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临精工拟1.1亿布局机器人赛道 主业向好2024年扭亏预盈3.7亿

长江商报消息 富临精工(300432.SZ)持续拓宽产业链布局,提升竞争力。
2月12日晚间,富临精工公告称,公司拟投资1.1亿元建设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
据悉,富临精工主营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及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积极布局机器人赛道,就在2月初还宣布成立人形机器人合资公司。
2024年,得益于公司主营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富临精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3.7亿至4.5亿元。
再投1.1亿加码机器人产业
富临精工积极布局机器人赛道。
2月12日晚间,富临精工发布公告,公司与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拟在当地投资建设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金额1.1亿元。该项目拟建成1条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生产线,产品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领域。
据了解,机器人产业是富临精工汽车精密制造零部件和智能电控部件产业领域的延伸,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并把握智能机器人产业机遇。依托自身优势,公司已开展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并进行小批量生产和交付。
富临精工表示,此次对外投资项目将推动公司机器人关键硬件智能电关节的开发与应用水平,提升公司在智能机器人产业赛道的卡位优势,同时有利于拓宽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车载电驱动等零部件产业链布局。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24年开始,富临精工就频频加码机器人领域投资。当年11月,富临精工公告可转债预案,拟募资12.52亿加码主业。其中,“机器人集成电关节项目”投资总额9367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6555万元。
2025年2月初,富临精工与智元机器人、巨星新材料、文宏杰、安努创想经友好协商,签署《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各方共同投资10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成都安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实施人形机器人项目,富临精工拟出资20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20%的股权。
近年来,机器人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从行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2025年或将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爆发的元年。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8亿美元,到2028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达138亿美元,CAGR达50.2%。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8700亿元。
2024年净利预计大幅扭亏
富临精工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和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从财报披露的信息看,公司的客户多为全球知名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奥迪、奔驰等。
近年来,富临精工业绩波动较大。2021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6亿元、73.47亿元、57.61亿元,同比分别变动44.01%、176.57%、-21.58%;净利润分别为3.99亿元、6.45亿元、-5.43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6.95亿元、-6.48亿元。
富临精工在2023年产生亏损,主要由于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波动,上游原材料碳酸锂大幅跌价,公司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
进入2024年,富临精工业绩回暖。根据2024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3.7亿至4.5亿元,扣非净利润2.9亿至3.7亿元,均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富临精工表示,2024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及利润稳步增长.同时,随着终端市场客户产品差异化和高端化需求快速提升,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公司预计2024年度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此前的2024年前三季度,富临精工就已经表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富临精工实现营业收入为58.83亿元,同比增长40.8%;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7.26%;扣非净利润为2.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3.87%。
富临精工主营业务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47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量零部件占比超60%;锂电正极材料实现营业收入33.36亿元,同比上升56.49%;磷酸铁锂业务产销量进一步提升,高压实产品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
研发方面,富临精工保持较为稳定的投入,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81亿元、2.04亿元、1.53亿元,近三年合计研发费用达5.38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46%、3.54%、2.59%。
二级市场上,从2024年9月中下旬以来,富临精工股价走势较为强势。2024年9月13日,公司股价报收6.61元。2025年2月13日,公司收盘价为17.19元。过去5个月时间,富临精工股价累计涨幅约为160%,总市值209.9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 徐阳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