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易购迎来新掌门陈顺军,李燕飞退居幕后藏何深意?
陈顺军的上任,被视为药易购加速转型的关键一步。
出品丨资本传记
审核丨刘芸汐
近日,四川合纵药易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00937.SZ,以下简称“药易购”)完成董事会换届,此次人事变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原董事、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陈顺军升任董事长并继续兼任总经理,公司创始人李燕飞卸任董事长后仍留任董事。这一管理层的更迭,不仅是公司领导班子的交替,更预示着药易购在战略发展方向上的重大调整。
陈顺军出生于1977年,拥有巴黎第十二大学在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自2001年踏入IT技术领域以来,他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智化新零售及企业战略规划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神鸟健康”的创始人以及神鸟世纪的实际控制人,陈顺军在科技领域的深厚造诣,为药易购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此次履新药易购董事长兼总经理,市场期待他能够凭借自身优势,带领药易购在科技与医药融合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而李燕飞虽卸任董事长,但通过直接持股36.97%及合伙企业间接控制43%股权,仍牢牢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他的留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司决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也为陈顺军的新领导团队提供了经验支持。
此次董事会换届,药易购还对独立董事团队进行了较大调整。干胜道、范雪飞、柴俊武三位分别在会计、法律和商学领域拥有深厚经验的大学教授加入公司,他们的专业知识有望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帮助公司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把握方向。
从药易购的发展历程来看,此次换帅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药易购成立于2007年,作为国内首家医药产业互联网上市公司,在过去的发展中,主要围绕医药新零售、医药B2B电商、医药批发等业务板块构建起数智医药大健康生态。然而,近年来,医药行业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行业集中度较低导致区域性价格战激烈,医药电商领域竞争白热化,头部平台不断挤压市场空间,院外药品零售终端市场规模持续收缩,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药易购的主营业务表现。加之国家在药品价格控制和流通环节持续强化监管,传统的医药流通模式和盈利模型面临着巨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药易购自2021年起就开始尝试转型,试图构建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一方面,公司加速上游资源整合,争取掌握更多独家品种及定价权;另一方面,向下游延伸,布局线上电商、B2C零售、智慧药房、中医药新零售及慢病管理等领域。但从目前的财务数据来看,转型成效尚未能有效对冲主营业务下滑带来的压力。
2025年一季度,药易购实现收入11.38亿元,同比减少8.06%;归母净利润418.37万元,同比减少54.65%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43.81亿元,同比下降1.12%,归母净利润1635.82万元,同比下降72.52%。新业务占比低、盈利能力弱,线上线下渠道联动不足,产品与服务体系尚未打通等问题较为突出,内部研发、数字化投入的缩水也使得公司在数智化转型竞争中逐渐失去先发优势。
陈顺军的上任,被视为药易购加速转型的关键一步。他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数智化新零售领域的丰富经验,有望推动公司“医药 + 科技”双轮驱动模式的落地。此前,他主导的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供应链金融等创新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他或许能带领药易购在科技赋能医药产业方面实现突破,比如利用人工智能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好地洞察市场需求,精准布局业务板块。
然而,新领导团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如何在短期内提升公司业绩,改善盈利状况,是摆在陈顺军面前的首要难题。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变革迅速,药易购需要加快业务调整的步伐,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其次,虽然陈顺军在科技领域经验丰富,但医药行业具有其独特的专业性和监管要求,如何在科技与医药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实现深度融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再者,如何整合公司内部资源,协调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发展,也是对新领导团队管理能力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