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修复发布年报:科技创新创效水平不断提升

http://ddx.gubit.cn  2023-04-23 20:38  建工修复(300958)公司分析

转自:经济日报

4月22日,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工修复)发布2022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69亿元,较上年增长17.5%;2022年度研发费用3815万元,较上年增长5.82%。

专家表示,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建工修复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效、稳健经营,环境修复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巩固,科技创新创效水平不断提升,表现出韧性向上的发展态势。

 建工修复年报显示,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7.5%。(资料图片) 建工修复年报显示,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7.5%。(资料图片)

据悉,建工修复作为行业头部的环境修复综合服务商,致力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以及水环境、矿山、农田等生态修复,积极拓展固废、危废的处置与循环利用,建立了环境修复相关的咨询、设计、治理、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条。

2022年,建工修复聚焦污染场地修复优势领域,保持承接行业重大项目势头,在天津、南通中标典型风险管控类项目,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徐州中标大型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生态修复类业务快速拓展,引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生态治理理念,落地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水环境修复提升项目及太原市清徐县三个入汾口潜流湿地净化项目,助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践行“循环经济”,在天津、广东落地固废治理与资源化业务。发挥磷石膏再利用的技术壁垒优势,基于“矿山修复+固废资源化利用”新型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深入区域矿山修复项目市场布局。在多地推进“农田修复+”模式。积极推进终端运营服务。围绕重点业务方向,加强与产业链优势单位的战略合作,强化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有效提升企业系统化服务能力与竞争优势。

 建工修复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资料图片) 建工修复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资料图片)

在保持环境修复综合服务市场引领地位的同时,建工修复持续提升前沿技术引领力、产品竞争力。截至2022年末,公司参与的重点科研项目近40项,其中约三分之二为国家级科研课题,承担的“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国家重点专项课题数量领先行业。公司累计获得境内外200项专利授权,在审发明专利申请共90项,持续强化技术专利体系护城河。

建工修复前瞻开展绿色低碳和数字化技术布局,与清华大学合作完成“场地GSR技术与评估体系研究及示范”课题,“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体系与方法”项目顺利通过课题绩效评价验收。在技术降碳增效方面,公司成功完成“原位热强化化学氧化/还原耦合修复技术与装备研发”课题;在数字科技赋能方面,公司完成场地信息高精度空间插值方法和三维(3D)成像技术研究,相关技术与平台成果已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典型区域的重点行业场地上示范应用。

2022年,建工修复科研成果先后获得“2022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2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重要奖项,多项技术和工程被认定为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入选《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绿色创新价值。

今年,建工修复作为唯一一家环境修复行业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建工修复表示,将继续锚定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深化“专精特新”发展定位,强化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的企业优势,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