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青岛信心!“10+1”,青岛的最新产业“方法论”
就在不久前,青岛公布了前11个月经济运行成绩单: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15.4%;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7%。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3%;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4.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9%。
这是青岛冲刺2024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底气与信心,也是这座工业之城、制造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实支撑。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正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而眼下,青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正进入全新阶段。
2024年12月,青岛市委常委会审议了《关于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发展先进制造业,聚焦“10+1”重点产业和细分赛道:
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
突破发展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
提质发展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现代轻工等优势产业;
超前发展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类脑智能等一批未来产业。
在青岛制造由大而强的关键阶段,“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的亮相既是立足青岛实际、顺应产业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为青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谋定了行动指南——
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源头,产业转型升级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在实践中推动两者深度融合、互促互进,是青岛打造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更是青岛拓展增量中最为重要的驱动力。
Part.01
找准发展定位,布局“10+1”
现代产业体系是由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等组成的有机整体,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支撑。而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恰是明确界定各产业的发展定位。
工业强市、制造为基,“严选”后的“10+1”产业可谓青岛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后的进一步聚焦,紧紧扣住“先进制造”主线,加速向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跃升:
先导产业之“先”,在于“引领”和“导向”。从虚拟现实到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再到人工智能,都是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关键领域,也是青岛重仓押宝并已经打下坚实产业基础的新赛道。
以当下“显学”人工智能为例,2023年,青岛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达672.6亿元,同比增长28.9%;去年2月正式揭牌的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目前已聚集了人工智能企业200余家,累计培育国家级公共技术平台5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产业谋求升级到了技术创新、研发应用落地的攻关期,“优先发展”正当其时。
新兴产业之“新”,体现在他们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青岛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就在不久前,《青岛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发布。其中除3年实现3000亿的大目标外,还有一点尤为值得关注——对“智能网联”更加重视和强调,这正是看准了汽车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抢先启动,扩规模、创增量的应时应变之举。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同样亟待突破发展,锻造增长新引擎。
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现代轻工等优势产业和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等一批未来产业则可视作青岛产业竞争优势的“现在”与“未来”。现在的优势要保持、要持续,青岛必须依托“智造”提质,在全球价值链上拾级而上;未来的优势要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青岛则必须超前发展、抢步入局。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颠覆性前沿技术的未来产业往往处于“锋芒初露”期,虽是战略必争之地,却也因为“远景目标”而存在战略模糊、方向不清的隐患。青岛对“1”的遴选则是依托自身禀赋资源,有的放矢。如,海洋相关的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开发,都是基于城市的“蓝色”优势。
Part.02
永恒的“风口”,科技创新
无论风口如何变,创新始终不变。这也是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最突出的特点——创新引领。
如同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通过能量转换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同样需要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换言之,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不仅需要明确产业发展定位,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要素投入、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产业配套与支撑体系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其中,以创新共同体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乃是重中之重。
就高能创新平台来看,青岛已汇聚起创新战略“集群”——除大力支持崂山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其在科研领域的引领作用外,近年来青岛更是成功推动了包括京津冀国创中心青岛研究中心、北航青岛研究院、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内的一批重点科技项目的落地实施;
就创新主体企业来看,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9777家、占全省五分之一;高企总数将超8650家、占全省四分之一。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正形成紧密型创新共同体,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不断强化着青岛实体经济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山东能源研究院、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产出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固态电池、生物柴油等一批引领性成果;
青岛国信集团成功交付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标志着国内深远海养殖技术的重大飞跃;
海信集团推出的全球首款8K全色激光电视,颠覆了传统视觉体验;
中车青岛四方发布的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展现了轨道交通领域的创新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同步匹配了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十条措施,将产业顶层架构和关键环节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一盘棋”,将进一步系统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落地。
Part.03
营商致赢商,从“优”到更“优”
不久前召开的市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专项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市发改委汇报了《关于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相关情况,其中明确点到,要抓实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
可以说,无论是依托技术创新研发推动产业升级,还是驱动投资直接拉动经济增长,项目都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动力源泉。而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语境下,引来项目、留住项目、助力项目的核心在于软环境。
2024年5月,在“投资青岛·共赢未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招商推介会上,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从签约到正式开工建设,仅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从签约到落地、再到建设的无缝衔接——这无疑是项目团队高效协作,以“营商”致“赢商”的生动写照。
从某种程度上说,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最重要的保障就是产业发展离不开的营商环境。
一方面,青岛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从《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规划(2022—2024年)》,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3.0,无一不彰显着城市招商引资最直接的逻辑: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特别是2024年以来,青岛加快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进一步增强政策措施的协同性和集成性;
另一方面,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青岛也在不断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提升对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10月底举行的2024企业家幸福感营商对话活动中,青岛再次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直观体现了企业家们对青岛厚植营商环境沃土的肯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青岛将以科技创新“杠杆”撬动产业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