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违占资金超1.5亿 维康药业将收千万罚单
记者 李山
浙江证监局一纸千万罚单,揭开了维康药业(300878)长达四年的资金占用黑幕。2025年6月27日,维康药业公告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占用及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公司及实控人刘忠良被处以总计超过1400万元罚款。
调查显示,2020年至2023年6月期间,刘忠良通过工程设备款名义转移上市公司资金至个人账户,累计占用资金超过1.5亿元,最高年份占比净资产超10%,却从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更严重的是,公司在2022年申请发行可转债时,仍声称“不存在资金被实际控制人占用”,直接导致申报文件失实。
四年隐秘占资,穿透合规“防火墙”
资金占用手法直指实际控制人操控软肋。浙江证监局调查认定,刘忠良组织公司以支付工程设备款名义转出资金,经中间账户周转后,最终流入其个人控制账户。
四年间占资规模持续攀升:从2020年的7811万元增至2023年中的1.51亿元,分别占当期净资产的5.64%、6.35%、10.43%、10.24%。
这些交易既未履行审议程序,也未在2020-2022年报及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直至2024年4月浙江证监局现场检查才首次暴露问题。
监管处罚迅速落地。公司被警告并处500万元罚款,刘忠良作为主谋被重罚700万元。这位自2015年起掌舵的创始人,已在2024年5月悄然卸任董事长职务,由其子刘洋接棒。
业绩“四连降”,转型难破经营困局
事实上,维康药业正经历上市后的持续业绩滑坡。2020年公司登陆创业板时净利润达1.08亿元,但此后一路下行:2021年降至9649万元,2022年腰斩至4897万元,2023年首度亏损895万元,2024年亏损猛扩至1.47亿元。2025年一季度颓势未改,营收同比暴跌65.10%至6977万元,亏损扩大至985万元。
多重压力挤压盈利空间。公司在回复深交所问询时坦承,集采政策与医保目录调整导致处方药销售受阻,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持续降低。毛利率从2020年72.41%骤降至2024年的42.23%,五年间蒸发30个百分点。
公司创始人刘忠良曾公开表示:“困难是暂时的,两三年后公司会在新药批文拿到后有新发展。”
为自救,维康药业2024年9月剥离医药零售业务,聚焦中药研发与灵芝孢子粉大健康产品。明星产品银黄滴丸虽获“2024零售终端感冒药榜首”殊荣,但未能扭转业绩下行。
索赔通道开启,投资者维权进行时
行政处罚落地激活投资者索赔权利。法律界人士指出,凡在2021年3月31日至2024年12月27日期间买入维康药业股票,并在2024年12月28日后仍持有或卖出亏损的投资者,可依法主张赔偿投资差额、佣金及印花税损失。
截至2025年6月末,维康药业股价报17.04元,市盈率低至-62.59倍,总市值萎缩至24.7亿元。资本市场的冷遇与投资者的愤怒,折射出治理缺陷带来的长远代价。
对投资者而言,挽回损失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法律界人士特别提示,诉讼时效三年期限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过期将丧失胜诉权。
投资快报记者再次提醒,在2021年3月31日—2024年12月27日(含当日)期间买入维康药业,并在2024年12月28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的投资者,可搜索关注“投资快报”公众号,通过底部菜单栏“股民索赔”入口加入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