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齐眼药市值管理:200亿市值清零,如何打赢眼科药王保卫战?

查股网  2025-05-10 11:59  兴齐眼药(300573)个股分析

中国董事会网观察到,作为国内眼科药物领域的领军企业,兴齐眼药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利润双增的答卷,但其市值管理却呈现“业绩向上、股价向下”的分化态势。距2024年高点360亿元,如今市值140亿,超过腰斩,一年蒸发超200亿元。

这家以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为核心产品的企业,正经历着从单一爆品依赖向多元化研发转型的关键期,其市值波动背后折射出资本市场的期待与焦虑。

一、2024年业绩:核心产品驱动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中国董事会网(dongshihui.net)查询2024年报显示,兴齐眼药实现营业总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32.42%;归母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40.84%。这一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其核心产品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商业化落地。该产品于2024年3月正式获批,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药品,填补了临床空白。

从财务结构看,公司毛利率维持在78.2%的高位,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4.17亿元,同比增长31.31%,显示出良好的自我造血能力。但值得关注的是,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8.0%,环比下降62.3%,主要受研发费用集中确认(单季度投入9200万元)及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影响。

研发端,全年研发投入2.35亿元,同比增长29.55%,占营收比例达12.11%。公司在研管线涵盖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等适应症,其中环孢素滴眼液(Ⅱ)已进入医保谈判目录,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第二增长曲线雏形。

二、市值管理成绩单:市值蒸发超200亿

尽管业绩亮眼,兴齐眼药2024年市值却经历“先扬后抑”的剧烈波动,年初至5月,股价从120元飙升至213.15元/股的历史高位,市值突破360亿元;但下半年持续回调。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价80元,市值仅141亿元,蒸发超200亿元。

这种分化源于三大矛盾:

1、核心产品预期差

阿托品滴眼液获批后销售不及预期。据测算,2024年该产品实际销售额约5亿元,远低于券商预测的15亿元。一方面,院内准入进度滞后,三季度末医院覆盖率不足30%;另一方面,家长对长期用药安全性存在顾虑,叠加竞品(如欧康维视、兆科眼科同类产品)进入Ⅲ期临床,市场独占期预期缩短。

2、资本运作保守性

面对股价下跌,公司未采取回购等市值维护措施,仅维持每年两次的现金分红(2024年拟派现10派10元)。相较同行,其股权激励计划覆盖范围有限,高管持股比例偏低(董事长刘继东直接持股12.46%),未能形成市值与管理的强绑定。

3、信息披露争议

尽管公司强调“通过业绩说明会、深交所互动易等渠道保持透明沟通”,但市场对其阿托品滴眼液具体销售数据、库存周转率等关键指标披露充分性提出质疑。例如,半年报仅披露该产品占营收“10%以上”,未公布绝对数值,加剧信息不对称。

三、管理层画像:技术派掌门人与资本运作新挑战

董事长刘继东现年67岁,自1989年加入沈阳市兴齐制药厂以来,主导企业从国有改制到创业板上市的全过程。其药学专业背景与工程师职称,使公司在产品研发上保持战略定力。例如,力排众议坚持阿托品滴眼液长达10年的研发投入,最终成就核心产品。

董秘张少尧则面临资本市场的新考验。但在市值波动中,投资者关系管理暴露不足。例如,面对互动平台“市值管理措施何在”的质询,公司回复仍停留在“聚焦主业、加强沟通”等常规表述,缺乏具体行动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层持股结构呈现“实控人高度集中+机构投资者渐进布局”特征。刘继东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控制公司超40%表决权,而2024年末十大流通股东中,公募基金持股比例提升至8.7%,显示资本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同时,兴齐眼药董事会层面在监管方面,保持需关注两大潜在风险:

1、销售费用合规性

2024年销售费用达5.8亿元,同比增长41.2%,占营收比例29.8%。其中,学术推广费占比超60%。在医药反腐常态化的背景下,需警惕费用真实性与合规性审查。

2、产品授权风险

阿托品滴眼液作为处方药,其互联网销售曾因政策收紧遭遇波折。尽管2024年获批后可通过医院渠道销售,但若未来出现超说明书用药监管趋严,可能影响产品放量节奏。

四、未来突破路径:从“单品独大”到“平台型药企”

中国董事会网认为,要修复市值与业绩的背离,兴齐眼药需在三大维度实现突破:

1、研发体系升级

加速推进干眼症药物环孢素滴眼液(Ⅱ)的医保放量,同时启动0.05%阿托品滴眼液适应症拓展研究,构建近视防控产品矩阵。此外,通过BD(商务拓展)引进国际创新管线,降低单一产品风险。

2、数字化营销转型

借鉴跨国药企经验,建立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例如,开发近视防控APP,集成用药提醒、视力监测等功能,增强用户粘性。

3、资本运作创新

考虑分拆创新药板块独立融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如眼科连锁医院、互联网医疗平台),形成产业协同。同时,探索港股二次上市,拓宽融资渠道。

中国董事会网看来,兴齐眼药的市值困境,本质是创新药企从“临床价值”到“市场价值”转化过程中的阵痛。在眼科需求持续扩容(预计2030年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超千亿)的背景下,公司需以更透明的沟通、更敏捷的资本运作,向市场传递其从“单品王者”向“平台型药企”蜕变的决心。

可以说,这既是市值修复的关键,也是实现“全球竞争力眼科药物企业”愿景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