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密控股接待4家机构调研,包括高盛中国证券、广发证券、建信养老金等
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年6月30日,中密控股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6月30日接待高盛中国证券、广发证券、建信养老金、浙江纳轩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中密控股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董事会办公室主任、证券事务代表梁玉韬。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四楼会议室、线上会议。
据了解,公司机械密封板块增量业务与主机厂签合同,存量业务与终端客户签合同,购买主体不同。增量业务定价取决于招投标,受竞争程度影响,价格常低于存量业务,且含毛利率低的密封辅助系统,所以二者毛利率差异明显。同时,目前尚未发现核聚变领域有机械密封需求。
据了解,并购是公司长期战略且具高风险,不设短期目标。选标的时会考量业务契合度、协同效应、团队及文化理念等,更注重整合,已积累相关经验形成整合方案。公司接触合适标的并保持联系,以主业为重走专业化道路,跨行业并购会谨慎,选择密封产业上下游有竞争力企业,不以其作为主要业绩增长模式。
据了解,不考虑土地、厂房等因素,公司密封板块仅新增设备的投入产出比约为1:10。
调研详情如下:
1、为什么公司增量业务和存量业务的毛利率差异这么明显?
答:公司机械密封板块的增量业务是公司与主机厂签订合同,存量业务是公司与终端客户签订合同,增、存量业务是不同的购买主体。增量业务的定价基本取决于项目招投标结果,与项目竞争激烈程度直接相关,存量业务的首次定价一般是与终端用户谈判定价或框架合同价格,后续通常沿用历史价,增量业务的价格通常明显低于存量业务,另外增量业务中通常包含毛利率低的密封辅助系统,存量业务中通常不包含该产品。
2、公司产品可以应用于核聚变领域吗?
答:公司机械密封产品主要应用于旋转的动设备上,目前我们尚未发现核聚变领域机械密封的需求。
3、公司之前并购的几家公司都比较成功,请问并购方面公司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以及公司未来的并购方向?
答:并购是公司的长期战略也是一项高风险投资,公司会持续进行并购方面的工作,但不会设置短期目标。在选择标的时,公司会充分考虑标的公司的业务与公司战略发展的契合度、标的公司与公司是否具有高度协同效应、标的公司团队与公司团队的契合度以及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是否相近。除了标的选择与交易,公司认为整合是更重要的工作,只有完成深度整合才能真正发挥收购为公司发展带来的作用,公司会对标的进行团队、管理、业务等多方面的整合,将收购标的融入公司整体的发展之中,才能最大化发挥收购的作用。在整合工作方面,公司也是从无到有,在四次收购子公司的经历后,积累了许多整合的经验,形成了一套适合公司的整合方案。公司其实一直都在接触合适的标的并与其保持了长期联系,力争在条件成熟时能够迅速完成对合适标的的收购。作为国内机械密封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以主业为重,构建大密封产业集群,走的是专业化发展道路,而不是多元化发展道路。公司在做大做强密封主业的前提下,会慎重考虑跨行业并购,即便跨行业并购也依然会选择密封产业上下游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跨行业并购有相当高的风险,我们并不会以其作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模式。
4、公司新增产能的投入产出比大概是多少?
答:不考虑土地、厂房等因素,公司机械密封板块仅新增设备的投入产出比大概是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