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盛机电碳化硅全链突破,AI算力激活材料新机遇

查股网  2025-09-26 21:10  晶盛机电(300316)个股分析

(来源:金融小博士)

9月26日午后,晶盛机电(300316)股价大幅拉升,盘中一度涨超15%,股价创年内新高。

消息面上,今日午间,公司官微发布消息称,9月26日,首条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在晶盛机电子公司浙江晶瑞SuperSiC正式通线,至此,浙江晶瑞SuperSiC真正实现了从晶体生长、加工到检测环节的全线设备自主研发,100%国产化,标志着晶盛在全球SiC衬底技术从并跑向领跑迈进,迈入高效智造新阶段。

在碳化硅概念龙头带动下,其他相关股票也有异动情况,如晶升股份天岳先进露笑科技等。

碳化硅技术领跑+AI算力新风口驱动

一、核心事件催化:12英寸碳化硅衬底国产化突破

2025年9月26日午间,晶盛机电宣布其子公司浙江晶瑞SuperSiC首条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正式通线,实现从晶体生长到检测全流程设备100%国产化。这一突破标志着公司在全球碳化硅(SiC)衬底技术领域从"并跑"迈入"领跑"阶段,技术自主性显著提升,产能扩张和成本控制能力大幅增强。

二、碳化硅产业革命:AI算力时代的核心材料

随着AI服务器GPU芯片功率突破1400W(如英伟达B300),传统陶瓷基板(热导率200-230W/mK)已无法满足散热需求。碳化硅凭借400-500W/mK的导热性能(接近钻石),成为AI芯片封装载板的理想材料。台积电CoWoS封装方案已计划采用碳化硅替代传统基板,预计2027年相关市场规模将突破12亿美元。

三、核心标的竞争优势与亮点

1.晶盛机电(300316)

  • 全产业链技术壁垒覆盖晶体生长→切割→研磨→抛光→检测全流程设备国产化,12英寸设备自主化率超90%。独家研发"磁控直拉法",单晶生长周期缩短至180小时(行业平均240小时)。

  • 产能布局全球领先上虞基地年产30万片6-8英寸衬底(2025年Q4满产),马来西亚基地8英寸衬底产线(2026年产能10万片/年),银川基地6英寸配套晶体项目(支撑全球客户交付)。

  • 客户验证突破已获英飞凌、安森美等头部企业认证,国内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市占率超30%,光伏逆变器配套率超60%。

2.天岳先进(688234)

  • 全球领先的8英寸量产能力国内唯一实现8英寸碳化硅衬底批量供货企业,2023年导电型衬底市占率全球第二,半绝缘型连续五年全球前三。

  • 技术迭代优势液相法制备低缺陷6英寸晶体,厚度突破60mm,8英寸晶圆研发进度领先行业。

  • 客户资源优质覆盖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企业半数以上,包括英飞凌、博世、安森美,产品应用于特斯拉、小米SU7等车型。

3.三安光电(600703)

  • 全产业链垂直整合(IDM模式)覆盖衬底→外延→芯片→模块封装全链条,湖南三安半导体实现6英寸SiC月产能1.6万片,8英寸产线建设中。

  • 多元化场景布局新能源汽车SiC MOSFET已向十余家Tier1客户送样,数据中心/AI服务器电源领域向维谛技术、台达量产供货。

  • 国际合作深化与意法半导体合资建设8英寸车规级SiC产线(2025年Q4量产),与理想汽车合资苏州斯科半导体布局电动车平台。

4.露笑科技(002617)

  • 高速铜缆技术协同参股万德溙光电(持股16.67%),切入800G高速铜缆领域,适配AI算力设备及AR/VR需求,客户覆盖Google、Meta。

  • 碳化硅产能推进合肥露笑半导体已安装280台长晶炉(224台调试完成),2025年底前形成5000片/月6英寸衬底产能。

  • 降本增效突破自主研发PVT晶体生长设备热场均匀性达1℃,单炉产出量较行业高15%,8英寸晶圆中试线2025年完成验证。

四、产业链协同效应

  1. 设备-材料闭环晶盛机电自研设备使衬底成本较外购降低35%,支撑毛利率维持在50%以上;三安光电IDM模式实现从材料到器件的成本优化。

  2. 技术外溢优势晶盛机电碳化硅加工设备供货天岳先进、露笑科技,形成"卖铲人"角色溢价;三安光电射频滤波器技术反哺光通信业务。

  3. 新兴场景拓展

  • AR眼镜光波导:碳化硅高折射率特性支撑70°视场角突破

  • 800V高压架构:固态变压器市场2030年规模或达50亿美元。

五、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核心逻辑

  • 短期看:12英寸产线量产将带动2026年营收突破200亿元(2024年78亿)

  • 中期看:AI服务器散热需求爆发,碳化硅载板市场2027年渗透率或达35%

  • 长期看:IDM模式构建护城河,全球市占率有望从12%提升至25%

风险提示

  • 12英寸产线良率爬坡不及预期

  • 国际巨头价格战加剧(Wolfspeed 8英寸产品已降价20%)

  • 设备研发资本开支超预期(2025年计划投入45亿元)

六、产业链相关标的对比

公司

核心优势

技术亮点

晶盛机电

12英寸全自主设备+国际客户突破

磁控直拉法缩短生长周期33%

天岳先进

全球第二大衬底厂商

液相法制备60mm厚晶体

三安光电

IDM垂直整合+8英寸产能释放

车规级SiC MOSFET通过特斯拉认证

露笑科技

低成本6英寸产线

PVT设备热场均匀性达1℃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行业研报、产业链调研)

【免责声明】本文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探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