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国内,精耕海外 迈瑞医疗向全球TOP20加速挺进

http://ddx.gubit.cn  2023-11-01 19:08  迈瑞医疗(300760)公司分析

作者:韩梓恩

近日,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300760.SH)对外披露2023年三季度报告。今年以来,受益于对国内医疗新基建的深度参与、海外高端客户群持续突破,以及国际化战略的纵深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迈瑞医疗共实现营业收入273.04亿元,同比增长17.20%,归母净利润则已超去年全年水平达98.34亿元,同比增长21.38%。在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快增的同时,更再度刷新历史同期新高,公司全年圆满收官的预期已愈发强烈。

此外,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综合考虑投资者的回报需求和公司的长远发展,迈瑞医疗发布了前三季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3元(含税)。以迈瑞医疗2023年9月30日总股本12.12亿股为基数计算,拟共计派发现金股利52.13亿元。据了解,这也是迈瑞医疗首次在三季度进行分红,是公司坚持“长期主义”并与广大投资者共享经营成果的有力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迈瑞医疗还同日发布公告表示,近日已收到核心股东未来6个月内不减持的承诺函。公告显示,核心股东自2023年10月30日起6个月内不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承诺不减持股份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59.74%。市场人士指出,该承诺充分显现了核心股东对迈瑞医疗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充足信心,亦是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强烈认可,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

紧抓国内医疗新基建机遇

三大主业稳中有进

今年8月份以来,国内医疗领域开展的行业整顿与营商环境净化,是我国医疗、医药产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必经的“阵痛期”,也是企业的“试金石”,长期来看,无疑将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特别是对于优质创新、合规的行业龙头将形成实质性利好。

而且,当前在医疗新基建大背景下,国内医疗资源投入依然保持着较快增长,在以大型公立医院扩容为主导的医疗新基建需求推动下,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长期加速扩容的趋势有望进一步延续。

迈瑞医疗是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主要产品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三大领域,目前公司拥有国内同行业中最全的产品线,并以安全、高效、易用的“一站式”产品和IT解决方案满足临床需求。近年来,其凭借自身丰富的产品解决方案与信息化技术优势,赢得了众多大型公立医院的广泛青睐,已覆盖我国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尤其是在补短板、医院改扩建以及战略储备项目中具备强大竞争优势。

伴随国内持续扩容的医疗新基建市场,迈瑞医疗的产品可及性不断得到提升,其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三大业务均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对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拉动尤为显著。而在三季报中,迈瑞医疗也对此进行了全面复盘。

三季报显示,去年12月份至今年2月份,国内市场ICU病房建设显著提速,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等重症所需设备的紧急采购量大幅增加,同时其他常规产品的采购在这期间有所放缓。为了尽全力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在这期间将产能大幅倾斜在了相关重症产品上,因此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一季度大幅提升了60%以上,带动了同期国内市场整体实现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

而今年3月份至7月份,随着国内医院常规诊疗活动加速恢复,体外诊断试剂消耗和超声采购等常规业务开始呈现迅速复苏的趋势,并且常规产品和国际市场的产能3月份以来也已经恢复,使得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业务、以及国际市场的增速在二季度实现了反弹。其中,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业务二季度增长均超过了35%,发展中国家二季度增速也恢复至20%以上,回暖趋势明显。

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为进一步扩大内需,拟安排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达3.8万亿,高于2022年的3.65万亿。而具体到医疗专项债,此前迈瑞医疗在2022年的中报中预测,2023年国内医疗领域专项预算规模将达3800亿元,将为医疗新基建持续开展提供资金支持。未来伴随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县级及以下的医院和医疗机构将逐步成为加大建设的重点方向,我国医疗新基建的持续时间和实施范围都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颇为广阔。

作为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强大的产品力、全面的全院级整体解决方案和“三瑞”生态系统更加适合医疗新基建的需要,也能更好支持智慧医院的建设。另外,从迈瑞医疗自身可及市场角度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医疗新基建待释放的市场空间仍超过230亿元,将为公司后续发展带来长期支撑。

海外市场加速放量

国际化战略行稳致远

近年来,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击溃了大批国家的医疗防护体系,痛定思痛后,全球各国均纷纷意识到在重大传染病防控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所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陆续启动医疗补短板救助措施。例如,欧盟启动EU4HEALTH计划,预计2021-2027投入94亿欧元,建立有韧性的卫生系统;意大利则通过了250亿欧元的紧急援助方案,并计划投入32亿欧元支持医疗;而西班牙更推出了360亿欧元的纾困计划,加速卫生部及地方卫生系统的建设。该背景下,全球医疗新基建市场将加速扩容,医疗器械需求将水涨船高。

在深度参与国内医疗新基建的同时,迈瑞医疗目光所及之处早已瞄准了国际市场。自2000年迈瑞医疗宣布启动国际化战略开始,历经20余年市场精耕与品牌建设,通过在北美、西欧等全球最顶尖的医院引入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客户基础和品牌美誉度。而过去三年,迈瑞医疗也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加快了在各国公立市场及高端客户群的突破,不断提升客户层级与客户黏性。

此外,迈瑞医疗依托全球化视野,最大化地发挥各地优势资源。据了解,迈瑞医疗已在北美、欧洲、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约40个国家设有53家境外子公司,并在国内设有22家子公司、30余家分支机构,同时也已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所设立的十大研发中心分布在深圳、武汉、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美国西雅图和欧洲,形成了庞大的全球化研发、营销及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据迈瑞医疗今年7月底发布公告称,其拟以现金形式收购 DiaSys75%股权,目前收购进展顺利。在交割完成后,公司将充分运用过往跨境并购整合和管理经验,通过DiaSys逐步导入和完善化学发光等海外体外诊断业务的供应链平台,加强海外本地化生产、仓储、物流、服务等能力建设,为实现体外诊断业务的全面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有望成为公司长期业绩持续增长的又一驱动力。

得益于公司在海外高端客户群的持续突破,以及海外本地化平台建设的不断加快,迈瑞医疗的国际化战略布局正全面推进,并获取了大量订单,在国际市场可谓收获颇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已占总营收比例达40%左右。而据最新三季报显示,迈瑞医疗国际市场收入三季度增速环比二季度进一步提升至20%以上,而在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增速更提升至3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最领先客户需求的检验下,近年来,公司不断打磨出极具竞争力的医械产品,在与全球医械巨头“掰手腕”中也不落下风。据此前迈瑞医疗统计显示,公司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血球产品2022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位居行业前三,国际竞争力正与日俱增。

而通过厚植国内市场,和加速落实国际化战略布局,迈瑞医疗近年来不但实现了超20%的业绩增长承诺,且从全球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市场排名来看,公司凭借2022年的营收数据已正式跻身行业第27位。另外,从今年1-9月以及三季度单季的营收与利润来看,迈瑞医疗均实现了双位数快增。而据Choice数据显示,丹纳赫、雅培等公司三季度业绩则出现同比负增长,相较国际巨头,迈瑞医疗的业绩增长动力更为充沛,成长“底色”愈发凸显。

从早期技术受国外掣肘,到如今与海外巨头比拼毫不逊色,历经20余年砥砺前行,迈瑞医疗现已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具备全球竞争实力的跨国医械企业。而国际战略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背后,无疑是迈瑞医疗自主创新实力的不断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共计投入28.11亿元,占营收比重达超10%,同比增长23.3%。反观国外多家医械巨头,据Choice数据显示,丹纳赫、飞利浦、雅培、强生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分别同比下降2.17%,9.94%、5.64%和6.74%。在研发方面的持续追赶和发力,也将为迈瑞医疗在国际舞台的竞争中不断积蓄能量。

而在强大研发体系加持下,截至9月30日,迈瑞医疗累计申请专利9697件,其中发明专利6909件,共计授权专利457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63件,在丰富的专利布局下,公司构筑了强大的技术“护城河”。也由此,迈瑞医疗三大业务线面向市场正不断更多新产品。

当前,虽然迈瑞医疗目前海外业务的年收入已超百亿元,但却远未触及其收入天花板。据迈瑞医疗统计,其已布局的业务对应国际的可及市场空间超过4500亿元,而公司在2022年的国际收入约为116.98亿元,对应的市场占有率仅为低个位数。未来,在中国市场和国际新兴市场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快速扩容的趋势下,公司已布局的业务在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仍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迈瑞医疗的全球化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扎根国内,放眼全球。2020年,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在年度报告的致股东信中表示,公司制定了“5年至10年进入全球市场前20名,用更长的时间进入前10名”的目标。而时至今日,迈瑞医疗迈向全球前20的目标从未动摇。

在这场医疗器械世界竞技大舞台上,对迈瑞医疗而言,只有开场哨,没有终场哨。勇立潮头,卓尔不群。在不断加强自身产品研发创新、全球营销拓展和海外本地化平台能力建设等多方面综合能力下,迈瑞医疗向全球前20乃至前10挺进的步伐愈发铿锵有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