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个季度净利润下滑,寒锐钴业存货暗雷还未引爆
原标题:财说 | 连续四个季度净利润下滑,寒锐钴业存货暗雷还未引爆
寒锐钴业(300618.SZ)的2022年成绩单并不合格。
最新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寒锐钴业营业收入50.87亿元,同比上升16.95%;归属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下降67.97%。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原因系2022年下半年钴金属价格下降所致。
今年第一季度,寒锐钴业营收11.31亿元,同比下滑28%;归属净利润1774万元,同比下滑90%。这已经是公司连续4个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去年下半年2个季度都业绩亏损,合计亏损9282万元。
比起下滑的业绩,更令投资者担心的是寒锐钴业的未来。
寒锐钴业主要从事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以钴产品为核心,铜产品为补充,形成了从原材料钴矿石的开发(在刚果(金)租赁开采)、收购(收购刚果(金)当地的铜钴矿石),到钴矿石的加工、冶炼(刚果迈特等子公司在当地初步冶炼,初加工后的氢氧化钴等钴中间产品运回国内再进行深加工),直至钴中间产品和钴粉的完整产业流程。
需要指出的是,市场上常见的动力锂电池有三元材料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及锰酸锂电池,但只有三元材料电池中含有钴元素。
对于钴加工企业来说,矿山是核心资产,更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拥有了矿山,钴加工企业便可不受上游钴成本波动影响,自主开发钴资源,降低行业价格的波动性影响,而不仅仅是做含金量不高的加工业务。
寒锐钴业也深知矿山的重要性,曾表示“在全球范围寻找有价值的矿山,目标是发展相对成熟的矿业资产,包括生产中的矿山、开发中及接近生产阶段的矿山、以及已进行地理勘探、潜在资源集中,且其他关键指标足以进行进一步可行性研究的矿山。”
寒锐钴业要寻找可开采的矿山,或是因为公司吃尽了“假山”的苦。公司在刚果(金)拥有一座矿山的开采权,但至今尚未开采。对此公司曾解释称“因地理位置偏远及缺乏配套基础设施等原因,目前尚未详细勘探”,由此对该矿山无储量数据,也无开发计划。有矿山却迟迟不开采、不勘探,这加深了市场对寒锐钴业矿开采能力的质疑。
没有了矿山的寒锐钴业,业务含金量并不高。
2019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1.75%、23.87%、30.73%和19.32%,对应净利润率分别为0.76%、14.83%、15.24%和6.4%。当钴价上涨时,凭借手中的存货攫取高毛利,而当钴价下跌时则勉强保本,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仅1774万元。
寒锐钴业的盈利能力主要在于产品价格波动。公司的主要产品电积铜和氢氧化钴都属于初级冶炼产品,电积铜下游客户电线、电缆、铜管等铜制品加工企业,主要通过大宗贸易方式进行交易,销售对象主要为国内外大型有色金属贸易商,价格参照伦敦金属交易所定价(LME);氢氧化钴下游客户为钴盐、电池材料等企业,行业相对较为集中,多为大宗贸易方式进行交易,主要根据伦敦金属导报(MB)的钴金属报价,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销售定价。由此可见,公司提供的产品主要为基础材料,含金量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寒锐钴业存货的暗雷还未引爆。2022年以来钴价已由年初的7.05万美元/吨(LME3个月钴期货结算价,下同)下滑至年末的5.2万美元/吨,下滑幅度高达26%,较高点8.2万美元/吨下滑37%。
和寒锐钴业业务类似的腾远钴业(301219.SZ)去年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17亿元,去年三季报更是直接计提3.05亿元(第三季度单季度计提1.88亿元)。对此腾远钴业直接解释称主要是钴价大幅下跌所致。
令人质疑的是,截至去年6月底寒锐钴业存货为24.88亿元,还高于腾远钴业的24.06亿元,但去年半年报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仅为0.29亿元。三季报中,寒锐钴业存货价值为23.03亿元,低于同行腾远钴业的27.09亿元,并未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22年全年,公司也仅计提0.47亿元。
钴价大跌、同行大额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但寒锐钴业为何就可以“独善其身”?
寒锐钴业并没有可供开采的矿山,原料供应主要依托刚果(金)当地子公司就地采购,原料就地加工需要一定生产周期,运回国需要3-4个月物流周期。而去年9月底之前的几个月正是钴价的高点。在今年钴价一路下跌的背景下,寒锐钴业难以做到存货保值。
价格高波动是钴的特性。钴属于有色金属产品,销售价格会受到经济周期、供需情况的影响。此外,作为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交易品种,钴拥有国际定价体系,且钴市场基准价格(MB 钴价格)会受到全球经济、市场预期、国际供需关系、报价对象议价能力等众多因素影响。加之钴的稀缺性特点,价格还会受到投机炒作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具有高波动性特征。
根据安泰科数据,2021年全球钴消费量为17万吨,同比增长21.5%。钴消费量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21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用钴量大增;另一方面也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的高景气格局。2021 年全球钴下游消费中电池领域用钴量占比为74%,其中3C锂电池(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占比为42%,动力电池占比为32%。
随着3C放缓、动力电池不断寻找替代品,钴下游需求端正在走弱。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高昂的钴价抑制了行业发展。从成本角度出发,新能源电动车主要成本来自动力锂电池,占总成本的38%左右。区分来看,三元锂电池中,因三元正极材料特别是钴的昂贵,其正极材料占电池成本约30%至40%,而磷酸铁锂电池中正极材料占电池成本约13%-15%。新能源汽车无钴化或高镍低钴化趋势正在形成。目前各电池厂都在研发高镍或提升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以替代三元锂电池。此外,多家电池企业还在镍锰酸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不同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进行持续研发,并实现了量产、新产品发布等重要进展。
对于寒锐钴业来说,最为致命的是钴正在被新能源行业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