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头部猪企10月出栏量大增 销售均价创年内新低

查股网  2025-11-05 23:15  温氏股份(300498)个股分析

每经记者|胥帅每经编辑|陈旭

10月猪价遇冷,行业人士也很好奇,究竟10月行业出栏数据怎样?11月5日晚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虹科技等部分猪企率先“剧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上个月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头部猪企出栏量都增长明显。

有意思的是,与头部猪企相比,正虹科技上个月生猪出栏的环比、同比数量都出现下降。

在业内人士看来,出栏量提前释放缓解了未来供给压力,结合冬季猪肉季节性需求等因素,猪价很难再创新低。长远来看,要达成生猪供给与需求平衡,仍需要市场和政策合力降低能繁母猪的存栏量。

10月出栏量大增的同时销售均价走低

11月5日晚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虹科技等猪企披露了10月销售简报。

牧原股份10月商品猪销售情况

牧原股份10月销售商品猪707.6万头,同比增长13.17%。而在9月,该公司销售商品猪557.3万头。

温氏股份10月肉猪销量为389.28万头,去年同期销量为 267.2万头。值得一提的是,温氏股份10月肉猪销量也是最近一年以来的月最高销量。

温氏股份有关人士表示,10月肉猪销量增长是因为调整了披露口径,2025年后为生猪(毛猪、鲜品和仔猪),2025年前为肉猪(毛猪和鲜品)口径,没有仔猪数据。对应期间能繁母猪数量和生产性能提升,导致对应期间投苗数量增加。

牧原股份有关人士表示,由于生猪出栏降体重等要求,导致生猪出栏量增多。

10月也是猪价较为低迷的时期,个别省份的生猪价格更直逼10元/公斤。卓创资讯监测10月北方重点市场白条猪肉均价14.89元/公斤,环比下跌13.89%。南方重点市场白条猪肉均价15.05元/公斤,环比下跌13.44%。

上述猪企10月销售简报也印证了这一数据,牧原股份的销售价是11.55元/公斤,同比下跌32.73%;温氏股份是11.57元/公斤,为一年以来的新低。

价格走低,出栏增长,头部猪企10月的销售收入环比微增,温氏股份环比增长1.47%。

意外的是, 正虹科技10月出栏量却出现下降。正虹科技10月销售生猪0.40 万头,环比下降50.47%,同比下降54.19%。公司表示,10月生猪销售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生猪出栏量减少。

业内:年底会迎来需求高峰及供给放缓的节点

猪价走低,养猪企业也将面临考验,特别是其控制成本能力和负债抗风险能力。

卓创资讯猪肉分析师李素杰向记者分析了近期猪价走低的原因。10月猪肉价格跌至新低后触底反弹。从成本端来看,10月养殖企业上旬出栏积极性较高,市场猪源供应充足,下旬多数企业出栏节奏放缓。

从需求端来看,国庆中秋假期结束后终端需求下降幅度较大,屠宰量下降显著。随着近期腌腊和灌香肠等小部分开展,猪肉成交量增加,综合供需来看,猪肉价格触底后出现反弹,但由于前期下滑幅度较大,月均价环比下跌显著。

对于现在猪价走低的现象,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向记者表示,9月和10月份的消费市场表现不及预期;而在供给端,8月、9月因为踏空行情存在生猪恐慌出栏,叠加压栏大猪,导致短期供给快速增加。

朱增勇表示,当前猪价之下,养猪成本在10元/公斤到11元/公斤的企业还能保持盈利,成本在13元/公斤以上的企业已经开始亏损。不过,随着最近猪价回暖,朱增勇认为后期也很难再创新低。从需求端来看,今年气候转冷时间较早,11月下旬开始南方腌制腊肉等需求启动。前两个月恐慌出栏提前释放了供给压力,加上二次育肥现象减少,年底会迎来需求高峰以及供给放缓的节点。长远来看,要达成生猪供给与需求平衡,仍需要市场和政策合力,降低能繁母猪存栏量。

能繁母猪配种到商品猪出栏通常需要10个月,现在的猪价由10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这意味着现在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了10个月之后的猪价。

2019年9月,全国能繁母猪处于1898万头历史低位,随即引发超级上涨周期。到了2021年6月,能繁母猪处于高位4594万头。从2020年11月至今,能繁母猪存栏量再未跌下4000万头。

今年政策面的一个关注重点是降低行业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牧原股份此前向记者表示,9月底母猪已经调减至330.5万头,比最高的时候减少了31.6万头,提前三个月完成调减目标。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