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巴安13年A股历程行至终点 曾“末日保壳”失利 维权律师建议关注信披违规案进展
8月3日,*ST巴安(300262)公告称,公司已收到深交所关于巴安水务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这意味着这家公司在A股近13年历程行至终点。
除了末日保壳失利、官司缠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等事项,不少*ST巴安投资者还颇为关注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进展。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目前他所在团队代理的*ST巴安投资者维权案还未起诉,正等待后续调查结论。
“退市本身并不影响上市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过,退市会对公司的偿债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对于投资者而言,在索赔诉讼中,应根据不同的案情追加更多的被告,以保障判决的执行。司法实践中,已经有多起案例判决公司高管、审计机构、保荐机构、项目评估机构向投资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王智斌在分析退市对投资者维权影响时说。
年报曾被“非标”
2011年9月,巴安水务登陆A股市场,上市后,凭借行业步入黄金发展期以及外延收购,巴安水务快速发展之际亦加紧跑马圈地。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工业水处理、市政水处理、固废处理及天然气调压站与分布式能源等板块,成为一家专业从事环保能源领域的智能化、全方位技术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商。
不过,好景不长,多年粗放型发展带来了后遗症。从2020年至今,公司陷入逐年亏损境地,其中2020年、2021年,巴安水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亿元、-13.04亿元。
今年4月30日,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表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触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该审计报告明确指出公司连续多年严重亏损,大量债务违约并涉及诉讼,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大部分房产被查封,管理层制定的各种应对措施是否能够落实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审计机构无法获取与持续经营能力相关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巴安公司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是否恰当等。
对此,深交所亦追问*ST巴安主营业务的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伴随着经营深陷泥潭,在年报发布后的5个交易日内,*ST巴安由4月29日的2.05元/股大幅下挫至0.84元/股。
上演“末日保壳”失利
与此同时,*ST巴安释放“保壳”意向。今年5月14日,面对股价低于1元以及投资者的质疑,公司董事长张华根宣布拟增持500万元至1000万元。5月17日,公司公众号发布《告全体巴安股民书》,称2023年公司经营、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提高2353%,当年解决了近5亿的债务等。
但在股价尚未企稳之际,公司再迎利空。5月31日,*ST巴安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随后,*ST巴安股价出现大幅震荡。在连续19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股后,公司股价于6月18日一度上演“末日保壳”戏码,一度拉升至0.99元/股,不过,由于始终未能突破1元“保壳线”,当日公司股价临近收盘前半小时大幅跳水,最终报收于0.68元/股,跌幅20%。由此,*ST巴安成为又一家触及面值退市的公司。
8月3日公告显示,公司股票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被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不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被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公司股票于十五个交易日内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对于*ST巴安退市这一局面,法律界人士建议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将来仍可维权。据王智斌梳理,5月29日,上海证监局对巴安水务出具《警示函》,随后,证监会对巴安水务立案调查,6月7日,巴安水务被上海证监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均剑指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
“目前已知信披违规事项包括:公司在收到法院执行通知书后,未能及时对外披露,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监管部门认为公司在减值测试时未能充分考虑长期应收款的可收回性,导致年报信息披露不准确。以上仅仅是已知部分涉嫌违规的事项,需要说明的是,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尚无结论,结合目前的公开信息我们认为,截至2024年4月29日持股的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案件进展,为将来的维权做好准备。”王智斌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