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科智能实控人变更落定 国资入主开启新篇章,复牌首日股价涨10%
融媒体记者 王海
【商观7月16日讯】 创业板智慧水务龙头山科智能(300897.SZ)控制权变更尘埃落定!公司公告显示,五位实控人及关联股东已与湖北长江航天科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转让19.7%股份并放弃36.51%表决权。交易完成后,武汉市新洲区国资委将成为实控人,长江航天以5.71亿元总价接盘,这一国资入主事件标志着公司正式纳入地方战略新兴产业版图。
一、国资入主:航天系资本与水务龙头的深度绑定
本次交易中,长江航天以每股20.70元受让2761.91万股,较停牌前收盘价折价18.37%,但交易附加的表决权放弃条款直接确立其控股地位。值得关注的是,长江航天作为航天建投旗下企业,大股东武汉航天新城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新洲区国资委二级全资子公司 ,其60%股权穿透后直指地方国资核心层。这一资本运作不仅符合新洲区"3+5+2"现代产业体系规划 ,更与当地打造"华中航天城"的战略高度契合。
从资本背景看,长江航天虽成立仅月余,但其股东结构暗藏深意:武汉航天新城产业投资代表地方国资战略布局,湖北长河智能科技则可能引入市场化产业资源。值得注意的是,航天建投体系内企业已形成涵盖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的完整生态 ,未来或通过"基金+基地+产业"模式为山科智能注入发展动能。
二、业绩承压下的战略突围:智慧水务牵手国资新机遇
作为创业板首批智慧水务上市公司,山科智能近年面临地方财政压力导致的项目延期问题。2024年营收微增1.36%至6.64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12.28%;2025年一季度营收降幅扩大至17.62%,净利润同比减少43.28% 。不过,公司在智慧水利和智慧直饮水领域的战略布局已显成效:2024年智慧水务软件收入同比激增421%,智能水表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将达355亿元 ,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此次国资入主为公司带来双重利好:一是资金支持,长江航天8亿元注册资本与产业投资背景可缓解项目回款压力;二是资源协同,新洲区正大力推进"智慧新城"建设,山科智能的智慧水利、直饮水业务与当地"楚天"星座、智慧水务场景需求高度契合 。更值得期待的是,新洲区近年通过基金招商引入航天科工供应链138家企业 ,山科智能有望借助国资平台切入区域重大项目。
三、产业协同:从智能水表到航天级智慧水务生态
山科智能的核心产品矩阵与长江航天的业务版图呈现显著互补性:
- 技术融合:长江航天经营范围涵盖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 ,可与山科智能的智能远传水表、管网监测设备形成硬件升级合力;
- 场景拓展:新洲区正在推进"智慧水务"场景招商 ,山科智能的智慧水利系统有望对接航天新城的智慧管网建设;
- 政策红利:公司重点布局的智慧直饮水业务,与新洲区"大健康产业集聚地"规划高度协同,未来或优先获得政府民生项目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山科智能已在AI领域提前卡位——其自主研发的AI平台接入大语言模型,在漏损防控、设备预测性维护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这种"工业互联网+AI"的技术路线,与航天系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积累形成共振,有望打造"航天级"水务解决方案。
四、市场共振:复牌首日涨超10%,重组预期引爆资本热情
7月17日开盘后,山科智能股价迅速冲高至27.96元,涨幅达10.33%,反映出市场对国资赋能的强烈认可。投资者在雪球等平台热议称,"重组后市值有望翻倍" ,而近期同类股权变更案例(如ST亚振、长岭液压)复牌后均录得涨停,进一步强化市场预期。
从产业逻辑看,此次交易标志着智慧水务行业进入"国资主导"新阶段。新洲区近年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群(规模超600亿元)、发布十大应用场景清单 ,正加速构建"基金+场景"招商模式。山科智能作为区内稀缺的智慧水务上市公司,未来在项目获取、技术研发等方面有望获得系统性支持,尤其在地方财政压力缓解后,其智慧水利板块或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
结语
此次控制权变更不仅是山科智能从民营资本向国资体系的跨越,更是智慧水务行业深度融入地方战略的标杆案例。随着新洲区"航天新城"建设提速,山科智能有望借助国资资源在智慧水利、直饮水等赛道实现弯道超车。而长江航天背后的航天系资本与地方产业规划的协同效应,或将为公司打开千亿级市场空间。
【数据支持】
- 山科智能2024年智能水表收入占比76.14%,智慧水务软件收入同比激增421% ;
- 新洲区2025年重点推进"楚天"星座、武船绿色船舶基地等项目,智慧水务需求旺盛 ;
- 长江航天股东武汉航天新城产业投资为新洲区国资委二级企业,深度参与区域重大基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