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河·政策资讯】突发!磷酸铁锂及提锂技术或限制出口!将带来何种影响?
2025年1月2日,商务部服贸司发布《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调整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拟在《目录》中新增1项技术条目、修改1项技术条目、删除3项技术条目。

本次拟新增的技术条目为“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具体包括3个控制要点:(1)满足特定条件的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技术;(2)满足特定条件的电池用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1)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
同时,在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编号:083201X)项下新增控制要点,涵盖了从锂辉石提锂到金属锂制备的完整产业链。如新增的“锂辉石提锂生产碳酸锂技术”“锂辉石提锂生产氢氧化锂技术”“金属锂(合金)及锂材制备技术”等。
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调整内容
一、禁止出口部分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删去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编号:085001J)条目。
二、限制出口部分
(一)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1.删去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编号:085001X)条目。2.删去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编号:085002X)条目。
(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编号:252604X),控制要点:
“1.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技术
(1)化学通式LixFeyMzPO4,其中x,y,z≥0,M为除Li、Fe之外的其他一个或多个元素
(2)该材料在300MPa下粉体压实密度≥2.58g/cc,0.1C可逆容量≥160mAh/g,首次库伦效率≥97%
2.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电池用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
(1)化学通式LixFeyMnzMaPO4,其中x,y,z,a≥0,M为除Li、Fe、Mn之外的一个或多个元素
(2)该材料在300MPa下粉体压实密度≥2.38g/cc,0.1C
首次库伦效率≥90%,0.1C可逆容量≥155mAh/g,0.1C平均电压≥3.85V,1C 放电容量保持率≥97%,2C 放电容量保持率≥95%
3.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
( 1 )磷酸铁、磷酸铁锰、电池用草酸亚铁、电池用磷酸二(一)氢锂、电池用磷酸锂制备工艺,其中磷酸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振实密度>2. 1g/cc,磁性异物< 10ppb”。
(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将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编号:083201X )控制要点 2 修改为:“通过离子交换法、树脂法等方法从氧化铝母液中提取金属镓的技术和工艺”。
2.在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编号:083201X)项下新增控制要点:
“9.锂辉石提锂生产碳酸锂技术
(1)基于含锂净化液制备碳酸锂技术
(2)碳化热解提纯技术
(3)母液循环使用技术
(4)连续生产自动控制技术
(5)氢氧化锂碳化技术
10.锂辉石提锂生产氢氧化锂技术
(1)基于含锂净化液制备氢氧化锂技术
(2)冷冻析钠技术
(3)蒸发结晶技术
(4)连续生产自动控制技术
(5)粉碎干燥技术
11.金属锂(合金)及锂材制备技术
(1)多阳极电解技术
(2)金属锂蒸馏提纯技术
(3)金属锂(合金)及锂材压延加工技术12.原卤直接提锂技术
(1)吸附剂材料合成技术(铝系、钛系、锰系)
(2)卤水吸附提锂PID流程、吸附和膜集成配套装置等技术
13.含锂净化液制备技术
(1)离子交换除杂技术
(2)含锂溶液除B、Ca、K、Na、S等技术
(3 )膜分离、电渗析除杂技术”。
本次《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调整又将会对中国相关产业释放何种信号及影响呢?
保持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在限制出口部分,新增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控制要点涉及满足相关条件的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技术,以及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
根据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显示,1-10月,我国电池级碳酸锂产量54万吨,同比增长43%,电池级氢氧化锂产量30万吨,同比增长27%。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量约为714GWh,累计占比达74%,累计同比增长49.1%;产量、市占率及同比增速均高于三元正极材料。
据媒体报道,全世界70%以上的锂电池均在中国生产,其中90%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都是由中国企业生产的,各环节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此次调整涉及将锂加工成制造锂电池所需材料的技术,有利于帮助中国保持并确保国内电池供应链的锂化学品生产的稳定,保证我国锂电池产业链在全球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保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的控制要点来看,此次限制出口的是压实密度≥2.58g/cc,0.1C放电下可逆容量≥160mAh/g,首次库伦效率≥97%的磷酸铁锂制备技术以及压实密度≥2.38g/cc,0.1C放电下可逆容量≥155mAh/g,首次库伦效率≥90%的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均为行业内较高端、先进、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技术。
此前,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19日报道,欧盟计划要求前去设厂的中国企业转让技术给欧洲企业,以换取欧盟的补助。
正极材料是决定锂电池性能的关键材料之一,在电池产业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电池产业链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调整限制先进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出口,也是确保将更加先进的制备技术保留在国内,在全球市场中保证拥有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优势,有利于维护我国新能源产业优势。
部分企业或将失去竞争力
在技术储备方面,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研究协同发展,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材料制备和生产装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湖南裕能的磷酸铁锂制备工艺为固相磷酸铁法,最高压实密度可达2.65g/cc,综合性能优异;国轩高科24年5月份发布的G刻电池铁锂压实 2.65g/cc。
磷酸铁锂先进技术被限制出口,也传递着新的信号,会给国内部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在内卷的市场上,不满足以上限制条件的正极材料,或将在市场上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甚至是失去市场竞争力。
本次调整不仅是新增了对部分技术出口限制,同时也精简部分传统行业的管控条目,体现出中国在加强关键技术保护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传统优势技术“走出去”,为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创造积极条件。
(转自:广东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