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工 与国同行谱华章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记忆,于首都北京而言,十里长街长安街宛若一条璀璨的玉带,镶嵌着中国沧桑巨变中一个又一个经典瞬间,赋予这座伟大城市独一无二的城市格局和魅力。
长街侧畔,光影交错、美轮美奂,庄重典雅的建筑,如时间的信使,守护和承载着新中国七十五载的国民记忆和荣耀梦想。
十里长街由蓝图变为现实,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建工”)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作为诞生在红旗下的首都城市建设主力军,北京建工在与国同行的漫漫征程中,用一代代铭刻记忆的建筑经典、一项项推动进步的科技成果、一条条开启先河的革新举措、一次次急难险重的挺膺担当,诠释着“建德立业、工于品质、和合共进、不断超越”的企业精神,用红心向党、匠心报国的忠诚“建”证着共和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天安门广场建筑群
建德立业
新首都建造国民记忆
行过长安街,如同翻阅一部立体的城市建设史。在其间,北京建工的印记俯拾皆是,长街的核心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壮阔的长街,以及长街两侧80%的现代建筑是由北京建工建造。“一条长安街,半部建工史”的背后,是北京建工与共和国同行,建设首都北京的荣耀辉煌。
开国大典上,北京建工的前身之一——北京市建设局的工匠们便用巧思破解难题,在天安门广场上树立起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国旗杆,自此北京建工的命运与年轻的共和国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1958年,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北京建工受命承担包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及工人体育场等在内的7项工程的施工任务。国家和人民的召唤,就是北京建工的集结号,人民大会堂建设工地上,看着北京建工建设大军的劳动场景,当时的新闻工作者发出感慨:“最可爱的人不仅在朝鲜战场,这里也是遍地英雄。”被誉为“精美程度世界一流”的人民大会堂,仅用10个月即告建成,至今熠熠生辉。所有7项北京建工承建的“十大建筑”,全部在一年内完工。首都城市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北京建工创造出的工程建设奇迹。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北京建工塑造的建筑,已经成为经典,融入首都市民的情感和记忆中,新中国第一座大型公共建筑北京展览馆,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政治性会堂全国政协礼堂、第一座通讯枢纽电报大楼、第一家大型百货商店北京百货大楼、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第一座城市立交桥复兴门桥……从支撑首都工业三十余年的东郊、西南郊工业建筑,到运转至今的“生命之舟”协和、同仁、友谊、儿童、积水潭等一批医院,从以“八大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林学院和北京医学院为代表规模巨大的高等院校群体,到以北京饭店、友谊宾馆为代表的为新中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宾馆饭店群体,从保障安全用水的北京“三大水库”、参建运维超2000项水利设施,到几乎所有的驻华使馆建设工程,可以说,北京建工承建了北京市绝大多数标志性工程。
七十五年漫漫征程,北京建工不曾缺席国家和首都北京发展变革的每一个高光时刻。从全球瞩目的北京亚运工程,到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冬奥工程,从拔地而起的中央广播电视塔、东方广场,到“比翼齐飞”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从“国之重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耀眼亮相,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赓续传承……北京建工的工匠们用匠心、激情、担当与奉献,用累计建设各类精品建筑超3亿平方米、各类道路10余万公里、各类桥梁5000余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400余公里、地铁车站100余座、厂站环境工程500余座、各类市政综合管线25万余公里的成绩单,书写着企业发展辉煌与荣耀。
工于品质
新科技提升行业发展
精工善作,大工大巧,七十五年的奋进中,北京建工建设者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砖瓦版筑之间。从“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三十二条”发端于北京建工,到覆盖全国工程建设的“创全优”发源于北京建工,从技术革新的生动拓展、智能建造的方兴未艾,到新质生产力的探索培育,北京建工始终以工者匠心拓展着中国建造的无限可能,为中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提升贡献力量。
早在人民大会堂的工地上,北京建工的工匠们巧用倒链和卷扬机,确保万人大礼堂的立柱笔直矗立,让苏联专家竖起大拇指。从堪称“薄壳结构博物馆”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到国内首例预制装配框架结构的民族饭店;从首次研制的新式塔式起重机,到全国首例内爬自升塔吊;从预制构件的超前应用生产,到滑模工艺的日渐完善,在北京建工科技工作者的孜孜以求中,一线的建设者放下了铁锹扁担,运转起各类轮机,新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开始向着机械化、自动化迈出新的步伐。
此后,在首都城市建设的一线,405米高的中央广播电视塔至今保持混凝土建筑物“至高桂冠”,英东游泳馆完成了国内首例斜拉索结构建筑屋面,北京工业大学羽毛球馆刷新世界最大跨度空间弦支穹顶结构的纪录,从创造超大跨度无柱空间、全国首例“群鸟”幕墙的“非凡之作”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到“长寿命周期公路”的典范延崇高速……一个又一个“第一”“首创”“之最”的创造,一项又一项纪录的打破,无不跃动着北京建工科技创新的蓬勃与激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当数字浪潮奔涌而来,“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如雨后春笋,为传统工程建设行业重塑着行业逻辑。如何让“出大力、流大汗”工程建设一线实现数智赋能,以新质生产力的探索和培育实现中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进步,是新时代北京建工人面临的新课题。
基于此,北京建工将科技创新置于战略高度,集团党委总揽全局,科技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提供智力支持,揭榜挂帅制度,科技发展资金,科技成果转化……一系列顶层机制的“组合拳”拓展着“未来建造”的更多可能:从“拆造维一体”的轻型智能爬模作业平台、精确到毫米的“空天地一体”结构安全监测、突破建筑施工极限的纳米级地基换填防微振控制、提升工效数十倍的全自动模板加工体系,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的古建建筑信息采集模拟服务北京中轴线申遗、“BIM+智能建造”助力“文化粮仓”北京艺术中心华彩亮相大运河畔;从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渐次落地,到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52家。北京建工正在集成最强大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将工匠精神贯注在前沿科技的探索中,锚定“像造车一样建房子”的“未来建造”目标不懈前行。
和合共进
新理念点亮美好生活
新中国成立,北京“十大建筑”拔地而起,新使命接踵而至。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舞台上,北京建工以协同思维推动产业链延展和转型升级,围绕优质的城市建造、高效的城市更新、智慧的城市运维深度布局,用和合共进的协同之力诠释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工程建设与城市综合服务商营造美好生活的首善标准。
从“一业独大”,到“双主业、多板块”“双主业、双培育”再到“三主业、一培育”的结构转换,多年发展中,北京建工实现了由产业线型布局向立体化、多增长极协同发展的转型升级。产业协同既是北京建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动力,更包含着北京建工人对建造美好生活的主动担当,伴随着2019年北京建工集团与北京市政路桥集团的合并重组完成,建筑施工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两翼齐飞,北京建工拥有了一条集投资、规划、设计、环保、研发、开发、建造、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正式具备了“造城”的能力。
依托投资引擎的有力驱动,节能环保产业在北京建工欣欣向荣,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开中国环境修复专业公司之先,“建工修复”登陆创业板,资源公司增资引战、建材集团“新三板”上市和新材公司资源整合稳步推进;规划设计业务板块的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科技研发板块不断为集团核心竞争力注入新能量;建筑工业板块在持续绿色转型中焕发发展活力;城市更新板块取得丰硕实践成果;“长安街标准”道路养护智慧服务实现模式输出,惠及京外多地,城市综合管廊智能建造、数智运维保障北京环球度假区高效运转,北京建工城市运营“金字招牌”含金量逐步提升;以环境修复和资源循环利用业务为代表的节能环保板块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成为北京建工新的“增长极”……在北京建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下,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北京建工服务城市发展亮丽的“绿色名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北京建工的奋斗目标。伴随着首都北京世界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深入推进,北京建工敏锐地意识到,大型公建、塔吊林立、大拆大建的火热场面正日渐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的“过去时”,以存量资源的高质量开发,实施城市的有机更新,将成为未来首都城市建设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北京建工将城市更新置于战略高度,依托产业协同带来的核心竞争力高效调配优质资源,为城市的有机更新提供建工方案。
面对承载记忆与情感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建工以“传统外观、现代场馆”的理念完美实施改造复建施工,创造首例“十大建筑”改造复建成功案例的同时,为知名体育地标有机更新带动区域经济消费提升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在一砖一瓦皆是近现代史的西总布街区城市更新项目中,北京建工凭借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唤醒历史文化街区的无限可能;在朝阳区劲松114号楼复建工作中,北京建工在开创危旧住宅原地重建新模式的同时,用多方共赢的理念探索出了一条精细化、可持续、可推广的城市有机更新之路,使66户回迁“老街坊”幸福生活焕新;长城脚下,北京建工的工匠们拿出“绣花功夫”,让老旧的兴发水泥厂焕新蝶变,旧工业遗产“腾笼换鸟”,提质升级的美丽样板,也为北京建工“全场景”城市更新实施专家写下了生动注脚。
不断超越
新征程坚守初心不改
听党召唤,跟党走。从肩负建设新中国、建设首都北京的使命起,北京建工就将政治建设摆在了首位,并主动融入到国家战略和首都建设中,从“三线”建设、唐山大地震救灾,到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灾后重建;从星夜兼程抢通京西山区水毁道路,到久久为功助力乡村振兴,一项又一项的超越背后,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北京建工“铁军”积极主动出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
担负历史与时代之责,发挥国有企业“顶梁柱”的作用,北京建工以“铁军”的担当精神服务国家战略,以使命必达的责任感迸发出奋进新征程的不竭动力,将新时代擘画的发展蓝图作为北京建工的施工图。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面对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北京建工一马当先,高站位筹划,积极投身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一线,并将首善标准、极致品质贯彻进“两翼齐飞”的每一个环节。
从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中的“副中心速度”,到雄安宣武医院落地,从“一张白纸”到“拔节生长”,从大运河畔到雄安热土,北京建工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为京津冀区域的产业协作和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提供着坚强支撑。
紧跟国家战略,北京建工的发展足迹遍布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从海南海口的“建工街”、江苏宜兴的“建城”模式、陕西西安的“西北第一高”、贵州贵阳的“超复杂”黔春立交桥,到广州、青岛、南京、苏州的地铁轨道交通,北京建工正在将首善标准覆盖全国,为区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助力。
作为新中国最早“走出去”的工程建设企业之一,北京建工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借国家经援项目走向海外市场,建设了斯里兰卡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等一系列当地标志性工程。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北京建工将中国建造的标准带向全球,从创造中英合作历史上多个“第一”的英国曼彻斯特空港城,到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在加勒比地区首个落地项目特多凤凰工业园;从白俄罗斯明斯克市的国际标准游泳馆,到四季常青的东非地区及坦桑尼亚、毛里求斯,伴随着全球市场的高质量拓展,北京建工正在将中国建造的标准带向全球。
回望过往,倍感荣耀,遥望前程,唯有奋斗。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北京建工初心不变,勇毅前行,构筑大国工匠的发展根基与精神底色。新征程上,北京建工将咬定青山,上下同欲,锚定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工程建设与城市综合服务商的目标,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版筑作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