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互动公司里的青年“攻坚战”

查股网  2025-04-09 21:03  每日互动(300766)个股分析

每日互动公司里的青年“攻坚战”

文—本刊实习记者 孔天贺

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每日互动”)的年轻人,用代码与算法回应社会命题。他们在技术攻坚中完成自我蜕变,既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浪潮的造浪者。

每日互动公司外景每日互动公司外景

攻坚之擎

推开每日互动研发中心的玻璃门,键盘声此起彼伏。数据工程师吴天驹扶了扶黑框眼镜,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沿,回想起新冠疫情期间的攻坚时刻,他记忆犹新:“健康码赋码引擎开发那会儿,团队通宵作战。当时迭代速度极快,团队像拧紧的发条,困了就裹着毯子在工位小憩会儿。”他回忆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最终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技术攻坚。”健康码的成功不仅成为他职业成长的关键点,更让他深刻体会到数据技术的社会价值:“当产品真正服务于民生时,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研究院,研究员吴宇森则从另一维度诠释了数据的力量。河南暴雨期间,他所在的团队分析灾后电力与通信恢复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实时支持。吴宇森解释道:“从宏观可视化到线索挖掘,数据让灾害应对更科学。”此外,他所在的团队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发了更多民生应用,“人工智能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融入社会治理”。

吴宇森吴宇森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青年人“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吴天驹以他的项目为例强调:“核心技术只有做到自主可控,才能在关键时刻顶得上。”吴宇森则聚焦大模型研发:“国产化替代不是口号,我们正从底层技术做起,逐步构建自主生态链。”

破浪之姿

千岛湖的晨雾还未散尽,竹影婆娑的闭关基地已响起讨论声。这是每日互动独创的“闭关”模式:集中精锐团队隔绝外界干扰,专注攻克技术难题。每日互动创始人方毅表示,选择在千岛湖进行封闭开发,旨在让团队在自然环境中深入学习和实践“两山”理论,同时专注探索并落地重要项目和技术。

吴天驹吴天驹

吴天驹提起他参加的那次“闭关”项目,至今仍感慨不已:“我们被‘关’在千岛湖近一个月,第一周就集中火力解决了核心算法难题,后续则不断完善产品架构。那种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环境,让我们的工作效率远超日常办公。”同样,吴宇森对首次闭关经历也印象深刻:“我刚入职不久,便被‘拉’到千岛湖参与闭关,当时虽然觉得新奇,但闭关的效率确实出奇地高。我们团队仅用了5天就完成了向量评估体系的搭建,任务驱动下,学习与实践高度融合,我的成长速度也因此飞快。”

除了“千岛湖闭关”这一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每日互动还通过其他多种方式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吴天驹提到:“每年的1024程序员节,方总都会亲自出题组织黑客马拉松,技术氛围浓厚,让我们这些技术人员充满了挑战和激情。”而吴宇森则受益于内部的“帮带制”:“导师们将宝贵的经验倾囊相授,让我在真实业务中少走了许多弯路,成长得更加迅速。”

此外,杭州的地域优势也为青年人才培养注入活力。吴天驹特别提到了余杭区对科技人才的补贴政策:“拥有硕士学位者可享住房、租房等多重补贴,去政府办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效率极高。”吴宇森则从生活体验出发:“杭州的互联网生态完善,让我有很强的归属感。相比那些快节奏的城市,这里更加包容、宜居。”政府的前瞻性政策与企业的创新文化相辅相成,成为吸引人才的磁石。

奔涌之志

每日互动的初心——“每日生活,科技改变”,不仅镌刻在创业园入门的标语中,更融入每位员工的日常。吴宇森回忆自己在每日互动的成长历程时,娓娓道来:“在这里,我学会了拥有数据意识,善于把握和发现数据在产业中的应用,培养了数据创新的思维……在这家专注于数据智能的公司,个人的成长与公司的使命紧密相连。这种以数据观点看待问题的思维模式,逐渐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生根发芽,成为我们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方式。”

吴天驹则带着笑容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以前觉得‘科技自立自强’只是句口号,但现在,它已化作我每天编写的代码。我深耕数据技术,目标是希望打破国外在此领域的垄断。”

这份对科技的执着与追求,正是每日互动团队精神的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调研时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当时在现场的方毅备受鼓舞:“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致力于用数据智能创造社会价值。”

如今,数据智能正悄然改变着社会,而科技人才的活力也在这片热土上得到了释放。吴天驹的话道出了这个时代的趋势:“产业智能化是必然趋势,而我们正是这浪潮中的一滴水。”在杭州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这滴水正与其他无数滴水一起,汇聚成江河,奔涌向前。

监制:陈章乐

终审:陈敏

审校:刘晓 刘博文

编辑:孔天贺 熊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