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瑞电气·关注】宁德时代/欣旺达/海辰储能等企业纷纷落子海外!电池产业链再迎出海潮

查股网  2024-10-24 18:10  欣旺达(300207)个股分析

据《日经亚洲》报道,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发展,中国已经在全球关键锂电池零部件领域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放眼全球,中国已经在锂电池领域形成了“统治级”优势,同时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凭借技术、产品性能和成本管理优势,开始向欧美等海外市场扩张。

电池产业链再迎出海潮

近日,多家电池产业链企业宣布落子海外,加强海外布局,再次迎来新一轮出海大潮:

  • 据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近日,印尼国有电池公司Indonesia Battery Corporation(简称IBC)与宁德时代的一家子公司已共同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将在印尼投资12亿美元建设一家电芯制造工厂。

  • 10月21日,科达利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不超过6亿元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

  • 10月18日,欣旺达动力表示,其位于匈牙利尼赖吉哈佐市的电池生产基地进入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投产。

  • 10月17日,海辰储能发布消息称,海辰储能与沙特MANAT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Hithium MANAT,据介绍,合资公司计划在沙特建立年产能为5GWh的储能系统制造工厂。

  • 10月14日,尚太科技公告,公司拟在马来西亚设立全资孙公司,并投资约1.54亿美元建设马来西亚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 10月8日,西班牙工业和旅游部长Jordi Hereu表示,西班牙政府已向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提供1.33亿欧元的补贴,以支持该公司在萨拉戈萨附近拟建设的电池制造工厂;该电池工厂计划与宁德时代合作,预计需要投资近25亿欧元(折合约193.32亿元人民币)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会用于Stellantis集团旗下多个品牌的电动汽车。

海外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在国内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新能源电池行业的扩产在国内市场进入“冷却期”。

事实上,相对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能够贡献更多利润空间。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曾对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进行梳理后发现,在电池环节,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豪鹏科技德赛电池等龙头企业的海外业务毛利率普遍高于国内业务;在材料环节,多氟多新宙邦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各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的海外业务毛利率也普遍高于国内业务。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7578.3亿元,“新三样”出口市场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受到广泛欢迎,其中锂电池自主品牌的比重高达71.7%。

SolarPowerEurope的最新分析显示,2023年,欧洲安装了17.2GWh的新型电池储能系统,比2022年增长了94%。预计2025-2028年,还会以每年30-40%的增速持续增长,到2028年,欧洲将会新增78.1GWh储能系统。据业内机构测算,到2030年欧洲动力和储能电池总需求将达到1500GWh。可以看出,欧洲对于电池有着巨大需求。

据SNE数据显示,2024年1-8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达510.1GWh,同比增长21.7%,从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企业来看,1-8月中国电池企业依然占据6席,市占率合计达65.1%。2024年1-8月海外(中国以外)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22.1GWh,同比增长11.1%,前十企业中中国占据4席,市占率合计为34.4%,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4个百分点,对中国电池企业来说,海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广阔市场空间和高毛利的驱动下,中国电池产业链海外扩产、参与全球竞争是必然结果。

锂电企业加速海外布局

为有效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同时,为应对欧美对电动汽车和锂电出口的贸易政策,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积极选择落子海外,从原来单一的产品“走出去”转变为“本土化”生产,以规避欧美市场对于锂电出口的后续贸易政策。

据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1-9月),中国电池产业企业还在海外布局了22个项目,其中有20个项目公布投资金额,已公布的投资总额超419亿元。

具体来看,2024年1-9月海外扩产项目中,电池制造领域项目达7个,公布投资金额超114亿元;正极材料及原材料项目6个,公布投资金额超117亿元,公布规划产能21万吨;负极材料项目2个,公布投资金额超76亿元,公布规划产能16万吨;电解液项目两个,公布投资金额超32亿元,公布产能包括20万吨碳酸酯溶剂及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电池隔膜项目两个,公布投资金额超54亿元,规划产能18亿㎡,投资方均为恩捷股份;集流体项目2两个,公布投资金额超21亿元;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1个,公布投资金额3.5亿元。

从项目动态来看,开工项目仅有2个,分别是远景动力的西班牙电池超级工厂项目和贝特瑞在摩洛哥投资35.35亿元建设的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拟建(公告、签约、公示)项目达20个,公布投资金额超384亿元,其中属于电池制造领域的项目达6个,正极材料及原材料项目5个,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集流体项目各2个,电池结构件项目各1个

从项目分布的地区来看,摩洛哥拥有4个项目落户,马来西亚、美国均有3个项目落户,泰国、西班牙、越南均有两个项目落地,法国、韩国、沙特、土耳其、匈牙利、印尼也均有项目分布。值得一提的是,7个电池项目中有6个项目落户东南亚地区,材料项目分布则相对较为分散,但也多聚集在欧美地区。

此外,据摩洛哥政府官网,6月6日,摩洛哥与国轩高科签署一项战略投资协议,国轩高科将在盖尼特拉建设该国首个动力电池超级工厂,预计投资128亿摩洛哥迪拉姆(约合93亿元人民币)。

如何更好的出海?

不得不说,在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出海的过程中,也面临地缘政治风险、环保标准提高等诸多挑战,如何走出去,更好的融入全球市场,有效应对出海风险,成为各大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7月19日,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召开2024会长会议,针对出海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会长会议主席、豪鹏科技董事长潘党育会议上表示,企业要大胆的走出去,建立全球供应链和全球化布局;同时在出海过程中要加大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与海外企业、海外人民共享行业发展成果。

他还认为要加强研发管理,积极借助高校等科研院所的资源和优势,提升研发的质量和效率。

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新宙邦董事长覃九三也在会议上分享了新宙邦欧洲建厂的经验。

他认为,欧洲法制化程度高、要研究好、研究透当地法律法规,依法办事;同时欧洲地区对环评非常重视,环评程序严格、程序复杂,要提前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他还表示,中国新能源产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事实上,欧美的电池工厂,其材料和设备几乎均来自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这也是欧美对中国电池产业采取围堵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建立全球供应链,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笔者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出海建厂,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也会愈发的激烈,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发展,切实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充分了解海外市场的“游戏规则”,合理布局,切忌盲目扩张,同时,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仍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打下坚定的基础,提高自身产品品质,只有自身实力过硬,才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转自:广东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