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永磁发行1.18亿美元可转债 业绩大幅回暖加快新兴领域开拓
长江商报消息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供应商金力永磁(300748.SZ、06680.HK)完成首次美元可转换债券发行。
8月4日晚间,金力永磁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4日已完成发行本金总额为1.175亿美元的债券,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回购H股股份、偿还债务、一般营运资金等。
发债补充资金的同时,金力永磁业绩大幅回暖,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至3.35亿元,同比增长151%至180%。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金力永磁正向新兴领域拓展。2025年一季度,公司配合国际知名科技公司进行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研发及产能建设,并陆续有小批量的交付。
首次发行美元可转债
金力永磁首次发行美元可转换债券。
回溯公告,金力永磁此前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金力永磁绿色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发行1.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亿元)的有担保可转换债券,年利率1.75%,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025年7月23日,金力永磁、子公司绿色科技与经办人UBSAG HongKong Branch及DBS Bank Ltd.签署了认购协议。此次发行的债券初始转换价为每股H股21.38港元。假设按此价格悉数转换,债券可转换为约4314.14万股H股,相当于公告日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约3.14%。
8月4日晚间,金力永磁称,本次美元可转债发行已经完成,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1.15亿美元。其中,约9%将用于偿还债务,以优化公司的债务结构,减轻财务压力;约66%用于回购H股股份;约22%用于补充一般营运资金,为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剩余约3%用于支付子公司营运开支,确保子公司的正常运转。
金力永磁表示,发行美元债券有助于扩大和多元化股东基础,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关注和参与公司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同时,丰富的融资渠道也将为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和业务拓展提供更多灵活性,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发行美元可转换债券,标志着公司在港股市场的资本结构从单一股权融资向“股债结合”模式的拓展。
2022年,正值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期,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激增,金力永磁借此时机在港股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约42.41亿港元。此后,金力永磁在2024年12月还通过H股配售融资2.1亿港元。
半年营收35亿创新高
金力永磁是全球领先的稀土永磁材料研发和制造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风力发电、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2018年9月,公司在A股上市。
上市前后,金力永磁经营业绩一度表现出色,2017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持续双增。但2023年,公司出现业绩双降,2024年又陷入增收不增利。数据显示,2024年,金力永磁实现营业收入67.63亿元,同比增长1.13%;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减少48.37%。
2025年以来,金力永磁业绩明显回暖。根据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约35亿元,同比增长4%至5%,创同期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亿元至3.35亿元,同比增长151%至180%;扣非净利润预计为2.3亿元至2.65亿元,同比增长576%至679%。
对于上半年业绩增长,金力永磁表示,主要是公司管理层积极开拓市场,通过技术创新、组织优化和精益管理等措施实现了稳健发展。公司持续聚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核心应用领域,并与国际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进行相关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金力永磁也将产品应用拓展至最近火热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公司在最新的投资者活动中表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配合国际知名科技公司进行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研发及产能建设,并陆续有小批量的交付。
针对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市场需求增长,金力永磁计划扩产,公司决定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绿色智造项目”,并称,力争到2027年建成6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目前,该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中。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