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瑞医疗上市11年首现半年度亏损,老牌IVD企业如何穿越寒冬?

查股网  2025-08-15 08:03  迪瑞医疗(300396)个股分析

近日,迪瑞医疗(300396)发布了2025上半年业绩预告,在体外诊断(IVD)行业掀起轩然大波。这家曾占据国产生化分析仪市场20%份额的老牌企业,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00万元至33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扩大至2600万元至3900万元。这一数据不仅与去年同期1.65亿元的盈利形成断崖式反差,更标志着迪瑞医疗自2014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净利润亏损。

业绩预告发布的同一天,迪瑞医疗同步披露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拟对各类应收款项、存货等计提减值准备2389.85万元。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折射出这家IVD行业“老将”正在经历的深刻转型阵痛。

从高增长到深亏损: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

迪瑞医疗的困境并非一日之寒。翻开其2024年财报,业绩滑坡的苗头早已显现: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1.63%,净利润同比下跌48.5%至1.42亿元。分季度看,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仅4236.27万元,同比下降87.14%,归母净利润更出现5065.49万元亏损,同比下降222.63%。这种断崖式下滑,将行业政策变动、商业模式缺陷与内部管理问题暴露无遗。

业绩预告将亏损归因于“总体毛利下降”和“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具体来看,2024年迪瑞医疗试剂产品毛利率从75.42%降至70.06%,仪器产品毛利率更从33.99%骤降至24.26%,双双创下近年新低。毛利率下滑的直接原因,是公司核心商业模式遭遇挑战——国内市场仪器装机量不及预期,试剂耗材“上量”迟缓,导致高毛利试剂销售未能弥补仪器销售的利润损失。

与此同时,公司计提2389.85万元资产减值准备,预示部分资产实际价值已低于账面价值。这一数字虽在上市公司中并不罕见,但结合迪瑞医疗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24亿元逆转为-2.95亿元(同比降幅231.29%),足以说明其资金链压力与资产质量恶化已到临界点。

迪瑞医疗的困境,更深层源于产品结构的先天性矛盾。2022年中报数据显示,其试剂收入占比仅48.51%,仪器收入占比高达51.49%,这一比例与行业龙头形成鲜明对比:同期安图生物试剂收入占比77.89%,新产业试剂收入占比69.94%。

在IVD行业,试剂作为持续性消耗品,通常带来稳定现金流和更高利润率;而仪器销售往往是一次性交易,且常需大幅让利作为获客手段。这种结构性缺陷在行业顺境时被增长掩盖,一旦市场遇冷则显露无遗。2024年年报中“仪器毛利明显下降,试剂上量迟缓”的表述,直指公司盈利模式的核心缺陷。

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迪瑞医疗的困境。2024年以来,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政策在多个省份落地,检验价格大幅下降成为新常态,直接压缩产业链利润空间。与此同时,行业竞争格局日益严峻:在生化分析仪市场,迪瑞医疗需面对迈瑞医疗、科华生物等国内劲敌,以及日立、贝克曼库尔特等国际巨头;血细胞分析仪领域更被雅培、SYSMEX垄断大部分市场份额。

尽管迪瑞医疗自主研发的BF系列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且价格低于国外品牌,但品牌认知度与渠道建设的短板,使其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市场突破。2024年,公司国际市场拓展因“部分主力国家医疗政策变动及回款问题”受阻,原本寄望的“海外平衡国内风险”战略未能奏效。

新管理层能否重启增长引擎?

面对经营困境,迪瑞医疗并非毫无动作。2024年年报中,公司明确提出“2025年将业务核心导向聚焦到试剂上量”,并计划“推进国际市场本地化政策,响应属地国家国产化需求”。然而,这些战略能否落地,仍需时间检验。

迪瑞医疗并非缺乏技术积累。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专利213项(其中发明专利136项)、软件著作权96项,产品线覆盖尿液分析、生化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七大系列。但新产品市场表现未达预期:CS-690全自动尿生化分析仪、CM-64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创新产品,未能有效转化为业绩增长点。

IVD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快,但产品商业化更依赖渠道铺设与临床认可度。迪瑞医疗在研发端的高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1.30亿元,占营收10.6%),若无法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恐难突破“重技术、轻市场”的瓶颈。

与业绩预告同步发布的,还有一则人事变动公告:宋清、秦锋、王学敏、林茂亮4名董事将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其中3人离职后完全离开公司。经股东方提名,郭霆、郎涛、刘莹、李光成为新任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值得注意的是,前3人均具有深厚的华润背景:郭霆现任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总经理,郎涛任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副总经理,刘莹同样来自华润体系。

这一变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华润医药作为国内医药流通巨头,在渠道资源、资金实力与行业整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若新管理层能将华润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与迪瑞医疗的技术储备相结合,或有望突破当前困境。例如,通过华润的渠道网络加速迪瑞医疗试剂产品在终端医院的“上量”,或借助华润的国际化经验优化海外布局。

对于迪瑞医疗而言,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扭转现金流恶化趋势,稳定市场信心。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5亿元,已敲响警钟。公司需在控制应收款项风险、优化存货管理的同时,加速高毛利试剂产品的销售转化。

迪瑞医疗的困境,折射出IVD行业在政策变革与市场竞争双重压力下的集体焦虑。对于这家成立33年、上市11年的老牌企业而言,当前既是挑战,亦是重构商业模式的契机。

新管理层的华润背景为市场注入期待,但战略落地仍需跨过三道坎:如何快速提升试剂上量速度?如何将技术储备转化为临床认可的产品?如何借助外部资源重构渠道与品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