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电科院:聚青春之力 促事业发展
甘肃电科院:聚青春之力 促事业发展
□李昭辉
在此前举行的一场歌咏比赛上,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电科院”)各个部门的参赛选手青春飞扬,整场比赛气氛热烈、激情澎湃。与台上的热情似火相对应,电科院所有职工平均年龄是34.5岁,“80后”和“90后”143人,占比79%。这是一个相当“青春”的数字。青春的团队创造了不凡业绩,电科院先后获得过各类科技奖项40项,申请专利60件。2022年,检测收入达1.55亿元,超出年度业务指标15.8%。青春之力,彰显如斯。
青春如是
电科院副院长张杰介绍,电科院是一个很年轻的单位。单位上很多同事都是80、90后。张杰开玩笑说,作为80后,感觉自己都算是“老”人了。
果然,在电科院,笔者看到了好多年轻人。陈慧欣,生于1986年,现任该院大容量检测中心副主任。陈慧欣科研能力突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同时,还手握6个软件著作权。从最初加班至凌晨探索业务,到如今能自主开发非标设备,陈慧欣的成长之路相当励志。陈慧欣平时的爱好,就是钻研技术、读书、学习。在工作之余,还拿到了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自考学位。如今,85后的陈慧欣早已荣升师傅,他的三个徒弟都能独当一面。
检测技术部干部付娇娇生于1995年,已是上班6年的老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整个流程熟稔于心。付娇娇也十分善于学习,专科毕业的她在工作之余继续攻读,拿到了西安交通大学自考本科学历。她说,参加工作,开启了又一轮学习成长的历程。书本跟实践差距太大,工作的过程,也就是持续弥补认识跟实践差距的过程。
人事财务部的李兴华生于1992年,2018年入职的她,经历了质量监管、人事等多个部门的历练。她说,自己见证了电科院近几年的发展变化。人事财务工作是动态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人事财务制度。在建立完善单位KPI考核体系的过程中,李兴华几乎将所有员工的档案登记表、技术档案都梳理了一遍,助力完成了业务管理系统考勤模块,使整个考勤管理体系更加科学规范。虽然是基础性工作,但对单位的总体发展意义重大,对此,李兴华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工作时也格外认真。
不断学习,持续进步,是电科院干部职工的一股独特气质。敢于钻研,积极探索,构成了电科院独一无二的工作作风。
招才育人
电科院院长胡新明介绍,自己跟班子成员深知,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个人成才、单位发展,二者具有深刻的辩证关系。因此,电科院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尤其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
胡新明用了一个比喻,人才要涌现,需要宽松的土壤,有了这个土壤,才能让种子自由萌发。这也是电科院领导班子致力打造的人才战略。
张杰说,电科院的人才,都是在岗位上锻炼成长起来的。包括他们手中的发明专利,都是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所以极具实用性。这跟电科院的业务属性有关,也跟整个班子的人才战略有关。
生于1991年的牛铛,本身是一名年轻干部,同时,作为党政工作部副部长,她也开始做更年轻的95后、00后的思想工作,开始为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献策尽力。她说,在新时代,群团工作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让青年干部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极为重要。
牛铛说,90后、00后同事思想活跃,个性极强,跟他们沟通交流,需要极有耐心,她的八字秘诀是“细水长流、润物无声”。只有通过反复地沟通,细致地交流,才能获得年轻干部的认同,才能推进工作开展。
由于工作成效突出,牛铛本人也被评为2020年度天水市优秀团干部,并入选了第八届天水市团委委员。
上下一下,团结奋进,铸就了电科院人才队伍建设的主基调,营造了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未来可期
生于1998年的吴永洋对单位很有归属感。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参与一次实验。那是一次110千伏电缆电路接头短路试验,实验威力巨大,对他震撼极大。这次实验也让吴永祥认识到了单位的科研能力。自此,他坚定信念,全身心融入电科院的事业发展。
因此,吴永祥对单位发展的战略走向也十分关心。2019年,电科院建设完成了直流实验室,开始服务轨道交通等前沿科技,这让吴永祥对单位发展更有信心。
设备运营部副部长裴旭东通过人才引进来电科院就职。裴旭东生于1990年,天水人,毕业于新疆大学电器工程自动化专业。在2019年来到电科院之前,一直在乌鲁木齐电力公司上班。裴旭东科研成绩斐然,主持及参与的成果计有:项目5个,获奖2项,论文10篇,著作1部,专利15项,研究报告5篇。由于成果突出,裴旭东被破格提升为高级工程师。
胡新明说,单位培养人才的思路,就是打造干事创业的优质平台,让人才发展能有广阔空间,让大家都获得充分发展。“这个发展,是能力、职级、待遇的全面发展,”胡新明说,“个人的自我实现,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待遇的提高改善,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电科院副院长龙作亮介绍,事业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是要让每个员工都有获得感,尤其是青年干部职工,更要保证他们在舒心愉快的环境下干事创业。
环境通断检测中心的孙会杰是个较年长的“老”员工。自2011年参加工作,历时10年,辗转宁夏、广东各地,最终于2021年加入电科院。孙会杰说,这里让他产生了归属感。
许多干部职工都表示,电科院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好平台,为每个干部职工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在这里工作创业,很舒心,也有奔头。说这些话时,他们的目光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