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新材2.55亿跨界收购信为通讯,地上跑的要变天上飞的!

查股网  2025-09-23 12:28  海昌新材(300885)个股分析

一家长期专注电动工具零部件的传统制造企业,正将目光瞄准北斗卫星通信赛道。

9月19日,海昌新材(SZ300885)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深圳市信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为通讯”)的股东吴文平、卢林生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拟以2.55亿元现金收购信为通讯51%股权。此举意味着这家主营业务81.37%依赖电动工具零部件的企业正式跨界布局高科技卫星通信领域。

01 收购细节曝光

根据海昌新材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了此次收购议案10。协议显示,收购完成后,海昌新材将控股信为通讯,后者估值约达5亿元。

这一估值相当于信为通讯净资产的6.69倍(市净率)。以2024年净利润3036.81万元计算,此次收购的静态市盈率约为16.5倍。

交易对方作出了业绩承诺:信为通讯2025年至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若低于承诺数的85%,转让方需向海昌新材进行补偿。

02 从“地上”到“天上”的战略跨越

海昌新材是粉末冶金制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产品长期应用于电动工具和汽车等领域。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电动工具零部件贡献了公司81.37%的主营业务收入

近年来,海昌新材一直在积极拓展新赛道,布局MIM(金属注射成形)、SMC(软磁)等新产品线,并寻求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前沿行业的突破。

而信为通讯所处的卫星通信赛道与海昌新材传统业务形成鲜明对比。信为通讯主营高精度GNSS卫星定位天线、北斗卫星通信天线等产品,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割草机、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无人驾驶、形变监测等多个高科技领域。

03 信为通讯的基本面

信为通讯成立于2019年7月8日,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表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

根据公告数据,信为通讯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671.60万元,净利润3036.81万元。最近一期(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为8437.23万元,净利润达到3346.87万元。

截至最近一期期末,信为通讯总资产9720.20万元,净资产7475.41万元。

信为通讯不仅提供产品,还能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是行业应用领域的重要服务商。

04 协同效应与市场前景

海昌新材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购是公司在高科技领域的布局,公司拟通过本次收购实现产品在卫星定位及通讯领域的拓展,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次跨界收购有望发挥协同效应。技术上,双方融合有望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客户上,客户群互补可扩大市场;供应链上,海昌新材能支撑信为通讯扩张。

卫星定位通信行业正处于爆发期,随着无人机、智能驾驶、精准农业等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高精度卫星定位天线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海昌新材通过此次收购提前卡位,有望在新兴产业红利中分得一杯羹。

05 风险与不确定性

海昌新材在公告中特别强调,目前签署的意向协议仅为框架性协议,尚未签署正式的收购协议。本次交易能否正式达成存在不确定性。

在意向协议履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因政策调整、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公司自身基于后续尽职调查与协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判断,而使收购决策方案变更或推进进度未达预期的风险。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如何还有待观察。值得注意的是,海昌新材股价已从去年2月8日的最低点4.17元/股上涨至最高32.14元/股,近期股价表现抢眼。

海昌新材的这一决策无疑是一次重大战略转型。传统制造企业通过并购切入高科技赛道,实现“精密制造+高科技”双轮驱动,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资本市场将密切关注后续进展:正式收购协议何时签署、2.55亿现金收购的资金安排、以及两家不同领域的公司如何实现业务协同。

此次收购能否帮助海昌新材成功飞向“星辰大海”,还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

(本文仅作新闻整合报道,图片来自海昌新材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