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诺生物(300298.SH):海外子公司Trividia2023年全年整体仍处于亏损
三诺生物(300298.SH)2024年2月1日发布消息称,2024年2月1日三诺生物接受机构调研,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郑霁耘;证券事务代表:许卉雨参与接待,并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调研主要内容:
一、董事会秘书郑霁耘女士简单介绍公司2023年度业绩预告情况2023年,公司协同海外子公司推动糖尿病管理专家的数智化转型,完成了对美国Trividia公司的控股,协同推动现有以血糖监测产品为核心的慢性病快速检测业务的第一曲线持续成长,同时努力培育第二曲线,聚焦iCGM的国内上市和欧盟市场的注册。公司CGMS产品“三诺爱看”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分别于2023年3月和9月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欧盟MDR认证,并已于4月底在国内上市销售,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糖尿病监测产品线的品类。公司TRUENESS?/TRUENESS?AIR血糖监测系统产品于2023年12月获得了美国FDA510(k)认证,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强公司血糖监测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和海内外市场拓展能力。
根据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794.92万元至33,493.65万元,较上年同比下降25%至40%;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294.92万元至33,393.6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10%至25.27%。公司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加大了对以CGM为基础的第二增长曲线投入;(2)受公司控股子公司心诺健康支付利息费用及其全资子公司美国Trividia经营业绩影响,预计对公司净利润影响约为-5,563万元;(3)公司基于谨慎性判断,预计报告期内计提的商誉减值对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影响为-4,000万元至-4,500万元;(4)受行业及市场变化的影响,公司持续主动优化产品结构,部分经营品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具体内容大家可以详见公司于2024年1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公告编号:2024-009)。
未来,BGM业务与CGM业务市场仍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司将继续聚焦糖尿病及慢病健康管理的主航道,保持现有以血糖监测产品为核心的慢性病快速检测业务的第一曲线成长,同时努力培育以CGM为基础的第二曲线并积极拓展iPOCT检测业务,以专业化、数智化、全球化的核心组织能力,投入更多的资源聚焦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精准监测技术创新和管理系统的数智化,成就“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长期价值。
二、提问交流:
Q1:请介绍一下公司两家海外子公司PTS、Trividia2023年度经营情况?
回复:2023年度,PTS公司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产品实现了同比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净利润约为648万美元,全年盈利。Trividia单三季度已经实现盈利,但由于上半年亏损较大,全年来看Trividia整体仍处于亏损,Trividia产品的终端用户需求是稳定的。公司也将继续加强整合和协同,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Q2:请问公司预告2023年将进行商誉减值的原因是?
回复:公司于2023年6月通过增资方式完成了对Trividia公司的控股并表,心诺健康前次收购Trividia公司时产生的商誉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账面商誉。结合Trividia公司2023年度实际经营情况,预计其2023年度处于亏损。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在未来每年度年终进行减值测试。经公司财务部门谨慎判断,预计计提的商誉减值对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影响为-4,000万元至-4,500万元,最终商誉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具备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评估机构及审计机构进行评估和审计后确定。
Q3:CGMS产品第三代技术、第一代、第二代技术的区别和优势?
回复:第一代传感技术是通过O?作为电子传递介质,测量反应过程中H?O?在铂电极上产生的电流,将葡萄糖浓度转化为H?O?浓度。但是,该技术受限于组织间液中的高杂质和低O?环境,对外膜的要求高,生产工艺和成本理论上要求会更高。
第二代传感技术是以人工氧化还原剂为电子传递介质,将锇络合物紧密有序排列形成电子传递链,并连接氧化还原酶和碳电极,从而将葡萄糖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子通过锇络合物转递至碳电极,第二代传感器技术从原理上摆脱了杂质和O?浓度的限制,同时生产成本较低。
第三代传感器技术为直接电子转移技术,通过修饰葡萄糖氧化酶,使之直接具有电子传递的功能,该技术不依赖于电子传递介质,葡萄糖氧化效率高,具有低电位、不依赖氧气、干扰物少、稳定性好和准确性高等优点。
Q4:请简单介绍下目前国内连续血糖监测产品(CGM)的市场情况和未来前景?
回复: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已达5.37亿,其中中国有1.4亿糖尿病患者,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011年~2021年增幅达56%,而我国CGM的市场渗透率却很低。在国内的CGM市场中,进口厂商雅培和美敦力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其中美敦力主攻院内市场,雅培主要在零售市场发力,国内厂商市场份额仍相对较低。国内糖尿病患者相较欧美国家对于血糖管理的意识还比较缺乏,多个细分市场都可以开发,未来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加、人民健康管理意识增强以及群众医疗消费意愿与消费水平的提升,国内连续血糖监测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可观。
Q5:公司CGM产品“三诺爱看”目前的销售渠道有哪些?以哪个渠道为主?未来趋势是怎样的?
回复:公司CGMS产品“三诺爱看”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于2023年4月30日上线销售,上线初期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线上,覆盖了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超20家主流电商平台;2023年三季度,基于公司零售渠道多年深耕的积累,“三诺爱看”逐步开始线下连锁药店、核心医院的推广;2024年年初,公司国际电商团队在eBay、Amazon等第三方国际平台上同步开始海外线上销售。截至目前,“三诺爱看”的主要销售渠道仍是以线上销售为主。
未来,公司也将充分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根据市场情况逐步推进国内线下和医院渠道的销售布局。同时,公司正在积极推动CGM在欧洲的上市和美国注册临床工作。针对海外不同国家及地区,公司也将基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当地政策、公司战略规划、未来海外市场情况等因素动态调整销售策略。
Q6:目前公司CGMS产品在欧美市场的进展?
回复:公司自主研发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产品已于2023年9月28日获得欧盟MedicalDevicesRegulation(EU)2017/745(简称“MDR”)认证,具备了进入欧盟市场的准入资格,可在认可欧盟CEMDR资质的国家进行销售,并已于2024年开始在eBay、Amazon等国际电商平台上销售。同时,美国FDA的注册临床试验也在有序推进中,公司将根据CGMS产品的时间安排推动产品注册工作,尽快加速产品在海外上市。
Q7:公司CGMS的产能情况如何,是否能满足目前市场及后续市场增量需求吗?
回复:目前,公司CGM半自动化生产线、全自动化生产线均已建成,公司将根据CGMS产品业务发展情况及销售需求对产量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Q8:公司如何保持BGM产品在国内零售市场占较大市场份额?回复:(1)公司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公司所处医疗器械行业应用的生物传感技术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针对此公司组建了多学科融合的研发体系以及多学科、多层次、结构合理、高效运行的研发团队,为客户提供具有更多价值的产品;(2)配适市场需求的糖尿病监测及相关慢性疾病检测产品生产能力和完备的质量控制能力,公司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拥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该体系要求进行管控,从根本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推进自动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采用智能技术,建立产品追溯系统,提升整体生产制造能力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3)公司已经在血糖监测行业耕耘20多年,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可以直连用户,公司拥有超过2,200万用户,血糖仪产品覆盖超过3,200多家等级医院、超过22万家药店及健康服务终端,已建立了覆盖中国大陆超22万个终端的销售和服务体系,对公司产品用户多为中老年人的特点,公司开通用户热线电话,接受用户的来电咨询,定期开展电话回访,了解用户需求,为糖尿病及慢性疾病患者和机构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Q9:公司怎么看待GLP-1类药物及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是否会对血糖监测行业有较大冲击?
回复:GLP-1类药物通过刺激增强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会增加血糖含量),并能够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减少进食量,从而起到降低血糖、减肥的作用,目前也被广泛用于健康人群控制自身体重。CGM主要厂商雅培和德康先后发布了各自的研究,从公布的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美国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随着GLP-1类药物的兴起和广泛应用,CGM也快速增长,双方并未形成此消彼长的情况,而且同时采用“GLP-1+CGM”的群体,治疗依从性更高。据此,我们认为GLP-1类药物会有助于推动血糖监测行业的发展。
无创技术一直都有,由于准确度尚需验证(特别是无法摆脱个体差异或自身生理状态变化),目前市面上的无创血糖仪尚无法用于临床糖尿病筛查诊断和治疗依据。据我们了解,苹果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处于可行的概念验证阶段。我们认为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在当前不会对CGM行业产生较大冲击,当前CGM结合传统BGM仍将是长期主流方法。血糖监测医疗市场对准确度要求极高,CGM作为血糖监测的有效方式,已被美国糖尿病协会在《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2023版)中明确推荐糖尿病患者尽早并持续使用,所以CGM数据积累和算法升级已经被证明可以在波动阶段保持准确性,目前市面上的无创血糖监测更多地是看到血糖变化趋势,准确度无法达到医用要求,无法用于临床糖尿病筛查诊断和治疗依据,预计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验证。公司作为中国血糖行业的龙头企业,聚焦于糖尿病监测领域,完成了血糖监测点线面的布局,我们对无创技术也会保持关注和持续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