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者超14% 华大基因最新研究揭示这一地区地贫现状
转自:新华财经
每年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根据卫生部曾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预估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而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作为一种南方地区高发的出生缺陷疾病不容忽视。
近日,华大基因研究团队在Human Genomics上发布了关于地贫的相关研究,通过分析赣州地区136312样本,检测出156种不同的地贫基因型,其中发现48种罕见地贫突变,对指导赣州以及其他地贫高发地区的地贫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地区携带者达18%,地贫防控工作面临挑战
地贫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地中海沿岸地区、非洲、中东、东南亚和中国南部。由于该病的遗传特点,携带者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两个携带者孕育的后代有很大可能会患上地贫,不仅生命健康将受到威胁,同时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本次研究中,华大基因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136312名参与赣州市免费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的育龄人群,共发现地贫携带者19827例(14.545%),其中α地贫携带者14298例(10.489%),β地贫携带者4921例(3.610%),α复合β地贫携带者608例(0.446%)。
在此基础上,还检测出156种不同的地贫基因型,包括40种α地贫、42种β地贫和74种α复合β地贫基因型,共发现48种罕见地贫突变。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地贫携带率在闽粤赣交界地区较高,尤其定南和寻乌的携带率分别高达18.3%和17.7%。
防大于治,基因科技守护健康
地贫易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使得患者的红细胞无法正常运输氧气,从而引起贫血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同时还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肝脾肿大、骨髓增生不良、感染等。重症地贫患者长期依赖输血和药物治疗,费用较高,成为很多地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与高昂的后期治疗相比,通过加强婚前、孕前、产前适龄人群筛查,可以有效预防重症地贫,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提高社会整体的健康水平。
本次研究运用了二代测序(NGS)技术进行大规模地贫筛查,与传统的地贫基因筛查方法相比,在识别新的或罕见地贫突变方面表现更佳。由于血液学分析的低灵敏度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缺点,使用传统的筛查方法会遗漏或误诊大量新的或罕见的地贫变异。
伴随国内基因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的应用成本大大降低,NGS已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产前筛查工具。为了让基因科技惠及更多民众,华大基因在全国各地持续开展各类基因健康筛查民生项目,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覆盖全国 20 余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筛查人次已累计近 1,650 万次,其中地贫筛查超140万例。
输出中国技术,助力全球血红蛋白病防控
地贫是血红蛋白病中的一种,据统计,全球约5.2%的人口携带异常血红蛋白基因,每年全球有30-50万名儿童出生时患有严重的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病是病因明确、防控方式清晰且有诸多成功防控实践的一种疾病。中国、塞浦路斯、意大利、英国、伊朗、新加坡等国家皆通过有效防控工作,降低了血红蛋白病发病率。
为唤起全球对这一疾病的关注,助力防控工作,华大基因2021年发布《防控全球血红蛋白病》宣言,总结了全球血红蛋白病防控现状,包括全球疾病负担、疾病预防项目的实施、防控的成功案例及经验总结、治疗领域的进展。
今年7月,华大基因与泰国玛希隆大学诗里拉医学院等,就改善地贫预防等方面工作签署备忘录。由华大基因提供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可以同时检测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贫血等血红蛋白病。相关技术的引入将为泰国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基因检测手段,为当地地贫的预防、筛查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华大基因表示,未来将持续科研投入,在助力国内出生缺陷疾病防控、精准医学发展的同时,向世界输出中国技术,守护人类健康共同体。
编辑:马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