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股解禁后联影医疗连跌三日,步入存量竞争下销售费用大增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1
自8月22日5.39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截至8月24日,联影医疗股价已经连跌3日。
其中,解禁首日联影医疗大跌12.8%,市值跌破千亿,单日蒸发超130亿元。随后,联影发布一份回购预案,拟以4亿元至8亿元的价格回购公司当前总股本0.35%至0.69%的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40元/股。
不过在8月23日和24日,联影医疗股价继续下行,分别又收跌3.67%、0.93%。
联影医疗是国内医用设备龙头,成立于2011年,2022年8月22日在科创板上市。上市首日盘中超涨70%,市值超1500亿元,成为A股继迈瑞医疗之后市值第二高的医疗器械企业。
从业绩上看,设备收入占公司营收的近九成。其业务线上包括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MR(磁共振成像)、XR(X射线成像)、MI(分子影像)、RT(放射治疗)等。其中,前两者营收贡献最大,2022年分别占设备销售收入的46.02%、25.24%。
近年来,在“国产替代”和“医疗新基建”的政策利好下,联影医疗营收由2018年的20.35亿元攀升至如今的近百亿规模。但其中,重要的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CT和DR产品市场需求激增,公司营收由前一年的29.79亿元翻倍至57.61亿元,归母净利润也扭亏为盈,达到9.03亿元。
不过,这一业绩增速随后放缓,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速稳定在26%左右,归母净利润增速也降至56.92%、16.87%和21.19%。
同时,具体看增长贡献可以发现,中高端设备和海外市场是联影医疗发力的两个方向。
原因在于,一方面,在联影、东软、万东们近年的渗透下,中低端产品市场已经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甚至开始“卷价格”,而高端及超高端产品市场仍以GPS(GE、飞利浦、西门子)等进口品牌为主。另一方面,今年3月和6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和《“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先后公布,此前受限于配置证的中高端产品采购需求被进一步被释放。
以CT和MR为例,64排及以上的CT设备、3.0T及以上的MR设备被认为是中高端产品。2023年上半年,联影医疗MR业务线营收15.01亿元,同比增长66.43%,其中3.0T以上超高场MR在国内的新增市场占有率第一,收入增速超过100%。CT业务线营收20.94亿元,同比增长7.30%。其中,中低端CT产品的市场需求有所收缩,但高端以及超高端CT产品市场表现突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对于不同档位的产品,一位负责医疗集团设备采购的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从实际使用上说,目前国产小剂量产品如1.5T MR已经兼具价格和性能优势,产品不比GPS差。但在大剂量如3.0T MR上,确实是进口产品做得好。
但就市场空间而言,前述业内人士认为,当下市场增量空间在逐渐缩小,行业逐步走向存量竞争。原因在于,一方面,“千县工程”等新基建需求在被逐渐满足,新冠疫情期间医疗机构配置CT等设备也透支了一部分未来的采购需求;另一方面,公立医院无序扩张被套上“紧箍咒”,如今年1月,国家卫健发文明确,到2025年末,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举办分院区不得超过3个。
另外,虽然去年以来,贴息贷款、配置证放开等利好政策不断,但医院是否真的购买设备还是会基于自身定位、实际需求和财力情况考量。以其所在的民营医疗集团为例,“我们更多是在专科发展和提升服务上努力,现在1.5T、32排或64排的产品已经足够,就不需要再升级了。”他表示。
而在实际使用上,前述人士以浙江地区为例向界面新闻介绍,当地严格执行DRG/DIP(按病种付费)支付改革,并考核医疗机构之间的医学影像互认情况,因此拍片检查的数量有一定减少。这意味着,医院购置一台设备收回成本的时间变长,立项采购也会更加谨慎。
不过,联影医疗主营业务的境外收入也在2020年有所突破,从2019年的9881.85万元增至2020年的2.40亿元,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则分别为5.11亿元、10.78亿元和7.18亿元,占比从此前的4.21%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13.62%。联影医疗披露,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销售团队超300人,较2022年末增长超20%。
同时,在医疗反腐背景下,联影医疗的销售费用也受到市场关注。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8.24亿元,同比增长55.90%,销售费用率由去年同期的12.7%增至15.6%。其中,宣传及推广费、会务费及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及交通费分别占1.62%、11.39%、13.58%,分别同比增长171.36%、162.19%和77.48%。
对此,联影医疗表示,前述变动是销售收入增长所带来的正常销售费用支出。另外,疫情后人员来往和经济交流日益复苏,联影在今年上半年参加了较多国内外大型行业会议和顶尖学术年会,同时,公司在加强海外市场营销和全球化体系建设,这都提升了市场费用。目前,公司销售费用率上升处于合理的、行业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