、中药五大产品系列,核心产品包括“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西黄丸、胶体果胶铋胶囊等。其中,“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是国内零售市场生发品类的头部产品,市占率达43%,领跑生发产品市场;胶体果胶铋胶囊累计销售额已超20亿元,是消化领域的重要单品。
2025年上半年,安欣制药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净利润3735.37万元,而同期振东制药归母净利润仅为793.13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振东制药2025年中报披露的11家子公司中,有7家处于亏损状态,7家子公司亏损合计超过一亿元;仅4家实现盈利,安欣制药的盈利贡献显得尤为关键。
不过,押注安欣制药的同时,风险也随之而来。
一方面,核心产品市占率出现下滑。今年上半年,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43%的市占率较2024年下降4.3个百分点。我国脱发市场规模虽超200亿元,且米诺地尔是指南推荐的唯一外用化药,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同类产品分流,可能进一步挤压份额。
另一方面,行业政策压力不容忽视,药品集采常态化下,包括安欣制药产品在内的仿制药面临降价风险;同时,原材料、人力成本同比上涨5%-8%,也在挤压产品利润空间.
除此之外,振东制药还面临核心产品专利到期的挑战,其独家品种复方苦参注射液专利已于2017年到期,后续市场份额可能被仿制药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