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力药业百令胶囊获批对垒华东医药 九个月盈利2.87亿有望迎10亿级单品

查股网  2024-01-09 08:02  佐力药业(300181)个股分析

  来源:长江商报

  继乌灵胶囊、百令片和灵泽片三大核心产品后,佐力药业(300181.SZ)将新添一款“明星级”新药产品。

  1月7日晚间,佐力药业发布公告称,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百令胶囊《药品注册证书》。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佐力药业的百令胶囊是新版中药注册分类下获批的首款同名同方药,此前这一市场被华东医药独占。

  据了解,华东医药的百令胶囊是其自主研发的创新中药,也是华东医药最核心的拳头产品,业内人士表示,佐力药业百令胶囊的上市,将打破华东医药的独家格局。

  目前,佐力药业的乌灵系列是销售主力。根据三季报,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乌灵系列收入9.3亿元,占营收的比重高达63.46%。百令胶囊获批,佐力药业有望再迎来一个10亿级单品。

  重磅新药获批

  佐力药业的百令胶囊获批首个同名同方药。

  1月7日晚间,佐力药业发布公告称,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百令胶囊《药品注册证书》。

  根据公告,佐力药业的百令胶囊主要成分为发酵冬虫夏草菌粉(Cs-C-Q80),主要功能包括补肺肾、益精气。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腰背酸痛、面目虚浮、夜尿清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辅助治疗。

  根据米内网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2022年度百令胶囊在城市公立医院中成药用药市场最畅销TOP20品种排名第七;在城市公立医院中成药用药市场泌尿系统疾病用药TOP10品种排名第一。

  此外,药融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医院端中成药销售额位居榜首的是百令胶囊,全年达18.05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销售额还是百令胶囊在2021年大幅降价以进入新一轮医保目录后实现的。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百令胶囊是华东医药的独家品种。前述百令胶囊2022年18.05亿元的销售规模均来自华东医药。

  据了解,华东医药的百令胶囊刚上市,彼时的厂长李邦良就在全国推行“百令万里行”来进行市场教育。通过开拓市场,百令胶囊逐渐成为华东医药一款现象级产品,2014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在2018年更是突破25亿元大关。

  光大证券(维权)认为,作为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制剂,百令胶囊有原料的特殊性,佐力药业的百令胶囊上市销售有望进一步扩大百令系列市场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华东医药将佐力药业告上了法庭,被市场质疑阻碍竞品上市。

  2024年1月2日,华东医药状告佐力药业侵害专利行为,并将华东医药的子公司一同列为被告,要求立即停止使用发酵冬虫夏草菌粉来制造百令片的行为,以及立即停止销售、许诺销售该百令片的行为,同时,销毁其库存的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和百令片。

  对此,佐力医药回应称,当年收购珠峰药业(现为佐力药业控股子公司)股权时已做了充分审慎的尽职调查,也充分关注了发酵冬虫夏草菌粉生产的专利等知识产权问题。

  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双增

  资料显示,佐力药业立足于药用真菌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中药,通过药用真菌生物发酵技术开创了一条中药创新之路,实现了天然珍稀药材(乌灵参、冬虫夏草)的产业化生产,致力打造国内大型药用真菌制药领域领头雁。

  公司的主营业务产品包括乌灵系列(乌灵胶囊、灵泽片、灵莲花颗粒)、百令片、中药饮片及中药配方颗、聚卡波非钙片等。

  2023年4月,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发布《2022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企业及产品榜》,佐力药业在2022年度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中综合统计排名TOP36,公司核心产品乌灵胶囊在中成药—头痛失眠类中排名第2名,百令片在中成药—补益类中排名第6名。

  乌灵胶囊是佐力药业的独家产品、国家中药一类新药。2010年2月,公司“珍稀药用真菌乌灵参的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被科学技术部、国家保密局认定为“国家秘密技术”。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乌灵系列销售收入9.3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62%,营收占比为63.46%,佐力药业表示,主要是乌灵胶囊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1.65%和13.56%。据了解,佐力药业还正在开展乌灵胶囊治疗老年痴呆的二次开发,也关注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方面的研究。

  此外,2023年前三季度,灵泽片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8.47%和28.40%;同期,另一核心产品百令片销售收入1.42亿元,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较2022年同期分别减少 8.95%和27.16%。佐力医药解释称,主要是百令片2022年二季度开始陆续受湖北联盟集采未中标所致。

  从整体业绩上来看,佐力医药盈利能力仍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5亿元、2.87亿元,同比增长8.97%、40.65%,归母净利润增幅远高于营收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