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凯材料2亿合同诈骗案!总经理、董秘半个月前刚辞职

查股网  2024-03-20 16:08  飞凯材料(300398)个股分析

文 | 张佳儒

3月20日,飞凯材料股价开盘快速下跌,盘中跌7%,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报13.75元,跌幅3.71%,总市值72.69亿元,

消息面上,3月19日,飞凯材料披露《关于全资子公司被合同诈骗暨收到立案决定书的公告》,安庆市公安局决定对公司全资子安徽晶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凯电子”)被合同诈骗案立案侦查。

半个月前,飞凯材料公告总经理苏斌、董秘曹松同日辞职。两位高管均是公司老员工,在新任期内任职不到一年,突然辞职,让外界猜测纷纷。

飞凯材料遭遇合同诈骗,与两辞职的高管有什么联系?飞凯材料没有公告,此前的人事变动公告中,称两高管辞职均是“个人原因”。

公告遭诈骗后,飞凯材料收到了创业板公司管理部的关注函,监管要求上市公司结合合同诈骗事项,说明公司董监高人员在合同签订和资金支付等重要业务流程中的责任履行情况,是否存在该等人员未能勤勉尽责的情形。

飞凯材料遭合同诈骗,其中多个细节值得注意。

遭老客户诈骗,去年12月发现端倪

根据飞凯材料公告,2021年6月起,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与江苏鑫迈迪,以及鑫迈迪指定的采购商枣庄睿诺电子和枣庄睿诺光电开展贸易合作,并分别签署相关合同。

主要业务流程为:飞凯材料或下属子公司向鑫迈迪采购产品并销售给枣庄睿诺电子和枣庄睿诺光电,枣庄睿诺电子和枣庄睿诺光电按签署的合同条款向飞凯材料或下属子公司支付货款。

2023年12月末,飞凯材料全资子公司晶凯电子发现枣庄睿诺电子和枣庄睿诺光电累计应付晶凯电子账款约2.02亿元,增幅与前期相比较大,资金占用严重,出于谨慎的角度,晶凯电子终止了该业务并催促对方及时还款。

之后,对方出现付款逾期情况,通过多方调查,晶凯电子陆续发现上述业务存在诸多异常情况,开始意识到可能存在合同诈骗,并于2024年3月向公安局报案。

3月15日,晶凯电子收到《立案决定书》,公安局决定对晶凯电子被合同诈骗案立案侦查。

从合作时间上看,飞凯材料与枣庄睿诺电子和枣庄睿诺光电合作两年多,公司是被老客户伤害了。

早在去年12月末,飞凯材料方面就发现了端倪,发现的时候,“客户的应付账款增幅与前期相比较大,资金占用严重”。那么,在客户应付账款和资金占用金额增长过程中,公司和子公司有没有进行风险预警?

从信息披露时间上看,3月15日,晶凯电子收到《立案决定书》。4天后的3月19日,飞凯材料披露了这一消息。

飞凯材料公告,上述案件的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结果尚未确定。涉及的其他应收款余额1.86亿元,预计将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两高管同日辞职,新任期不满一年

半个月前,飞凯材料的人事变动公告,也曾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3月6日,飞凯材料公告,3月5日收到苏斌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苏斌申请辞去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第五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以及总经理职务。

3月5日,飞凯材料还收到曹松的书面辞职报告,曹松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职务。

苏斌和曹松的原定任期均为2023年4月20日至2026年4月19日。两人在新任期内任职不到一年。曹松辞任董秘后,暂由公司董事长ZHANG JINSHAN (中文名:张金山)代行董秘职责。

根据历史公告,苏斌和曹松都是飞凯材料老员工。曹松,1983年出生,41岁,2007年4月起任职飞凯材料。苏斌,1980年出生,44岁,2010年3月起任职飞凯材料。

从苏斌和曹松的辞职时间看,两人在任时,公司已经发现了客户的应付账款和资金占用问题。2024年3月,公司向公安局报案,没有公告具体日期。苏斌和曹松辞职发生在报案前还是报案后尚不可知。

飞凯材料遭遇诈骗案与两辞职的高管有什么联系?监管在关注函中要求,说明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合同签订和资金支付等重要业务流程中的责任履行情况,是否存在该等人员未能勤勉尽责的情形。

根据飞凯材料的总经理工作细则:总经理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每三个月报告公司重大合同的签订、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情况和盈亏情况。

监管还要求飞凯材料说明:内部控制程序未能有效阻止公司在本案所涉贸易业务中出现大额风险敞口的原因,并进一步自查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存在严重缺陷。

根据飞凯材料《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包括,公司财务应定期取得并分析子公司的月度报告,包括营运报告、产销量报表、资产负债报表、损益报表、现金流量报表等。

目前,飞凯材料还未回复监管关注函,合同诈骗案更多细节有待披露。

修正净利润数据预告,业绩考核目标完成难度大

飞凯材料一家研究、生产及销售高科技制造中使用材料和特种化学品的新材料龙头企业。目前核心业务为半导体材料、屏幕显示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四大领域。

1月31日,飞凯材料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公司实现盈利1.96亿元-2.61亿元,同比下降40%-55%;扣非净利润1.33亿元-1.98亿元,同比下降54.36%-69.40%。

对于2023年净利润较大幅度下降,飞凯材料提到受行业周期波动以及下游需求不振,公司紫外固化材料和屏幕显示材料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因市场发生变化,公司医药中间体业务的单一产品需求骤降,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等。

飞凯材料公告遭合同诈骗后,也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净利润1.03亿元至1.54亿元,同比下降64.48%—76.32%,扣非净利润4339.08万元—6508.60万元,同比下降84.98%-89.99%。

飞凯材料2023年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下滑,让公司完成业绩考核目标的难度增大。

2022年8月,飞凯材料披露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其中设置了2022年至2024年的业绩考核目标,其中2022年与2023年的合计目标营业收入为65.68亿元或净利润9.3亿元。

上述“营业收入”指经审计的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指扣非净利润,但剔除本次及其他员工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数值作为计算依据。

2022年,飞凯材料营收为29.07亿元,2023年,飞凯材料若要完成目标,营收需达到36.61亿元。公司披露三季报后,华鑫证券预测公司2023年营收30.11亿元。若以此为参考,飞凯材料营收完不成目标值。

净利润方面,飞凯材料2022年扣非净利润数据是4.49亿元(剔除后),若要完成考核,2023年的数据大约需要4.81亿元,而公司2023年扣非净利润预测的最大值为6500万元,两者差距巨大。

综合已知数据,飞凯材料2023年净利润数据预计下滑,卷入合同诈骗案后,业绩数据雪上加霜。上述激励计划中的业绩考核目标是营收和净利润的累计数据,2023年的数据大幅下滑,2024年的考核目标完成难度也会增大。

不过,飞凯材料2023年财报暂未正式披露,能否完成业绩考核目标还是悬念。飞凯材料表示,目前公司及子公司正在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相关工作,争取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飞凯材料遭合同诈骗案如何进展,我们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