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查股网  2025-01-21 16:28  新产业(300832)个股分析

转自:中国环境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如何更好地振兴乡村产业并促进农民增收?笔者认为,进一步拓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是一条关键路径。要强化以工补农与统筹协同观念,把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放到三产融合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大格局中谋划和推动,促进城乡要素相互交换、双向流动,加快形成乡村产业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新格局。

在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撑下,乡村产业跨界融合与协同共进将催生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和市场前景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价值链整体水平。数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好优化城乡要素流动和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产业协同,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更多机遇。绿色生态将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铺陈底色,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全国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7.8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农产品、乡村循环经济等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乡村经济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适应新型城乡关系发展趋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具体而言要把握两个重要环节。

一是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培养新产业新业态,应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毫不动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加速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资源循环利用的高效化、乡村能源消耗的低碳化、产品生产供给的绿色化、乡村产业结构的更优化。实际上,农业是与生态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之一,新产业新业态要突出绿色生态循环,以先进装备为依托,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以高效生产为基础,将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理念贯穿全产业链。

二是尊重农业绿色发展的规律。推进绿色发展的本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种粮畜牧必然产生秸秆粪便等副产品,针对农业副产品,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找到农牧结合与循环利用的有效出路,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转化开发,促进乡村生态良性循环。此外,农业绿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还包括“去污、提质、增效”3个方面,去污就是实现生产生活过程的清洁化,提质就是实现生产绿色化和产品优质化,增效就是逐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各地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既要讲求能“形式多样”,因势利导,更要注重“务求实效”。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集中体现,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要建立在经济与生态共赢发展的基础上,既重视推动乡村经济壮大,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避免乡村经济单向度发展给社会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三产优化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指标和线性发展样式去构建新产业,而是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注入现代化元素,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平衡,实现乡村生态经济与宜业宜居家园繁荣昌盛,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