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俗、新文化…万石镇移风易俗工作忙
转自:荔枝新闻
现代婚俗、红色乡风、村史记忆……在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万石镇,一场移风易俗运动正在当地流行,成为当地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落脚点。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响应中央关于农村移风易俗的号召,宜兴市万石镇及下辖各村积极行动,在塑造现代乡村文明风俗方面取得了喜人改变。
整治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万石镇积极移风易俗,正走在乡村全面振兴、文化积极繁荣的前列。在文明乡村建设中,万石镇充分结合本地区特色,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推进新风俗新风尚的普及。
倡导新婚俗,新人“心”祝福
在广大农村,婚俗礼仪因为高额彩礼、昂贵筵席等等活动,已成为农民群众的沉重负担。为遏制婚俗陋习,塑造文明风尚,万石镇扎实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积极倡导婚事新办简办,以实际行动破旧立新,以文明新风见证幸福。
万石镇后洪村是以水芹为主导产业的水八仙种植村。“芹”即是“情”。恰逢端午,万石镇精心策划了“艾芹节”,利用后洪村的文化资源和乡村田园风光,打造了一场以水芹为主线的婚俗活动。
形式上,此次活动摒弃了传统繁琐的形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撮合新人。为了引导新人树立文明节俭的理念,活动随礼改为当地特产“水八仙”,寓意“十全十美”,既体现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又彰显了文明新风。
秉持着“美而不奢、简而不陋”新婚俗理念,万石镇依托田园,开展了一系列婚俗焕新活动,推动乡村婚俗走向文明,走向淳朴,共建良好社会风尚。
依托红色文化,建设红色乡村
红色文化是万石镇的宝贵财富。借力红色资源,万石镇将文明乡村与红色乡村相结合,推动当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万石镇黄土寺村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先后走出了多位共和国将军,还留下了八烈士血战姚家湾的动人故事。近年来,黄土寺村依托红色文化,推动村庄环境美化、文明乡风建设,取得了喜人成果。
在黄土寺村李家塘自然村,以“戎歌如故”为主题,一片特色田园坐落于此。其中,村子集力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更是承担了党团活动、文化宣传、敬老爱老等多种功能。村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了老年艺术节、广场舞比赛、剧团演出等一系列文娱活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文明乡风、和谐乡村的理念深入村民内心。
此外,万石镇黄土寺村还通过打造红色景观、健身步道、红色主题菜园等红色文化载体,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村民们参与其中,不知不觉间就成为了文明乡风的践行者,和谐乡村的打造者。
黄土寺村党总支书记陈勇表示,“红色文化浸润的不仅是村庄环境,更是群众心田,这两年,我们村在基层治理、环境整治、民风建设等方面有了更强的凝聚力。"红色乡村建设润物细无声,一条小步道、一个小广场、一次次接地气的文娱活动共同打造了一份浩然正气。
文明乡村建设与红色乡村打造并驾齐驱,为万石镇探索移风易俗,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提供了重要实践经验。
建设村史馆,重塑村规民约
万石镇历史悠久,早在北宋至明、清时期,村民们已聚族而居、繁衍生息、辛勤劳作。
在万石镇余境村,一座“村史馆”坐落在村头,让村民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大家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村史馆是开展“四史”教育,记住乡愁,美丽家园的实境课堂,同时也是当地塑造村规民约,凝聚村民合意的重要场所。村史馆中的每一件老物件都蕴含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痕迹,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和情感,集中在一起成了一份浓浓的乡土情。
余境村通过村史馆建设,既保留了村民们关于过去的记忆,留住一份乡愁,同时也借此机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厚植文明乡风,培育和谐乡村。
了解过去,才能掌握未来,通过村情村史馆建设,万石镇村民们有了向心力,为高质量、高标准实现农村现代化而戮力同心,共同奋斗。
移风易俗是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明风俗风尚的推广培育中,乡村风气也会随之更迭,走向现代化。
当下,万石镇及下辖各村正积极投入到移风易俗工作中来。从润物细无声的红色乡风到实实在在惠民利民的志愿服务队,万石镇政府在各村落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引导现代文明新风尚成为社会主流,推动文明乡村建设走上新高度。
接下来,万石镇及下辖各村还将进一步落实文明风俗的扎根工作,引导村民群众自觉加入移风易俗的行动队伍,成为社会文明新风俗的坚定践行者也是最终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