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消费金融公司合规报送 宇信科技解读2025版监管报送42张表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消费金融公司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25版)》(金办发〔2025〕72号,以下简称《2025版规范》),对原消费金融公司EAST报送体系进行了全面修订。此次新规发布预计将对全国消费金融行业众多从业机构的业务运营、数据治理及合规管理等方面带来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国家金融监管局EAST指的是监管标准化数据系统,全称为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Technology(检查分析系统)
以下将对本次修订的背景及主要变动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背景介绍
2020年11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针对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四类非银机构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银保监办发〔2020〕107号,以下简称《2020版规范》),标志着EAST系统在该类机构监管中的应用正式启动。该规范旨在通过统一数据标准,提升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的效率和精准度,推动机构加强数据治理,夯实风险管理基础。
五年来,随着消费金融业务模式的持续创新和监管环境的不断变化,《2020版规范》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与滞后性。为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充分调研和听取行业意见的基础上,对原规范中涉及消费金融公司的部分进行了系统性修订,发布《2025版规范》。新版本进一步强调数据主体责任,要求机构深化数据治理,完善数据质量检核机制,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数据管理体系,持续提升数据报送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变动要点
1报送频率调整
本次修订将报送频率由原规定的季度报送(季后25日内)调整为月度报送(月后20日内),显著提高了数据报送的时效性和监管的连续性与动态性。
2报送时间要求
首次报送:2026年4月25日前,按照《2025版规范》要求,完成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期间历史全量数据的报送工作。
后续报送:自2026年5月起,须于每月20日前报送前一月全量数据及增量数据。
3属地监管报送要求
针对异地设立的分公司,须实现数据的有效拆分与独立报送,由分公司向属地金融监管局进行数据报送,进一步强化属地监管职责。
4报送内容显著扩展
《2020版规范》包含6大主题域、18张数据表、共计276个数据项;《2025版规范》仍维持6大主题分类,但对内容结构进行了显著优化与扩充,调整至42张数据表、854个字段,更全面覆盖消费金融业务全流程。主要调整包括:
●公共信息主题下新增“产品信息表”,加强对贷款产品设计与管理的信息收集;
●客户信息主题新增“注册用户信息表”,扩展客户维度识别;
●原“交易信息”主题整体删除,其项下《消费贷款合同表》同步删除,不再以合同为统计粒度,更贴合消费金融实际业务流程;
●原属于“交易信息”的表调整至“资产业务信息”主题,实现对借据放款、还款、核销等环节的集中管理,突出资金运用维度;
●原“资金业务信息”主题拆分为“资产业务信息”与“负债业务信息”两大类别,清晰区分资金来源与运用,增强分类逻辑性与监管针对性;
●新增“管理信息”主题,涵盖贷前获客渠道、消费者保护投诉、合作机构管理、贷后管理等关键运营环节,实现对管理全流程的数据覆盖。

5校验规则大幅扩充
随着报送数据表的扩展与字段数量的增加,数据校验规则也由原来的185条大幅扩充至1047条,通过强化数据质量校验逻辑,切实提升数据报送的准确性与合规性水平。

《2025版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消费金融公司监管数据报送迈入更高效、更精细的新阶段。报送频率的提升、数据结构的优化、校验规则的完善,共同体现出监管对数据驱动风控与合规管理的新要求。
宇信科技深耕金融科技二十六载,将积极响应新规导向,依托成熟的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和丰富的行业实施经验,为客户提供从监管解读、系统升级到数据报送的全链条服务,助力机构高效、精准、合规地完成EAST报送工作,共同推动消费金融行业数字化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