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开年迎多个利好!
新年至今宁德时代热度有增无减。
除夕之夜搭载其产品的2吨级eVTOL航空器亮相春晚现场,该航空器由峰飞航空打造,宁德时代为其股东,2024年8月3日宣布独家投资数亿美元共同致力eVTOL航空电池研发。
天上飞的业务有突破性进展同时,地上跑的业务也一个接一个,起点锂电发现宁德时代年前与各大合作客户加深了合作关系,项目推进也迎来新进展。
01
用订单给2025年“添喜”
起点锂电获悉,宁德时代与小米的合作即将进一步深入,1月末雷军在直播时表示:“预计今年即将发布的小米YU7也会采用宁德时代的产品。”上月雷军也亲自到访宁德时代,同曾毓群进行会晤。
从相关信息披露来看,目前小米SU7 Max版本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包。今日开始展示的小米SU7 Ultra参数也得到了公开:三电机(两台V8s,一台V6s)、宁德时代麒麟二代电池(93.7kWh)、标配空气悬架,售价为81.49万元。
不过,小米自身对于电池也颇有研究,已经实现电池包自主研发和生产,小米与宁德时代合作推出的800V电池包即搭载小米自主研发CTB技术。二者合资成立的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也变更为时代北汽(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除小米外,宁德时代与另一客户DHL(敦豪集团)也签订了相关协议,前者将为后者提供储能与充换电的相关解决方案。
具体为宁德时代提供给DHL液冷储能系统和能源管理平台,通过换电与快充系统优化客户能源结构,最大化利用绿电,助力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宁德时代也将DHL列为首选物流供应商,依托其EV Centers of Excellence网络发展绿色物流解决方案,探索电池回收和电池报废管理技术。
项目方面,年前宁德时代肇庆项目二阶段设备进场;年前也顺利斩获全球最大的储能订单,成功变身阿联酋RTC的首选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商;2021年投资的宜昌邦普时代新能源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也于年前落定。
上游材料方面,1月中旬宁德时代与龙蟠科技签署大单,龙蟠科技将向宁德时代采购13.2亿元锂云母等原材料,宁德时代也向龙蟠科技采购70亿元正极材料产品。龙蟠科技自2021年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体系后,二者的合作相当紧密,龙蟠科技2021-2023年来自宁德时代的收入分别约为11亿元、74亿元、26亿元,占比可观。
值得一提的是,旗下子公司苏州时代新安开业仪式在江苏吴淞江科技产业园顺利举行,并在现场发布新品:时代新安坤势底盘解决方案品牌。
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基于全新底盘架构进行三电(电池、电控、电机)设计布局并集成至汽车底盘,同时负责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其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汽车底盘零部件10万套/年、动力域控制系统5万套/年、电池PACK 1万套/年,组建超500人研发团队,满产后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元。
加之起点锂电此前报道称宁德时代联手上汽/江淮/一汽解放,由此可知进入2025年以来宁德时代基本三到四天就会有重大合作出现。不过有合作的同时必定会有竞争,与中创新航和Powin的官司纠纷也引发了业内关注。
02
2024年业绩获得瞩目
回首上一年,锂电池市场竞争之激烈让行业所难忘,宁德时代也在年前披露业绩预告,引起各方关注。
业绩预告称,2024年营收约3560亿元—3660亿元,同比2023年略下降;但净利润约490亿至530亿元,同比增长约11%至20%。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2590亿元;利润约360亿元,通过计算可知2024年Q4营收约1000亿元上下,净利润约130亿元—170亿元,比Q3单季度略好。
宁德时代方面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公司产品价格调整,营收受到影响,但得益技术研发与产品竞争力增强,让净利润得到增长。
当前锂电池行业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宁德时代的发展前景依旧广阔,随着不断加强产品研发和国际化布局,宁德时代未来的霸主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实力强的直接体现,是新品发布的频率以及品质。
动力电池领域,公司2024年3月发布神行和麒麟两大品牌、10月宁德时代又发布骁遥增混电池、11月则重磅推出天行重型商用车电池。其他方面,12月公司推出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储能领域则新上架天恒储能系统。全方位的产品布局不仅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还能从侧面展示出强大的研发实力,也让公司连续几个季度毛利率提升。
此外,宁德时代去年的出海之路也收获多多,去年年末同Stellantis投资40亿欧元合资建厂,为该公司在海外布局的第三座工厂,公司联席董事长潘健在达沃斯论坛上也表示将在欧洲进行重点布局,尽管欧洲对于中国的新能源风潮有诸多顾忌,但面对时代浪潮宁德时代不会退缩,将紧跟潮流加强欧洲业务拓展。
产能的拓展需要资本力量扶持,为了将蛋糕做大,宁德时代也在积极进行港股IPO计划,2024年12月26日正式官宣,二次上市是对其全球化战略的有利推进,也是塑造世界影响力的重要一步。
作 者:宋博文
声 明:本文由起点原创,版权归属起点研究,如需转载联系小编(微信:lddsj1)!

(转自:起点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