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年轻A股少帅到4年禁入:金城医药董事长操纵市场被罚数千万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3月12日,金城医药公告一则《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让44岁的金城医药董事长赵叶青再度站在了舆论的风口。
这位在2008年以35岁之龄刷新A股纪录的“创二代”,因操纵市场被证监会拟罚没超两千万元,有意思的是,就在赵叶青被立案调查前不久,其父赵鸿富便“精准套现”4316万元。
赵鸿富在2024年7月减持套现的4316万元,被公司公告为“支持研发”,次月其子即被立案,这场始于2024年8月的调查,最终撕开的不仅是个人操纵市场的暗箱,更是山东老牌家族药企二十年“父子王朝”的治理疮疤。
从"35岁少帅"到4年禁入:资本腾挪术的崩塌
据悉,早在2024年8月,赵叶青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就已浮出水面。此前公告称,赵叶青于8月1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这位在2008年以35岁之龄刷新A股纪录的“创二代”,历经17年,竟从“改革者”蜕变为“操纵者”。当时,金城医药发布公告,
根据《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赵叶青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并非一人所为,而是涉及家族成员和公司内部人员的协同操作。其中,王震和刘峰与赵叶青共同构成了这起违法违规行为的主体。赵叶青等人利用资金优势和持股优势,通过连续买卖、对倒等手段,操纵金城医药的股价。他们在短时间内大量买入和卖出股票,制造出股票交易活跃的假象,误导其他投资者跟风买入,从而抬高股价。在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又迅速抛售股票,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上述文书的拟处罚结果显示,监管部门将没收赵叶青、王震、刘峰违法所得1543.91万元,并处以4631.74万元的罚款,其中赵叶青承担2315.87万元,王震承担1852.69万元,刘峰承担463.17万元。此外,对赵叶青采取4年市场禁入措施。
在这场资本腾挪的大戏中,赵叶青的父亲赵鸿富虽未直接参与操纵市场的具体操作,但他的减持行为却引发猜测。
2024年7月,赵鸿富减持金城医药股票299.95万股,套现约4316万元。这一减持行为发生在赵叶青被立案调查的前一个月,时间节点的敏感性难免让人对其动机产生怀疑。
公司公告称此次减持是为了“支持研发”,然而在赵叶青被立案调查的背景下,这一说法显得苍白无力。从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赵鸿富和赵叶青父子通过淄博金城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持股20.46%,并分别直接持股1.88%和2.52%,他们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决策和运营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回溯金城医药的发展历程,由赵鸿富于2004年创立,从一家乡镇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集医药中间体、原料药、药物制剂、大健康产品、合成生物学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医药中间体、原料药CMO/CDMO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企业。
在赵叶青的带领下,金城医药不仅成功上市,还实现了从传统化学原料药到生物医药领域的转型,逐渐形成了医药化工、合成生物学、女性健康科技和高品质抗生素的四大发展方向。赵叶青也因此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创二代”。
尽管金城医药强调“仅涉及个人,不影响经营”,但舆论对家族企业“父子档”治理模式的质疑却持续升温。3月13日,金城医药股价逆市20CM涨停,成交额达14亿元,创半年新高,这一市场表现或许反映了市场对后续走向的复杂预期。
实则为了预防家族企业利益输送、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国家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监高的监督和约束,防止其滥用职权,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在A股市场上,类似金城医药这样因家族企业治理问题而引发争议的案例并非个例。此前,昊志机电的董事长汤丽君涉嫌内幕交易自家公司股票,其弟弟汤秀清作为公司实控人,也曾因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被公安机关调查;今年一月,贝特瑞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贺雪琴及其配偶罗某某因内幕交易行为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罚没超过2600万元。
治理裂痕与产业未来,家族企业何去何从
这场监管风暴撕开了金城医药业绩神话的一角,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公司业务的拓展,金城医药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金城医药的业绩虽有所突破,但表现并不稳定,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5亿元,同比微降2.08%,但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14.02%至1.51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提升15.90%至1.38亿元。然而,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滑12.36%、净利润骤降33.5%的疲态,暴露出其增长动能的不稳定性。

公司近五年归母净利及同比变化数据数据来自金城医药财报
作为国内头孢类医药中间体龙头,金城医药虽在头孢侧链活性酯市场占据超60%份额,谷胱甘肽原料药年产能达200吨且持续扩产,但其业绩波动轨迹折射出更深层挑战——2020年巨亏4.89亿元、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36%的过山车式表现,与行业带量采购压缩利润、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投入产出周期拉长密切相关。
面对合成生物万亿赛道机遇,金城医药以“化学+生物双平台”架构布局,其谷胱甘肽制造技术获国际认证,烟碱用酶迭代升级,并布局女性健康药物创新中心,试图通过海外市场拓展和医美原料开发打开新增量。
然而研发投入增长的同时,2024年前三季度,金城医药三费占比上升明显,财报数据显示,报告内公司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总和占总营收同比增幅达33.68%。研发驱动模式尚未形成规模产出,加之监管趋严下新型烟草等多元化业务的不确定性,使其在传统业务承压与新增长极培育间陷入两难。
从股权结构看,实控人赵鸿富、赵叶青父子通过淄博金城实业持股20.46%,直接持股4.4%,形成家族掌控格局。赵叶青自2011年掌舵以来,虽推动公司从传统原料药向生物医药转型,但如今操纵市场案落锤,面临4年市场禁入,直接冲击投资者信心,公司治理风险陡增。

数据来自企查查
如今,赵叶青仍担任董事长,但4年市场禁入意味着其资本运作能力被锁死。这个扎根山东的家族药企,能否借此次危机完成从“赵家天下”到现代企业的蜕变?毕竟,在创业板注册制下,没有谁能永远躺在“创二代”的光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