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蜀道难 一路十五载——苏交科集团绵茂公路勘察设计纪实

http://ddx.gubit.cn  2023-05-16 16:17  苏交科(300284)公司分析

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沿绵远河而上,四川省绵竹市与直线距离仅51公里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相邻却不相通。为促进经济协调发展,20世纪90年代,绵竹、茂县两地便提出了修建绵茂公路的构想。因横穿龙门山脉、途经4条地震断裂带,线路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选线及施工难度巨大等因素影响,绵茂公路的建设一直停留在工可评审和审批环节。因此,有人将该公路列为中国十大最难修的公路之一。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交科集团)冲锋在前,承担起绵茂公路勘察设计的艰巨任务。这是该集团第一条自主设计的山区公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专家多次深入一线进行现场踏勘,收集项目现场资料,逐一攻克了勘察设备运输、废方利用、堰塞湖处理、桥梁抗震标准确定、安全与造价平衡等技术难题,形成“抢通一段,设计一段”的动态设计方案,以“小震无恙,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原则,在造价和安全上找到平衡。同时,该集团根据当地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对设计方案不断作出调整优化。直至2022年12月27日,这条由万千参与者齐心奋斗15年,堪称四川交通史上里程碑式工程的绵茂公路终于建成通车。

这是一条生命通道,也是绵竹和茂县人民期盼了数十载的康庄大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苏交科集团绘制了15年的蓝图终成现实,以不惧艰险、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以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科研力量,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展现担当作为,打造出绵竹至茂县之间的全新蜀道。

震后危险穿越 专家生死踏勘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地震波及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大前所未有。茂县、绵竹均为极重灾区,抢险救援难度极大,加快建设一条生命线公路迫在眉睫。同年9月,国务院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力争每个县拥有两个方向上抗灾能力较强的生命线公路,初步形成生命线公路网。适时启动绵茂公路建设被列入其中。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提出了加快前期工作,力争灾后开工建设绵茂公路的重大决策。

因绵茂公路沿线山体崩塌情况严重,全线几乎囊括所有常见的地质灾害,历年统计指标体系全部作废,项目勘察真正从零开始。众擎易举,独力难成。时任绵茂公路踏勘组组长、现任苏交科集团董事长李大鹏接到该项目设计任务后,即刻着手组织分析影响项目的关键因素、列出关键技术点,同时调度整合出了一支覆盖总体、路线、路基、桥梁、隧道、地质各专业领域的专家组,于2008年11月2日,携地勘人员及当地向导共40余人,人均负重30公斤向绵茂公路徒步挺进。李大鹏说:“11月,绵竹和茂县当地气候逐渐恶劣,山上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0摄氏度,此时进山踏勘其实是十分危险的。但如果不立即冒险前往,一旦当地天气突变、大雪封山,就只能等到第二年了。为了项目能够顺利开工,我们必须尽快赶赴现场拿到第一手资料。”破碎的地质条件、频发的余震,此次踏勘面临的诸多危险是踏勘组从未想象到的。他们穿越无人区、蹚过堰塞湖,脚下是震后形成的崩塌体,头顶随时会有飞石落下,没有充足的食物和避风的住处,在高原、低温的环境中不断前行。踏勘队员李猛回忆道:“在一场大雨之后,我们艰难地爬至半山腰,虽然时刻观察着周围地质状况,但意外还是发生了……李大鹏突然脚下踩空,整个人瞬间失衡向深渊跌落,生死一线。周围的我们来不及反应,第一时间向他的方向移动,准备进行救援,幸好他临危不惧、反应及时,死死地扣住了一块岩壁,才得以死里逃生。在踏勘的11天里,我们时刻都面临着这样的危险,但仍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咬牙坚持了下来,最终于11月12日中午到达茂县县城,圆满完成了这次地震后的实地勘测任务。此次踏勘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极为难忘,我们遇到了很多危险、考验和挑战,但好在我们不负众望带回了震后山区最新、最全面、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但当地余震不断,地质灾害仍在发展和增加,地形地貌随时变化,苏交科集团专家多次进山踏勘,应用航飞技术,对线路进行勘测航拍。经过团队一年多的艰辛努力,最终完成了绵茂公路全线设计。在项目开始进入建设阶段的过程中,却又相继遭遇了两次特大自然灾害——2010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和2013年“7·9”特大暴雨洪灾。泥石流和洪水导致项目所在地地形地貌发生巨大变化,原来的高山被削矮、河床被抬高。为进一步详细了解绵茂公路受灾情况及当地地质现状,苏交科集团专家决定再次深入现场踏勘。根据采集的资料数据,经过一系列调研分析,专家们决定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方案,调整线路走向,由原来沿河而上的低线,改为穿越山岭的高线,远离汹涌河水,钻隧架桥,避开地质风险。同时针对工程沿线堰塞湖多、地震断裂带多、地质灾害多等问题,高线设计方案贯穿了“综合治理、安全可靠、环保经济”的原则和“治山、治水与修路相结合”的思路,坚持防大灾的建设理念。

一线奋战强建设 后方攻关解难题

高线设计方案将工程建设于高山峡谷之间,但位于河道河谷中的施工便道仍受地质灾害影响。便道多次被冲毁,电力、通讯设施中断,导致全年实际可施工“窗口期”不足6个月,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进度。时任绵茂公路勘察设计负责人、苏交科集团交通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张大琦说:“这条路可以说是一条边垮塌、边设计、边施工的山区公路。”

为保障项目建设进度、施工人员安全,德阳市和阿坝州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绵茂公路建设指挥部积极督促参建单位解决制约工程推进的问题。四川绵茂公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兴华回忆道:“当时,为了增加有效施工时间,我们要求设计单位组织相关隧道、桥梁、机电、地质专家与各参建单位梳理绵茂公路后期供电保障、河道内桥梁墩柱防护、隧道安全运营、管理站建设等问题,及时完善相关设计,保障进驻现场的设计技术力量满足工程质量及进度要求。”

绵茂公路因施工难度极大,组织标准堪比高速公路,运用了许多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如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防护网体系、港式项目管理等。同时,鉴于该项目建设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和苏交科集团首次研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实用的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通过对风险因数进行识别和控制,优化公路设计方案,减少绵茂公路建设风险,指导项目的施工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该集团安排了设计后期服务团队驻扎在施工现场,随时调研了解现场地形地貌变化,及时与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的相关专家共同研讨设计方案,解决疑难问题。

不仅如此,苏交科集团同期针对项目开展了《震后绵茂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以绵茂公路建设中遇到的“卡脖子”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长期跟踪调研、文献资料调研、现场实体工程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室内模型试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工程应用与长期监测相结合等技术手段,对震后次生灾害对绵茂公路建设影响评估方法、地震力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类分析方法、活动断裂破碎带隧道穿越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研究成果编制的《震区边坡稳定性评价指南》《跨活动断裂区隧道设计、施工成套技术指南》为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支撑,丰富了我国公路领域地震地质灾害处理设计和施工技术,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目前,该项目研究成果已经在四川、贵州等地的山区公路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建设管理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该集团在绵茂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应用的《高精度智能化公路勘察设计成套技术研究》获评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对我国高地震烈度区山区公路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既解决了震后重建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减少工程施工及运营风险,提高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建设的设计、施工水平,还完善了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设计理论和方法,为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交旅融合人气旺 路畅业兴动力强

十五载寒暑交替、冬去春来,苏交科人将汗水和心血凝结于脚下,从勘察设计、方案制定到后期服务,绵茂公路建设的每一步都留有他们辛勤付出的坚定身影。如今,穿梭于龙门山脉间的绵茂公路正式通车,打通了德阳市与阿坝州交通大动脉,令绵竹到茂县原本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至1小时左右。作为贯穿九环线中部的横向连接线,绵茂公路成为连接四川盆地和阿坝州若尔盖、九寨沟等景区最为快速、便捷的旅游通道,对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四川省公路网、维护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通,百业兴。通车后的绵茂公路日均车流量达到了4000辆次,元旦和春节假期期间最高达到1.2万辆次,绵竹和茂县两地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交通便利带给生活的美好变化。”据四川绵茂公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绵竹市桥梁隧道事务中心副主任谢兵介绍,清平镇充分利用绵茂公路是九环线横向连接线的区位优势快速建设发展,这个曾经被特大地震和特大山洪泥石流摧毁的小镇如今焕然一新,变成了群山之下的童话小镇。山间常年云雾缭绕,山下的“金色清平·童话小镇”不仅有森林公园、银杏沟、萤飞谷、咖啡聚落、滨水长廊等景点,还打造了矿工创业社区、泥石流遗址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宣教中心、棋盘文化部落等新的景点。

从清平镇出发,沿着绵茂公路继续前行,茂县同样期待着绵茂公路通车带来的发展机遇——茂汶苹果、茂县花椒、甜樱桃、酿酒葡萄、脆红李等茂县特产送到更远、更大的市场;国家4A级景区羌乡古寨、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叠溪地震遗址、黑虎羌寨碉楼群等旅游景点迎来更多的游客,深入体验羌族文化、感受自然风光。

春有山花、夏有瀑布、秋有红叶、冬有白雪,如此美丽的绵茂公路将迎来更多游客前来“打卡”,这对正在大力实施“文旅争先”战略的德阳和正在打造全域旅游的阿坝州来说,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可期。绵茂公路不仅有利于完善成都都市圈交通体系,促进都市圈旅游发展,对构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上的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打破德阳、阿坝州两地交通桎梏,实现资源与产业有效对接,该项目将阿坝州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绿色电量优势与德阳绵竹“硫磷钛铁锂”循环经济产业优势高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地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融通产业链,从而产生产业集群的倍增效应,促进两地产业快速发展,真正做实产业同链,为探索飞地产业园区新模式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绵茂公路为德阳与阿坝、绵竹与茂县合作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奠定了新的基础。

砥砺奋进十五载,苏交科集团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寻求创新的方式和手段,始终坚持科学、精细的工作态度,为交通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回首来时路,该集团在危中寻机、困中进取,埋头苦干实干,生动诠释了开拓创新、奋勇拼搏的顽强斗志,凭着一颗颗质朴而火热的心,用时间和汗水,凝聚专业知识与科研力量,实现了绵竹、茂县两地人民多年的梦想,他们的精神融进青山,融进这一条艰难曲折的云端之路,融进这一路无边的秀丽风景之中。如今,绵茂公路将沿线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串联起来,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旺的瑰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缀,未来可期。该集团将把绵茂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的经验与精神传承下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担当作为,聚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着力点勇毅前行,为打造国际化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