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超净利润258%!开润股份收购上海嘉乐20%股权
9 月 22 日晚间,开润股份抛出一则收购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滁州米润科技计划斥资 2.8 亿元,拿下上海嘉乐 20% 的股份。这笔交易完成后,滁州米润对上海嘉乐的持股比例将从之前的 51.85% 跃升至 71.85%,相当于进一步巩固了对这家标的公司的控制权。开润股份在公告里解释,这次加码收购是为了增强战略协同、整合资源,还能降低管理成本,优化整体资源配置,但收购动作背后,公司上半年的财务表现却呈现出明显的 “增收不增利” 矛盾,资金链上的隐忧也逐渐显现。
回溯双方的合作,开润股份从 2020 年就通过滁州米润多次入手上海嘉乐的股份,直到去年 6 月底,才正式将上海嘉乐纳入合并报表,这次收购算是对这一布局的持续加码。可从 2025 年中报数据来看,公司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上半年开润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24.27 亿元,同比增长 32.53%,营收增速不算低,但归母净利润却只有 1.87 亿元,同比降幅超过两成,达到 24.77%;同期管理费用还增长了 29.25%,达到 1.4 亿元,费用的上涨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如果把目光聚焦到单季度,情况会更严峻。2025 年第二季度,开润股份营收 11.94 亿元,同比增长 29.54%,这个增速不仅低于上半年 32.53% 的整体水平,而且已经是公司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营收增速下滑;归母净利润的表现更差,二季度仅 1.01 亿元,同比暴跌 42.78%。对于净利润的下滑,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去年同期刚取得上海嘉乐控制权时,按公允价值计量产生了一次性投资收益,拉高了去年的基数,要是剔除这个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是稳健增长的,但即便如此,高达四成的净利润同比跌幅,还是让市场对公司的盈利稳定性产生了疑虑。
比盈利下滑更棘手的是公司的资金压力,财报数据显示,开润股份正陷入应收账款和存货 “双高” 的困局。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达到 9.84 亿元,这个数字有多惊人?相当于其去年全年归母净利润的 2.58 倍,大量资金被下游客户占用,回收风险不小;存货方面也不轻松,同期存货规模 8.61 亿元,同比增长近 20%,而今年一季度存货同比增速更是飙到了近 98%,存货积压的问题在一季度就已经凸显。应收账款收不回、存货卖不掉,这两大问题直接加剧了公司的资金紧张,还面临着坏账计提和存货减值的风险。
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存货周转能力还在持续变弱。从 2023 年到 2025 年的半年报数据能看出,存货周转率从 2.45 降到 2.29.再到 2025 年上半年的 2.12.连续两年下滑,意味着公司卖货的速度越来越慢,资金回笼周期在拉长。资产负债率也在逐年攀升,最近三年中报数据分别是 46.64%、51.23%、52.03%,负债压力的增加,让公司的财务风险进一步累积。即便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有所改善,达到 24.66%,同比提升 3.02 个百分点,但净利率却同比下降 36.19%,仅为 8.66%,毛利率的提升没能有效转化为净利率的增长,盈利质量堪忧。
除了财务层面的问题,开润股份的风险预警也不少。根据天眼查信息,公司自身存在 396 条风险记录,周边关联风险更是高达 85461 条,历史风险 26 条,还有 221 条预警提醒,这些风险点涵盖了经营、法律等多个方面,无疑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市场已经用脚投票,9 月 23 日开润股份股价低开,短暂冲高后就快速跳水,截至记者发稿时,股价报 24.15 元,单日下跌 2.11%;把时间拉长到一周,该股累计跌幅接近 6%,投资者对公司的担忧已经直接反映在股价走势上。对于开润股份来说,这次 2.8 亿收购能否如预期般带来协同效应,缓解当前的财务压力,还有待时间检验,但短期内,“增收不增利”“双高压顶”“风险高企” 这三大难题,恐怕会持续困扰公司发展。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投资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5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