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创新联合体观察|苏大维格:高效协同助推新型显示前沿成果加速涌现

查股网  2025-09-26 16:57  苏大维格(300331)个股分析

转自:新华财经

编者按:创新联合体是推动创新链深度融合、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企业及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机制,既深度契合现阶段技术创新“跨产业、多领域交叉”的特征,更能显著提升重大研究成果产出效率与创新技术商业化转化效能。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任务为牵引,引导建设了一批“利益融合、要素融通、能力融汇”的创新联合体,为突破重点产业发展瓶颈提供有力支撑。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微纳结构产品制造和技术服务商。2022年,苏大维格牵头成立苏州市新型显示上游器件与关键技术创新联合体(下称“新型显示联合体”),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高校院所创新资源,瞄准微纳结构功能化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建共享创新载体平台、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光子器件的创新设计、规模化制备和产业化应用,助力我国在光子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IGrapher 大型紫外光刻直写装备和卷对接纳米压印设备)(IGrapher 大型紫外光刻直写装备和卷对接纳米压印设备)

强强联合,瞄准新型显示领域聚力攻关

在2025国际显示技术大会(ICDT)现场,苏大维格首次公开展示的“30°视场角虚实融合空间显示装置”成为全场焦点。观察者无需借助任何外部设备,便能在30°视场角范围内裸眼观看高分辨率影像,并且影像可与现实物体实时交互。

“依托苏大维格和苏州大学联合研制的大幅面衍射光波导器件,我们成功攻克传统显示技术无法实现真实场景与虚拟影像虚实融合的难题,实现了通透自然、虚实融合的空间显示效果。”苏大维格相关负责人说。

(大幅面衍射光波导)(大幅面衍射光波导)

“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出更多‘从0到1’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对重大科学问题进行协同攻关。”苏大维格董事长陈林森说。

苏大维格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22年,苏大维格就联合苏州大学、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12家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苏州市新型显示上游器件与关键技术创新联合体”,瞄准微纳结构功能化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组团开展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的全链条创新。

资源共用上,高校及科研院所提供学科人才、研发试验条件、分析检测设施和信息、项目管理的支持,以项目实施和基础研发平台建设为重点。企业利用自身的研发条件和优势,在运行机制、场地、资金、研发人员、中试条件等各方面提供强有力的研发与应用支撑。“大量研究生借助苏大维格场地开展微纳原理验证与机理研究,工程化技术处理由企业自研团队负责,双方人员协作、成果共享,专利与论文联合署名,形成1+1>2的合力。”苏州大学光电学院教授乔文说。

人才协作上,联合体建立“以联合体为主体、高校人才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结合各成员实际需求开展专题培训课程。截至目前,联合体已对接十余名高层次海外博士,其中9人联合申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苏大维格联合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苏州大学启动2023—2025年本硕生培养实习工作,通过产教协同育人,促进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

“我们希望通过整合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优势、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能力、中小企业的细分领域专长,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生态,形成‘核心技术突破—配套企业升级—终端产品引领’的正向循环。”陈林森说。

同题共答,助力光子科技创新结满硕果

光子器件通过精准调控光的强度、相位、偏振等参量,可为新型显示技术突破提供关键支撑。然而,从数英寸到百英寸级的显示幅面需求,使光子器件面临设计与制备的双重挑战。2024年,苏州大学、苏大维格、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共同针对跨尺度光子制造技术开展深度研究,“联合攻关”破局行业难题。

研究过程中,三方形成清晰分工、协同发力的格局,系统研究了超构表面多维矢量光场调控机理和构建方法,并成功申请江苏省基础研究项目。苏州大学聚焦基础研究,负责攻克多维矢量结构光场实时生成及调控机制,深入研究多维光场与光敏材料的作用原理,开发大面积超精细、超精密微纳结构形貌的光场调控方法;苏大维格侧重技术转化与制造应用,承担数字化多维矢量结构光场直写光刻技术的研制任务,开展大面积超构表面器件的绿色制造;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则主攻算法,开发近场与远场相结合的高性能矢量场信息编码算法,设计大容量超构容量信息编码器件。

“联合体聚焦基础理论、前沿技术与系统、平台技术三大方向发力,与国内外高层次科研机构、高校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不断引入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重大突破,多项研发成果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苏大维格相关负责人说。

2024年,苏大维格联合苏州大学等单位共建维格研究院,并打造微纳光制造平台。该平台将算法与智能计算、3D全景光刻技术和纳米压印技术融合,建立从样品样机研究到工程化验证的全链条流程,对材料与器件的品质一致性、精确度、成本等开展验证,可为先进材料与功能器件的设计验证、中试及绿色制造提供核心支撑。

“当前,增强现实(AR)、光子芯片等新一代智能光子技术加速崛起,‘追光’已成为产业创新与前沿研究的核心焦点。但在光子科技领域,前沿成果的研发转化面临极端特性、极细结构、海量数据计算等多重挑战,解决‘成果从哪来、成果怎么转’难题,是产业可持续升级的关键。”苏大维格相关负责人说,维格研究院聚焦新型显示领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全力推动该领域前沿技术落地产业化,其中微纳光制造平台则定位为综合研究平台,将专注开展先进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前沿探索、技术创新及工程化研究。

联合是手段,创新是目标。当前,联合体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相继涌现:在全球率先推出虚实融合空间透明成像裸眼AR显示,以超大幅面功能性纳米尺度控光单元为基础,实现图像光场在透明波导内的精准扩展调制与空间彩色成像;推出米级幅面超低阻高透柔性电极、单层多功能光电集成膜,并落地转化为86吋广视角电容触控sensor(ADW)、防眩光触控一体化模组(OFS)等创新产品……

(大幅面高性能柔性导电材料)(大幅面高性能柔性导电材料)

需求牵引,推动前沿成果加速走向市场

在苏州丝绸博物馆“未来馆”二楼,基于虚实融合透明空间显示打造的悬空成像打卡装置已实现落地应用,体验者无需佩戴VR、AR等设备即可感受裸眼3D动态场景呈现。装置巧妙融合北寺塔实景与数字影像:窗外的千年古塔与屏中的三维动态模型交相辉映,为观众营造出时空交叠的沉浸式体验。

(虚实融合空间透明显示器及其应用)(虚实融合空间透明显示器及其应用)

“虚实融合透明空间显示、元宇宙等是未来产业的重要应用方向。”陈林森说,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团队投入大量精力研发亚纳米精度光刻技术,依托该技术可开发提升太阳能效率的节能材料等新材料;同时加码空间感知技术,利用薄膜成像器件实现轻量化无人机镜头等产品突破。

企业出题、企业主导,是创新联合体的鲜明特点。新型显示联合体改变以往“先有成果再找转化”的既有路径,而是由企业提供需求牵引、高校提供人才资源和创新支撑,通过重大科研项目与平台培育,推动前期技术向目标产品孵化。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联合体已落地多项应用成果。平面光子器件在全球笔记本显示屏市场实现规模化应用,全球市场份额达33%,成为华为墨水屏前置光子照明模组的独家供应商,并成功应用于宝马X3系列车型的导光装饰系统;立体图像印材与中国包装印刷协会、深圳劲嘉、海信、裕同等龙头企业合作,在中华香烟、熊猫、高露洁、花西子等著名产品包装广泛应用。

企业将智慧的种子培育成产业化成果形成规模应用,而政府则着力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创新成果长成参天大树。苏大维格所处的苏州国际科技园(SISPARK),是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主阵地,深知应用场景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持续推进相关落地工作,为企业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场景。

近日,“链‘显’新程,聚势同行”园区新型显示产业融合对接活动成功举办,聚焦新型显示前沿领域,分享最新行业动态与技术成果,搭建精准供需对接平台,苏大维格、华兴源创等一批重点企业参会。期间,苏大维格围绕技术需求、产业链协同等议题展开交流,达成加强本地协作、开拓多元市场的共识。

“园区常态化举办创新联合体开放日、产业供需对接等活动,既促进上下游企业精准合作,也吸引更多优质项目与资源落地,有效助力新型显示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苏大维格相关负责人说。

建设创新联合体,既是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也是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共立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1家,江苏省创新联合体4家,占全省16%,苏州市创新联合体28家,占全市近30%。据悉,面向未来,园区将加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型领军企业、行业龙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合作组织与利益共同体,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持续提升企业与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动能。(王梦菲 毛昕桐)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