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深圳三“新”齐下发展新质生产力
转自:深圳商报
核心提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要扎实做好的九项重点任务作出部署,体现了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的政策导向。九项重点任务的第一项就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圳新闻网2023年12月14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12月12日,深圳坪山,在2023年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活动周暨第九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细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揭牌,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签订责任书,精锋医疗的腹腔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腾讯觅影的结肠息肉电子内窥镜图像辅助检测软件、信立泰药业开发的肾性贫血产品恩那罗等10款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集体亮相,展示了深圳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创新实力,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其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被摆在首要位置。
记者了解到,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征程上,深圳正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8”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大市”,深圳产业体系枝繁叶茂。在持续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进程中,深圳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激发新技术潜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2年,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壮大网络与通信、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传感器、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等20个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量子信息等8大未来产业。
“准确把握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深圳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立足国家、省发展大局,努力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明确各产业集群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支持政策,‘一群一策’推动要素资源向产业集群集聚,实现产业发展有梯次、增长动能有接续。”深圳市工信局负责人说。
新兴技术与现代产业双向奔赴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态势。日益成熟的新兴技术,与现代产业之间形成了“双向奔赴”的正向关系。
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变革的持续推进,以及消费者对高级别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需求的增长,致力于研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智能驾驶前装量产解决方案的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新机遇。
11月17日,搭载元戎启行无高精度地图高阶智驾方案的智能驾驶汽车在广州进行了道路测试,智能驾驶汽车能从容应对复杂的路况,安全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据介绍,自2019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在全国累计的安全路测里程已超过1500万公里。
“大规模人机共驾的时代已经到来。伴随新技术的发展,大众将会拥有一种更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汽车也将蜕变成一个与用户深度融合的移动空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纪元将被点亮。”元戎启行CEO周光表示。
重大平台助力未来产业孕育新龙头
12月12日揭牌的细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发改委去年发文批复同意由深圳科诺医学检验实验室牵头组建的。
根据建设目标,到2025年建成新型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研发平台、先进细胞智造系统研发平台等8大平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强细胞质控与标准化建设能力。
“把这个重要的国家级平台和载体布局在深圳,而且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领域,表明深圳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有很多想象空间。”细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沐芸说。
涵盖细胞技术、基因技术、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生物育种技术等领域的细胞与基因产业是深圳市重点发展的八大未来产业之一。
刘沐芸表示,随着研究中心的落地建设,深圳细胞基因治疗(CGT)产业将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形成集聚效益,进一步放大已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通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体系的建设,在生物经济时代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产生新的龙头企业,以及产业链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参加第九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的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也认为,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达,通过“医工融合”,能够把新的技术更快地应用于与健康、医药有关的行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点睛之笔”提升传统产业现代化程度
新兴技术的作用不止于前沿领域,在众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也扮演“点睛之笔”,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创新能级。
“我们一些钢铁、能源领域的客户,作为传统行业的大企业,自身有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转型的迫切需求,却面临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如在智能化的技术开发上,有人员团队,但缺乏专业经验。如果寻求外部供应商,又面临数字资产的安全及流失等问题。”深圳天海宸光科技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云霄向记者介绍了自家的解决之道,“我们提供的AI Ops平台是自主研发的一站式AI模型训练和部署平台,它作为一种智能化算法的生产工具,集数据管理与标注、模型训练、模型管理、算法仓库、算法应用等核心功能于一身,可以帮助传统行业的企业提升其高效率开发AI服务的能力,从而加快其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的进程。”
产业环境持续优化打造“强磁场”
今年以来,深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护航”。
在202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低空经济中心,打造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推广无人机末端配送业务,培育发展低空制造、低空飞行等新增长点。”让人看到了“天空之城”的美丽愿景。
5月,《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正式印发。
6月29日,深圳举行建设“超充之城”启动仪式。根据规划,2025年,深圳市将建设超充站300座,“超充/加油”数量比在国内率先达到1∶1。
8月,《深圳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深圳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印发,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11月27日,《深圳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为深圳抢抓汽车绿色化、数字化、无人化、平台化产业重构机遇,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吹响新号角。
同月印发的《深圳市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从加大技改项目投资支持、培育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示范标杆、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优化工作实施机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
“我们正在探索设立新领域新赛道专项支持计划,瞄准未来产业重点方向,支持科技型骨干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等建制化力量研究提出新领域新赛道清单,支持战略科学家开展以挖掘新领域新赛道为目标的研究,形成‘运用一代、研究一代、储备一代’的新赛道可持续发展梯队。”深圳市科创委主任张林说。
产业环境的持续优化,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我们已经决定在深圳扩张,投资10亿元扩大现有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彰显了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也是对深圳提倡创新、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的认可。”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王皓说。
来源于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也佐证了深圳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成效。据统计,今年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17.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