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观察】隆盛科技:应注重长期盈利能力的提升

http://ddx.gubit.cn  2023-08-09 18:18  隆盛科技(300680)公司分析

文/新供应链值得信赖企业研究课题组

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盛科技”)成立于2004年,一直深耕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领域。凭借持续的技术研发创新,现主要聚焦在“EGR系统、新能源板块、精密零部件板块”这三大板块业务上发力。

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隆盛科技于2018年度收购全资子公司微研精工,不但使得公司在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实现纵向延伸,而且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上获得横向扩展。整合完成之后,微研精工以精密模具为基础,专注精密冲压和注塑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而隆盛新能源则通过前期在母公司体内的成功孵化和培育,于2021年正式成立,专精于新能源驱动电机铁芯产品的生产制造。微研精工凭借其自身技术优势,将业务延伸至冲压、机加工、电镀、包塑、注胶、自动检测等包含一系列工序的部件组装业务,同时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细分赛道,现有部分量产产品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屏蔽板、电机平衡环、逆变器铜排、电驱动连接铜排等;而隆盛新能源则依托母公司提供的资本市场资金支持以及微研精工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传承,在国内新能源驱动电机铁芯领域占据了较为有利的位置,同时也是隆盛科技整体架构内率先成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的成功尝试。

一、发展环境分析

1.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广阔发展空间

——驱动电机铁芯产品需求增长。新能源汽车一般分单电机车型和双电机车型(可以简单理解为传统内燃机车型的两驱和四驱),即一台驱动电机和两台驱动电机,而每台驱动电机需要配备一套驱动电机铁芯(定、转子)。随着近三年来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新能源汽车整体的性能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也促使双电机车型的占比逐步提升,包括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蔚来ES6和ET7、比亚迪汉EV、理想ONE、小鹏P7等热门新能源车型均推出了双电机车型版本。因此,在宏观政策和行业需求的双重促进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产品也遇到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机遇。

——EGR(发动机废气再循环)渗透率提高。《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等法规的实施对淘汰高油耗车型、提高车辆节能水平,进一步促进汽车节能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乘用车混合动力系统越来越多的受到市场的关注和青睐,比亚迪、吉利等企业竞相推出混动车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指出,到2025年,混合动力新车将占传统能源乘用车的50%以上。目前主流的混动系统发动机都采用高压缩比的技术路径来达到节油的目的,但是发动机提升较高的压缩比将会带来爆震敲缸等一系列问题,轻则影响驾乘人员日常的使用体验,重则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和车辆的整体车况,而EGR技术则可以很好的抑制和解决混动系统发动机高压缩比工况下的爆震敲缸问题,最终实现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的目的。

2.全面产业链布局打造竞争优势

——产品线优势。隆盛科技处于汽车行业,产品从EGR系统产品到上游精密冲压零部件,再到新能源驱动电机核心部件等方面,已经形成较为全面的产业链布局。公司借助体内各单元的单项优势,以现有整体研发团队为基础,整合内部研发资源,完善研发体系,增强同步开发能力,加快新产品投放速度,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充分发挥出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在品牌、细分市场、专业技术、研发人员、资金统筹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形成精密冲压零部件业务为EGR系统产品提供支持、EGR系统业务发展带动精密冲压零部件业务发展,同时通过新能源板块实现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局面。

——同步开发及客户快速响应优势。隆盛科技具备与客户同步开发的能力,紧跟下游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与下游客户进行深度合作。在新产品开发前期参与客户产品设计,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成型模拟,为客户提供成本最优产品设计方案;通过参与客户的研发工作,提前进行技术储备,保证了公司研发技术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汽车零部件行业及时按需交付直接影响下游客户的产能爬坡,因此对公司的交付响应能力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公司内部在各板块形成了成熟稳定的研发技术团队,借助公司多年积累的研发设计和产品工程化经验,有效缩短了新品开发周期和生产周期,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的多元化产品需求,具有客户响应速度优势。

——质量管理优势。公司以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结合自身生产管理特点及汽车领域客户需求,对产品实施全流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制订了贯穿新品开发、生产过程管控和客户满意度管理等各个环节的产品质量管理流程及质量管控制度。同时,公司近些年来不断增加在各类信息化系统工具方面的投入,通过信息化系统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溯源。公司以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精密质量检测系统等为支撑,将现有的生产装备与现代化、自动化的生产工艺和信息系统相结合,通过实施全流程的质量控制和信息化系统管理,确保最终交付产品的高品质,保障公司产品具备较高的竞争力。

3.可能面临的风险

——商誉减值的风险。隆盛科技于2018年完成对微研精工的收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本次收购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形成了一定金额的商誉,2022年末公司商誉的账面价值为1.59亿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需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发生变化、客户及消费者需求改变等因素均会对微研精工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若未来微研精工生产经营状况恶化,则公司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应加强全资子公司管理,在业务方面整体筹划,和被收购企业协同发展,在技术、业务、市场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被收购企业的盈利水平,保障其稳健发展。

——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风险。隆盛科技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硅钢片,价格受到铁矿石价格变动、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未来硅钢片价格继续上升,可能影响公司毛利率水平,进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已与较多供应商达成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未来采购部门应不断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销售部门在满足客户交付的同时,也积极与客户协商,根据市场波动进行产品价格调整。

4.自身存在的不足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下降。近三年隆盛科技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呈明显下降趋势(见图1),其中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减少7298.95万,同比减少341.34%,主要是受所支付材料款增加影响。此外,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51%,而应收账款同比增长67.14%,高于营业收入增速。未来公司一方面应减少应收账款的比例,避免由于应收账款占据企业大量资金而影响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应尽可能提高经营效率,在有限的资本下实现最大的收入,增加净利润,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图12020-2022年隆盛科技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万元)

二、“值得信赖”维度评价

1.企业规模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0-2022年隆盛科技营业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见图2),由2020年5.78亿元增至2022年11.48亿元。受市场环境的影响,2022年EGR销售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见表1),主要是由于经历了2020年和2021年的商用车高速增长后,国内大部分厂家在这两年积累了较大量的新车库存,同时排放升级涉及整车成本增加,对商用车整体板块的产销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板块,公司重点投入的驱动电机马达铁芯项目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新能源汽车电机部件销量实现144.17%的大幅增长(见表1);针对商用车燃料替代的重卡天然气喷射系统项目,受天然气价格波动等宏观因素及2022年商用车整体产销情况影响,该项目并未在当年对公司销售带来如期的贡献,销量同比减少89.66%(见表1);在精密零件板块,子公司微研精工运行整体较为稳健。

图22020-2022年隆盛科技营业收入(亿元)

表12021、2022年隆盛科技汽车零部件销量

——总资产规模持续扩张。近三年隆盛科技的总资产呈上升趋势(见图3),2022年总资产增至28.72亿元,同比增长84.39%。隆盛科技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大直径驱动电机铁芯的累计产量在国内市场已处于领先地位,覆盖市场大多数畅销车型,有望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迎来业绩放量。为此,公司积极募投扩产,同意使用募集资金28100万元对隆盛新能源进行增资,其中8200万元计入隆盛新能源注册资本。

图32020-2022年隆盛科技总资产(亿元)

2.品牌价值居于赛道中下游

从财务维度来看,在样本涉及“零部件”赛道的31家企业中,隆盛科技的品牌价值并不占优势,按指数计算,2021年隆盛科技的品牌优势值为48.25,位列第23名(见图4)。2022年公司天然气喷射系统部件虽短期内受影响使销售情况略有起伏,但从长远看,依然会是公司产品和客户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隆盛科技应继续深化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工作,尤其是针对混动EGR系统与新能源驱动电机铁芯方面,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马达铁芯产品的全面量产,通过“新能源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核心零部件研发及制造项目”进一步扩充驱动电机铁芯的生产能力,不断拓展客户群体,打造国内高端驱动电机铁芯的智造基地,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图42021年“零部件”赛道企业品牌优势值(节选)

3.长期致力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

——专利成果丰硕。隆盛科技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建有江苏省柴油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一支具有强竞争力的技术研发创新队伍,包含众多教授级高工、研究生,涉及学科涵盖内燃机、热能、电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公司“‘LS’系列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评定为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1年公司研发强度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处于赛道中游,但2022年回升至4.52%(见图5、6)。凭借突出的技术实力和持续的研发投入,截至2022年底,隆盛科技及控股子公司授权状态为有效的专利数共322项、软件著作权9件。同时,公司主导制定了柴油发动机废气再循环气、电动EGR阀、真空调节器等6项行业标准。

图52020-2022年隆盛科技研发投入、研发强度

图62021年“零部件”赛道企业研发强度(节选)

——积极进行研发布局。隆盛科技积极开展各类研发项目,以前沿技术支撑公司未来业务布局。为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发出高精度马达铁芯产品,隆盛科技推进新能源驱动电机马达铁芯项目,拟通过开展高精度高速冲压技术、定子自动焊接生产线、自转子的自动化检测生产线、MES系统设计等研发工作,实现驱动电机定、转子铁芯的制造水平、产品质量和产能的提升。驱动电机铁芯的优化设计与智能产线的落成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为解决增压车型选用的低压EGR系统管路长、EGR前后端压力小的困扰,隆盛科技开发出新能源混动车用混合阀,目前已获得多家客户的项目定点,正在客户端进行耐久试验。该项技术成果将使公司混合阀产品应用拓宽至新能源混动车型,大大增加公司产品市场覆盖面。

4.运营能力

——财务指标仍需优化。以下分别采用各企业的流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来分别体现企业的偿债、营运、盈利、发展能力。从图7-9可以看出,2021年隆盛科技在偿债、营运、盈利能力这三方面表现一般,均位于赛道中下游。虽然2022年隆盛科技的EGR部件销量有所下降,但随着2023年商用车市场回暖与混动车型加速渗透,公司EGR业务有望重回上行区间。从2022年12月下旬起,公司接连获得博世、金康动力、星驱动力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项目定点,有望持续带来收入增量,实现盈利能力提升。从图10可以看出,公司发展能力位列赛道前列,其子公司微研精工在汽车及消费类电子的精密冲压零件、模具等主营业务不断实现新项目量产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各版块电气零部件业务,在软铜牌项目、驱动电机平衡环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支撑公司长期增长。

图72021年“零部件”赛道偿债能力(节选)(100分制)

图82021年“零部件”赛道营运能力(节选)(100分制)

图92021年“零部件”赛道盈利能力(节选)(100分制)

图102021年“零部件”赛道发展能力(节选)(100分制)

——加码员工持股计划。目前针对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人员,隆盛科技已进行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其中在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中,公司在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买入公司股票1772235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0.88%。该持股计划彰显了员工对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充分信心;同时公司通过进一步绑定员工利益,利于增强员工积极性、加快推进业务发展。

——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隆盛科技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打造技艺精湛、素质优的技能人才队伍,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采用内部培训、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每年度根据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及特定人才制定专项培训计划。2022年公司开设了装配钳工初级班,培训员工均获得装配钳工初级证书,并计划于2023年开设装配钳工中级班以及高级班。目前公司成功获批市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江苏省产教融合型试点培育企业”。此外,公司积极配合无锡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开展的产教融合工作,与院校紧密围绕人才紧缺技术岗位需求,针对生产制造、设备运维等一线岗位,校企共育共培一批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

5.应推动公司公益行动常态化发展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隆盛科技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于2020年2月向无锡市新区慈善会捐赠100万,专项用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但与业内其他公司相比,隆盛科技在公益慈善事业的常态化推进方面略有不足。小流也可汇成大海,公益行动应当成为公司的常态化行为,未来公司可从多方面承担社会责任,让公益活动可持续、常态化,例如可通过招聘员工的方式帮扶当地贫困家庭;向当地贫困乡村进行产业扶助,开展助农项目,推动当地全面致富,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