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形式
9月20日下午,2024北京文化论坛“以文明传承促进文化创新”专业沙龙在东城区角楼图书馆举行,各国嘉宾在沙龙开始前参观角楼图书馆。
欧洲委员会教育、视听和文化执行机构专家评估员马蒂儿·盖谢克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作奎发言。
本报记者 李瑶
9月20日下午,在角楼图书馆,“以文明传承促进文化创新”为主题的北京文化论坛专业沙龙举行,十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对话互动,共同为文明传承、文化多元化发展建言献策。
下午两点多,专家学者们来到角楼图书馆。左安门东,外城边角,青砖灰瓦,古朴庄重。路过二环路护城河畔的人,都会抬眼观望古朴的角楼。角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2016年修复后,被改造成集阅读、展览、讲座等于一体的角楼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传播北京历史文化的“最北京”的图书馆。在相关负责人的引导下,专家们信步参观,交流互动。
随后,沙龙正式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作奎围绕文明传承、文化创新两者的关系作了发言。他说,文明传承与文化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动态循环。
“传统文化是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儒家、道家、佛家等哲学思想,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可以为现代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启示。”刘作奎还说,文明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推动文化创新,我们必须注重文化传承工作,确保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续和发展。他建议,在推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形式。
“文化并非静止不变的。它是一股动态的力量,受到世代、传统、历史经验的影响。”欧洲委员会教育、视听和文化执行机构专家评估员马蒂儿·盖谢克认为,文明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石。“文化决定了我们的身份、价值观以及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文化也是创新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从音乐、艺术到语言和建筑,每一代人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新的事物,这些新事物既符合时代,又没有忘本。”他认为,文化是一种普遍通用的语言,当能够理解彼此的文化价值时,各国更有可能开展有意义的对话与合作。
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以“凝聚文化力量共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作了发言。“前几天,我刚刚与亲友们在泰国共度中秋节,明月寄相思、世界共大同,无论是在曼谷大皇宫、巴黎埃菲尔铁塔、纽约时代广场、莫斯科红场,还是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在中秋佳节这个时刻举头望月,同一轮明月的月光洒落在我们的脸上,让我们在团聚的温暖与家人的温情中共情,我认为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威伦·披差翁帕迪认为,世界正在进入动荡变革期,面对冲突不断、危机频发的国际局势,想要和平发展就更应该看到文明的力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实践,契合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应该重视文明、文化互鉴,共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于传统节日的讨论引发了专家的共鸣。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先红以“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作了发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首先应是中华传统节日的现代化发展,通过对传统节日进行赋值赋意,赋能赋权,以节日之形,护文化之魂。”陈先红说,中国节日提供了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元叙事情景框架,能够发挥“开场白”和“元话语”功能,中国节日是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的可供性创新平台,中国节日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阈限性参与空间。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来看,中国节日最具国际接受度、交流度、参与度,是国际社会“愿意听”“听得懂”“乐分享”的中国好故事。她建议,让更多的中国节日走出去,在中国和世界之间“归去来兮”,让中国节日真正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和全球人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