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说今年以来经销商和门店囤货意愿都不太强

查股网  2024-06-19 19:11  金龙鱼(300999)个股分析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迪

6月17日晚间,金龙鱼公布了一期投资者调研信息。从信息中,金龙鱼管理层表示,今年春节前夕消费增长明显,节后消费偏淡,这是正常现象。

具体来看,金龙鱼方面称,4月消费出现萎缩现象,5月略有恢复,6月受618和端午节的影响,出现消费小高峰。今年到目前为止,经销商和终端门店的囤货意愿不强,持观望心态,市场整体消费偏弱。

这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线下商场关店潮和消费疲软。

金龙鱼管理层表示,一些超市和卖场关闭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是电商替代,中国有最发达且最丰富的电商业态,而电商行业在过去高速发展的阶段,采用补贴的方式,使消费者以低于实体店的价格,足不出户买到同样的产品,这影响了线下实体店的销售。另一方面与当前消费需求有关,商家持观望心态,更为谨慎,从而做出关店决策。

“对于消费不景气的现象,会以需求为导向,提供更多物美价优的产品。同时,也会通过加强运营管理、降本增效、产品创新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来应对挑战。”金龙鱼管理层称。

事实上,金龙鱼也面临着较大的业绩压力。

自2020年10月上市后的第二年,金龙鱼就迎来了业绩变脸,2021年至2022年,金龙鱼连续两年增收不增利。

2023年,金龙鱼实现营业收入2515亿元,同比下降2.3%;归母净利润28.48亿元,同比下降5.4%;扣非净利润13.2亿元,同比下降58.5%。这是金龙鱼创下了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下滑。

对于其营收下滑的原因,金龙鱼总结是因为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超过了销量增长带来的营收贡献。

而这已是金龙鱼归母净利润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

前两年,金龙鱼将利润下滑归咎于原材料成本涨幅较大、压缩毛利。据公开财报显示,2017年-2022年,金龙鱼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8.42%、10.21%、11.40%、12.33%、8.18%及5.68%。毛利率持续走低。

对此金龙鱼方面曾解释称,其产业链上游大豆等原材料涨价,下游产品销售价格却无法上涨,食用油两端承压。

但2023年,在小麦、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的情况下,金龙鱼整体净利润仍然出现下滑。

在业绩不振的前提下,金龙鱼股价也如滑铁卢,从最高时的145元/股跌至30元以下,其市值已蒸发6000多亿元。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金龙鱼毛利率逐年下降,未来是否回升?

金龙鱼表示,近几年,受原材料价格波动、消费需求、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公司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今年一季度,加上不符合套期会计的期货损益后,毛利率大约为6%至 7%左右。

金龙鱼称,对于C端产品,公司将持续调整现有业务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高端化水平。对于B端产品,毛利率水平会和头寸的把握以及套保的操作有关联,另一方面与市场竞争有关。未来公司还要不断地向下游业务发展,这些新业务的毛利率水平相对更高。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主业业绩承压后,金龙鱼不断进行副业扩张战略。

近年来,金龙鱼一直在业务上下游进行多元化布局。在2020年年报的经营计划中,金龙鱼提到,将继续建设更多的综合性生产基地并发展新的高增长和互补性业务,如中央厨房、酱油、醋和酵母等,进一步扩充产品品类,降低制造、物流和营销成本。

金龙鱼董秘曾表态称:“我们会积极布局新业务领域,如中央厨房、酱油、醋、酵母、植物肉等业务,持续扩充厨房食品的品类,进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公开信息显示,这些布局已见成果。在调味品业务方面,除了布局多年的“丸庄”高端黑豆酱油,金龙鱼在广东阳江的年产8万吨酱油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年初正式推出产品。此外,金龙鱼在杭州、周口、重庆、兴平央厨项目已建成投产,廊坊项目进入试投产,沈阳、淮安、昆山等央厨项目正在建设中。

不过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这几年,金龙鱼在按照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五多战略进行布局。但整体上看,除了油有压倒性的优势外,其他品类还处于布局阶段。

朱丹蓬称,金龙鱼主业很大、副业又太弱、战线太长,虽然整体上护城河比较高,综合实力不错,但在调味品各个品类都有头部优势的情况下,想要快速出圈也没那么容易。

为了拓展新的业务链,金龙鱼近几年仍保持较高的资本开支水平,金龙鱼称,十分看好中国食品行业的长远发展,金龙鱼这几年一直保持较高的投资规模,不断拓展新的相关产业,新项目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短期效益,但是这有助于增强公司整体的竞争力。

近期,消费下滑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变化因素,而这会否影响到金龙鱼的产品决策,对此,金龙鱼表示,粮油产品是必需消费品,人口数量决定了整体消费量是既定的,只不过消费者的需求可能会在不同结构的产品之间转换,金龙鱼在全国工厂的布局,以及丰富的产品矩阵能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也能应对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