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观察】京津走廊,“新产业之城”何以崛起?

查股网  2025-05-12 15:29  新产业(300832)个股分析

转自:天津发布

横扫车圈的小米SU7凭实力刷屏。并不广为人知的是,它那令年轻人尖叫的智能配件,正是诞生于天津武清——这座大运河畔曾以漕运闻名的千年古城。

千百年前,舟楫行缓摇橹声慢;千百年后,云轨飞渡万里长天,在时代快车驱动城市命运变革的进程中,天津武清区以创新实践书写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答卷。

面对“‘经济大区’如何找准定位、加快发展”的命题,武清区紧紧抓住市政府最新出台的《关于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个难得机遇,将政策赋能转化为发展势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中探索着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3年12月26日,以“京津明珠 科创新城”为主题的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发布活动成功举行。一年多来,武清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以全市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区委“3+1+1”工作思路为战略牵引,牢牢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京津产业新城“新产业之城”,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三新”“三量”各项工作,全区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2025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33.82亿元,同比增长6.1%……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武清京津产业新城从“谋篇布局”到“全面起势”的华丽转身,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蓝图勾勒”到“立体绽放”的时代注脚。

项目为王:

锚定“国之重器”,锻造发展“硬脊梁”

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的崛起,始于一个个重若千钧的“项目落子”。

走进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武清园,这座规划面积3.42平方公里的“未来产业园”,正与北京顺义、河北廊坊共同编织“三地共造一辆车”的产业经纬。这里不仅是小米SU7智能配件的诞生地,更将打造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测试、验证和生产基地,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样板,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承载空间。

同样地处京津冀交会处的京津产业新城高村数智创新园里,京津冀首个国产自主可控“万卡”智算资源池如数字时代的“黄河之水”,智算算力突破10000PFlops(1P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浮点运算能力),为人工智能、金融交易等领域提供“零延时”支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14个智算中心在此集结,智谱AI、百川智能等大模型领军企业纷纷落户,318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汇聚成潮,让“算力之城”的蓝图跃然眼前。

位于京津产业新城科创先导区的特变电工智慧产业园,2年前,还是一片空地,如今,承接特变电工战略研究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智能制造研究中心、人才中心、对外投资中心、管理次中心“六中心”功能的产业园已拔地而起。项目建成运营后,在电力装备制造领域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辐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不仅为武清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吸引了更多上下游企业的聚集,进一步完善了产业生态。

从智能网联到合成生物,从智算集群到高端装备,武清以“大项目、大平台、大生态”的磅礴之力,铸就高质量发展的钢筋铁骨。2025年,全区重点建设项目245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源源不断地为武清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带来新希望。

招大引强:

链式聚变,构筑“产业星系”

武清的招商图谱,是一部“链式思维”的实战教科书。

在生物医药领域,一款玫瑰香水的芬芳揭开合成生物的奥秘——天津大学元英进院士团队以酿酒酵母为笔,合成天然玫瑰醇,颠覆传统香水工艺,让科技之香沁人心脾。华龛生物则将清华实验室研究成果从“书桌”搬上“货架”,将仿生3D细胞技术产品推向市场,价格媲美白金,成为干细胞药物开发的“黄金辅料”。擎科生物更以“100%国产化”,打造国内唯一一个集合成原料、合成设备、合成工艺、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管理于一体的“基因工厂”。

智能科技赛道同样风起云涌。清润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套水下作业机器人项目,依托清华大学超滑技术,潜入深海,填补国内高端装备空白,未来将打造成国家重大科技设备实验水池。面对国产大模型DeepSeek在国内外引发的热潮,安擎发布的EG8421G4 DeepSeek全栈智能服务器解决方案,可深度适配R1推理引擎,构建从模型部署到智能运维的全栈闭环服务体系。在全球“灯塔工厂”丹佛斯商用压缩机工厂,全数字追溯系统、智能传感器、视觉检测、自动监控系统等智能科技一应俱全。工厂每年有几十万台压缩机排队下线,运往全球,生产效率连年保持两位数提高。

智能轨道交通产业版图加快拓展。铁科院武清基地里,正紧锣密鼓研发生产高铁材料,产品被源源不断装载到高速动车组、城际列车、大功率机车、客车、货车上,服务全国乃至国际轨道交通市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核心系统武清“智造”。交控装备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控制系统,打破了国外厂商信号系统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亚洲第1个、世界第4个掌握该核心技术并实现工程应用的国家。链主企业不断壮大,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克伦斯、哈威克等一批优质项目也正加速发展,呈现“龙头引领、多头并进”的组团式发展格局。

从一个重大项目到整个产业链条,从一个产业集群再到整个产业生态圈,京津产业新城快速发展形成“滚雪球”效应。2024年,武清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场景招商、算力招商、基金招商,引进总投资338.1亿元的项目740个。宗申数引网等一批产业链项目落地,实现产业项目到位额190.03亿元。2025年一季度,智能科技、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轻工等重点产业链产值均实现增长,链式聚变效应喷薄欲出。

腾笼换鸟:

破茧成蝶,激活存量“新密码”

行走在武清这片热土,“腾笼换鸟”的故事频繁上演。

2024年12月3日,天津市政府发布关于同意天津京滨工业园、天津武清汽车产业园、天津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三个园区更名和产业定位调整的批复,让武清在高水平规划建设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新产业之城”的路上,产业定位更明确、发展脉络更清晰、前行道路更笃定。更名后的三个园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十年,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在汽车零部件、新材料、高端装备、互联网科技等领域探索发展新路径,不断推动区域产业深度融合与升级,描绘武清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曾经闲置多年的京津产业新城武清开发区泉华路的一片厂房,如今已经焕然一新。自2023年开始,武清区对该项目“腾笼换鸟”,积极协调对接招商资源,最终确定三只松鼠华北集约基地入驻此处。三只松鼠项目自签约至投产仅仅历经三个月,并且无需经历厂房从无到有的建设期,仅需升级改造即可运营投产。未来,它将发挥休闲零食品牌龙头企业的“链主”作用,吸引带动更多优质资源向武清聚集,助力从原料到成品的垂直产业链整合,促进全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存量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起点。2024年,武清累计盘活存量房产31.7万平方米、土地287.9万平方米,实现盘活收益49.2亿元。今年以来,累计盘活存量房产9.78万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244.71万平方米,总盘活收益5.87亿元。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为武清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焕新升级:

营商环境跃升,跑出发展“加速度”

营商环境的优化,是武清最硬核的“软实力”。

2024年,武清启动营商环境跃升行动,全力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把企业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企业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加快建设京津冀区域营商环境标杆区,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6天的奇迹——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武清校区项目是全区重点项目之一,为确保学校秋季学期顺利开学,争取项目尽早竣工交付,武清各部门倒排工期,积极主动担当作为,镇街园区属地跟进服务,高效推进项目进展从洽谈对接到组织实施,从开学筹备到项目落地。如期落实、按时开学、快速安全,46天的奇迹,不仅助力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跑出了武清推动项目落地建成的“新速度”。如今,这个全市首创的职业院校办到园区的“先进典型”,已为武清产教城融合创造了无限可能。

一面锦旗的含金量——近日,武清区政务服务办收到了一面印有“审批有速解难题 服务无限暖人心”的锦旗。据了解,天津农垦东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开工在即,时间紧、任务重,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区政务服务办主动开启“绿色通道”。工作人员全程提供“一对一”跟踪指导,及时进行预审工作,将审查问题一次性反馈并协助企业修改,提升办件速度。接件后,仅用1个工作日就为其核发了施工证,为企业开工建设赢得了时间。“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敢放开手脚大胆创新了。”这成为广大企业家对武清的普遍评价。

配套先行:

筑巢引凤,绘就“人产城”共生图景

“人产城”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武清演绎得淋漓尽致。

京津产业之城高村数智创新园内,清数科技园以低碳载体吸引科技企业;佛罗伦萨小镇商圈年客流量超千万,V1汽车世界打造“赛车+商业”新地标;大运河畔,文化生态发展带串联起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让“人产城”和谐共生。

交通网络架起“同城化”桥梁,“站产城”相互赋能。京津城际实现“公交化”运营,单日经停峰值达68趟,高峰日客运量突破2万人次。“定制快巴”将京津通勤圈缩至1小时,双城通勤的上班族直呼“太方便”。翠亨路生态绿廊、永定河故道湿地公园等“海绵城市”工程,更让武清展露“会呼吸”的生态底色。

教育卫生资源日益醇熟,各级医院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联网直接结算,北京市三甲医院专家走进武清坐诊,实现“大病不出区”。英华实验学校、杨村一中、耀华中学武清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不断释放,人才公寓等功能性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武清正从“产业高地”向“幸福之城”跃升。

潮涌新城立,风正一帆悬。

站在大运河生态廊道远眺,粼粼波光映照着现代产业园的玻璃幕墙。这里曾见证漕船商贾的熙攘,如今正书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篇。市政府发布16条政策举措,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发展,让这座“新产业之城”蓝图舒展,更有一群“善作善成”的奋斗者,将“不可能”化为“一定能”。当协同发展的浪潮奔涌向前,这座“新产业之城”正以昂扬之姿,书写“京津明珠、幸福武清”的璀璨新篇。

武清,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