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甍“壮士断腕”回归化工本行 川金诺前三季预盈3亿谋海外增量

查股网  2025-10-13 07:23  川金诺(300505)个股分析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在刘甍的带领下,深耕磷化工的川金诺(300505.SZ)又给市场带来惊喜。

日前,川金诺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为2.9亿元—3.1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62.56%—180.66%。川金诺表示,报告期内,市场需求良好,公司发挥柔性产能优势,提升高毛利产品占比,推动销售收入增长。

就在2023年,川金诺还陷于亏损中。经营局面发生逆转与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刘甍果断的战略转向有关。

刘甍靠废旧电力设备回收起家,通过攻克湿法磷酸净化技术,逐步在磷化工行业做大做强。他也曾踏入新能源材料的滚滚洪流,掷出39亿元的巨额投资计划。

随着行业下行,2025年6月,刘甍决定“壮士断腕”,停掉两个锂电项目,回归化肥“老本行”。

不过,化肥行业是一个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在本轮上行期后,刘甍又该如何带领公司寻找新方向?

从“收废品”到上市公司掌舵人

公开资料显示,1970年2月,刘甍在四川省德阳市出生,1988年7月参加高考,顺利考进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992年大学毕业,刘甍被分配到德阳,先后任职于德阳市对外经贸委、四川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局。

供电局经常有淘汰下来的废旧电线、变压器之类材料要处理,在处理废材期间,刘甍发现废旧材料利润不菲,显然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创业之心悄然萌发。

一边是稳定的工作,一边是触手可及的新机会,一番纠结下,刘甍还是咬咬牙辞了职。1998年,他彻底投身废弃材料回收行业。初创阶段他亲自跑市场拓业务,2001年在德阳注册南邡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将业务聚焦有色金属回收,2004年又成立什邡市金诺金属有限公司。

期间他引入专业设备并聘请技术人员优化提纯工艺,提升了回收效率并降低成本,凭借规范运营和技术优势,成为当地多家国企的废料处理合作商,生意规模逐步扩大。

2005年,刘甍在昆明接触磷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后,判断其市场空间远超金属回收,随即拉着三个伙伴出资100万元创立川金诺。他带领研发团队深耕湿法磷酸净化技术,靠着这项技术,公司拿到了第一笔订单,还申请到了国家发明专利,成了行业里第一个能把低品位磷矿工业化利用的企业。

之后几年,刘甍又陆续搞定了中低品位磷矿浮选、磷石膏再利用这些核心技术,建起了自己的技术门槛。

产能方面,他们用最初的1500万资金,在昆明市东川区扎根,建设6万吨/年的硫铁矿制硫酸项目。第二年,刘甍又决定投资建设6万吨/年饲料级磷酸氢钙项目,使得硫酸从外售产品转型为中间原料,实现硫资源的进一步价值延伸。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2016年,磷酸二氢钙的产能已经达到10万吨/年。

2016年3月,川金诺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磷化工循环经济第一股”。

不过,上市后,由于化工行业特性等原因,川金诺业绩表现不算稳定。2016年至2020年,公司营收从6.47亿元涨到10.5亿元,净利润从5809万元降低至4148万元。

刘甍该怎么办?

战略调整回归“老本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属于刘甍的转折点,来得非常迅速。

2021年,新能源行业火爆起来,磷酸铁锂电池需求一下子涨了很多,磷资源成了香饽饽。而在刘甍前期的积累下,川金诺已经有了从磷矿开采到磷酸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手里握着“磷矿—磷酸—磷酸铁锂”的转型机会。当年6月,刘甍在公司战略会上提了个大胆的想法:投39亿元在广西防城港建新能源材料基地,计划每年产15万吨磷酸铁、5万吨磷酸铁锂,再开辟一条赚钱的路子。

2021年到2022年,川金诺营业收入也从15.36亿元增长到25.2亿元,净利润从1.89亿元增长到3.4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可市场变得太快了。2023年,磷酸铁锂技术不断更新,第四代高压实密度产品成了主流,而川金诺规划的生产线还是基于第三代技术。更麻烦的是,行业赚钱,资本涌入,造成产能“拥堵”,磷酸铁锂开始降价。2023年,川金诺亏了9146万元。

2024年,磷化工整体市场行情回暖,靠着“老本行”磷酸,川金诺实现营业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18.30%;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292.5%。然而,新能源材料仍然颗粒无收。

2025年6月,刘甍当机立断,停了广西防城港的两个锂电项目,把4.55亿元募集资金转投埃及苏伊士经济特区的磷化工项目。

战略调整后,效果很快在财报上体现出来。日前,川金诺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9亿元—3.1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62.56%—180.66%。

据悉,报告期内,市场需求良好,公司发挥柔性产能优势,优化生产计划和产品结构,提升高毛利产品占比,推动销售收入增长,同时深化成本管控,增强盈利能力。

现在的川金诺,在刘甍带领下,走的是“深耕技术+全球布局”的路子。

据悉,如今川金诺是中国最大的磷矿进口商之一,广西防城港基地每年从海外进口磷矿超50万吨,其中埃及是公司的主要原材料来源地。埃及磷矿储量丰富,已探明储量近30亿吨,排名世界第三。

目前,川金诺产品出口占比达到58.59%,磷酸、钙盐及肥料类产品远销东南亚、南亚、中东、南美等地。

视觉中国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