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泉为深陷资不抵债困境,市场开拓能力不足成其致命伤

查股网  2025-10-28 11:37  ST泉为(300716)个股分析

10月23日,ST泉为发布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仅有57,33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则达到2201.4万元,1-9月份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达到5880.86万元,亏损势头进一步加剧。

更为严峻的是ST泉为深陷资不抵债的窘境,截止报告期末,其总资产总计8.35亿,总负债9.11亿,其中流动资产总计1.7亿,流动负债则达到8.16亿,账面上货币资金也仅余700万,已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中,离破产一步之遥。

同样的押注HJT,同样的面临破产困境,金刚光伏通过娴熟的资本运作,离成功只差临门一脚,而ST泉为的自救之路依然是摆在其管理层面前的最大难题。

Part One

跨界追光,却被光所伤

ST泉为跨界追光始于2022年,在此之前的主营业务为环保改性材料、环保改性材料制品以及汽车配件为主,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巅峰20亿,随后业务进入衰落期,2022年营业收入已经萎缩到12.77亿,当年实现的732万归母净利润也成为2020年以来唯一盈利的会计年度。

穷则思变,面对自身主营业务的萎缩和彼时光伏行业仍处于爆发性增长阶段,ST泉为选择布局光伏行业以求突破。

据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公司在稳定原有新材料业务板块的基础上,开辟光伏产业的新赛道,在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光伏组件、工商业储能方面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规划建设有山东枣庄和安徽泗县两个生产基地,其中山东枣庄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当年已建成投产,并发展泉耀、泉峰、泉星等多个HJT组件品牌。

2023年雄心勃勃的ST泉为更是明确了HJT组件20GW、电池片10GW的规划产能,为了聚拢资金,公司出售了两家子公司股权以及处置了部分低效资产。当年ST泉为建成组件产能3GW,并有5.6GW在建,而组件实际生产量190.04MW,实际销售160.45MW,实现了1.26亿销售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0.8%。

但可惜的是ST泉为并没有享受到光伏组件带来的利润贡献,其光伏组件毛利率只有-3.58%,全年归母净利润仍然亏损1.39亿。

2024年虽然光伏行业进入寒冬,但是开弓难有回头箭,ST泉为依然没有停止光伏扩张的步伐,当年仍建成1GW组件产能,并有2GW在建。而为了聚焦业务和回笼资金,公司进一步剥离或注销部分原有橡塑业务亏损子公司股权

虽然2024年已建成4GW产能,但两个基地的产能利用率只有5.65%和5.93%,当年生产量只有167.73MW,销售量也只有252.80MW,实现销售收入1.57亿,毛利率在下降到-14.60%。

得益于ST泉为的资产剥离,光伏业务收入占总收入70.86%,至此光伏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归母净利润则持续亏损达到1.19亿。

进入2025年后,ST泉为危机全面爆发。虽然上半年组件销售量即达到212.46MW,但因组件价格的持续下跌,营业收入仅仅实现了4216.5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96.06%,亏损情况依然严重,而三季度更是夸张到总营业收入只有57.33万元,如何生存下去成为ST泉为最大的挑战。

当然,ST泉为也在努力自救。2025年4月公告拟以2.7亿元出售核心子公司安徽泉为绿能100%股权,可以看出ST泉为战略上已经开始收缩自保,但是2.7亿元对于当前债务缠身的公司而言,却只能算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在技术、市场、新业务都无任何优势的情况下,ST泉为的自救之路越发艰难。

Part Two

新签巨额订单,但市场开拓能力仍是其致命伤

ST泉为作为跨界追光者,缺乏市场开拓能力成为其致命伤。在2023年、2024年产能分别达到3GW、4GW的情况下,公司当年的销售量只有160.45MW、252.80MW,导致其产能利用率只有5%左右。

与巨额的投资相比,过低的销售量难以给企业提供足够的业绩和资金支持,而极低的产能利用率,又拉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其盈利能力大大降低,因此其毛利率也一直处于极高的亏损水平。

尤其是当前光伏组件市场仍处于过剩局面,在市场能力严重缺乏、成本处于劣势、技术不够领先的情况下,ST泉为通过HJT组件实现自救亦变得难上加难。

而除组件业务外,ST泉为其他业务布局也乏善可陈。在其陆续剥离其他业务后,组件销售已经成为其主营业务,除此之外也只有光伏电站EPC建设工程占据极小比例,布局钙钛矿和储能依然只停留在纸面上,难以落实。

所以与金刚光伏提前筹划“光伏+算力”商业模式布局相比,ST泉为未来业务缺乏足够的想象空间,更是难以吸引和撬动资本的力量寻求自救。

当然,ST泉为的希望仍在。

8月25日ST泉为发布重大利好,子公司山东泉为与中国电建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安顺普定县联鑫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30万千瓦光伏项目合作协议,合同总价款约11.25 亿元,如果项目能顺利执行,则可解一时之困。

但是变数也同样存在。首先从三季度报收入只有区区57.33万元来看,收入下降危机已经让其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ST泉为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顺利完成项目?其次ST泉为在当前资金严重不足、各种诉讼频发的情况下,是否还有足够的信用获得供应商以及金融机构的支持也都将存疑。

ST泉为的自救之路仍在继续,也许很快就会有答案,侦碳家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