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301153 证券简称:中科江南 公告编号:2025-011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349,92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细分领域是以数字财政、数字政务和政企数智化为主的数字经济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显示,2024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利润总额16,953亿元,同比增长8.7%,运行态势良好。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的重要支撑。据《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全球排名上升至第35位,较2022年提升8位。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重塑数字政务的底层逻辑:从工具替代转向能力增强,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在提升辅助决策能力、提升行政执行能力和提升行政监督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战略部署,从健全预算制度、健全税收制度和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等方面,详细部署了未来五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方向。财政部门对深入推进地方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做出了新的部署和安排,继续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有效支撑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医保部门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管理,构建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医保大数据为支撑的医保基础设施及核心服务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公司在财政信息化、医保信息化等相关领域带来业务创新机遇。
(二)主要产品和服务
为全面体现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准确描述公司各项业务发展情况,公司根据经营实际将主要业务进行了再分类:一、支付电子化业务中纳入支付电子化运维服务;二、原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升级为智慧财政业务,包含预算管理一体化、数字财政等财政业务系统建设及运维;三、预算单位云服务和行业电子化合并为政企数智服务,体现在人工智能时代公司将电子化能力以不同产品形态和解决方案赋能各类行业数智化。
1、支付电子化
支付电子化是以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为核心进行节点延伸和功能扩展,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基础设施,链接财政、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构建了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链路电子化的业务处理和监督闭环系统。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财政部部本级电子凭证库升级并持续拓展和升级地方的电子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支付电子化业务累计覆盖33个省级、455个地市级、3,481个财政区县级、1,485个乡镇级财政区划的财政单位,服务28,000余个银行网点。支付电子化是公司核心业务之一,公司积极复用电子化安全支撑体系持续拓展电子化相关服务:公司非税缴库电子化覆盖财政部、天津、辽宁、黑龙江等11个省、149个地市、878个区县和46个乡镇,累计完成超7,900个银行网点端实施改造;对账电子化业务覆盖财政部、黑龙江、山东等14个省、188个地市和1,170个区县,累计完成8,500余个银行网点端实施改造;社保基金电子化在财政部部本级、深圳等省市的财政端实现推广应用,累计完成30余个银行网点端的社保基金电子化实施。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配合各级各类客户推进信创国密的升级改造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取得了信创数据库、操作系统、CPU、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互认证书152张,已完成14,000多家代理银行和总行网点的国密类,300多家代理银行和总行网点的信创类升级改造项目。
公司利用多年积累的电子凭证全链条服务能力,专注于大量且复杂的各类政府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及真实性校验,延伸建设资金支付、管理和监督系统。报告期内,公司上线广州市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支付校验平台,支撑广州市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效实施,累计服务消费者超390万人次、企业2,300多家,完成补贴申请556万余笔、支付补贴金额逾34亿元,资金发放速度提高了90%,实现专项资金的安全、规范和高效应用。
本年度,财政部印发了财办〔2024〕28号文件,基于现有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建设成果,提出了“全链条电子化”理念,将包括国库资金、单位资金、社保资金以及专项资金在内的涉及财政资金支付、流转、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纳入电子化流程,加快实现账户管理、资金支付、收支报表及电子会计凭证等全链条电子化建设。公司将继续深化全链条电子化项目实践,用更全面、更前沿、更灵活的解决方案构建坚强智能的财政资金支付网络,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技术方案,提高财政资金的支付覆盖面、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2、智慧财政
智慧财政是以公司预算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基础,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聚焦财政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提供横向一体、纵向贯通财政业务管理体系的系列产品和服务。公司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覆盖十余个省级财政单位,是预算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代表性供应商。本年度公司持续协助十余个省级客户完成对标《规范2.0》《技术标准V2.0》的系统功能开发升级工作,并依照财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供各项功能、模块的增补、升级等服务。
公司开发的智慧财审系统已服务福建省116家项目单位,推动数字财政在投资评审系统落地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社会保障资金模块在河南、甘肃两省实施建设,覆盖32个地市和299个区县,提高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率和监管水平;公司开发的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零基预算解决方案,从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预算绩效、预算编制、预算调整调剂全方位支撑改革要求,以系统化思维、数字化手段降低预算编制的复杂性,满足政策目标的多元性,全面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约束性、有效性,从而实现完善预算编制方法,优化预算支出结构,确保政府运行节约高效;转移支付监督模块已经在辽宁、江苏、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甘肃、深圳等省市完成升级改造,协助客户持续推进预算执行监督管理程序化、常态化、信息化,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常态化的预算执行监督和资金运行监测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依据数字政府建设指导,围绕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积累经验,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财政制度深度融合,以“精准理财、以财辅政”为核心理念,研发出新一代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和财政大数据的数字财政产品,在财政运行监测、预算执行监督、财会监督、数据指标标注、财政智慧评审、转移支付监测、税源分析、非税收入分析等方面推动财政数字化转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数字财政产品体系已在江苏、广东、西藏、广西、海南等多个省或所辖地市落地实施。公司数字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平台在湖北省4个试点乡镇完成实施上线工作,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程监管,有力确保各类民生资金使用的透明性与安全性。
3、政企数智服务
政企数智业务是公司将电子化的业务经验结合人工智能、国家密码、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向国家部委、预算单位、企事业单位提供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的各类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全面推进政企数智化发展,提升治理能力、业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医保业务方面。2024年,公司紧密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强化数据赋能,在医保区块链及电子结算凭证应用、医保钱包、医保基金监测等方面持续发力。截至报告期末,医保区块链共有2.8亿笔医疗收费电子票据上链存证,日均数据上链126万笔;两定机构的药品追溯码上链存证与实时查询超10亿笔,日均数据上链1,507万笔;公司完成湖北、重庆等4个省的医保钱包的局端建设,参与河北、安徽等8省39家银行网点的实施建设;公司参与国家医保局医保基金收支监测预警项目设计工作,提供医保基金收支监测归集服务的开发和实施服务。
会计电子凭证入账标准方面。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凭证纳入了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范围,公司打造的集预算控制、经费审批、报销管理、资金支付、会计核算、报销运行监测等为一体的会计电子凭证全流程一站式聚合化综合服务平台已在全国服务10余个省市超过5,700家会计主体,累计处理符合标准的电子凭证超过400万张;公司参与了15个地区的云核算项目建设,近19万家预算单位使用公司的云核算平台和服务。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面向央国企和中小微企业的基于数电票管理的财税服务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央企客户以及安徽、湖南、湖北、深圳等4个省市8,000户中小微企业。同时,公司在湖南、广东、云南等地分别上线高校内控平台、医院电子票据服务平台等,促进高校医院财务数智化转型。
数字商标方面。公司前后承建国家商标局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管理建设项目以及核心业务系统,服务商标局商标注册的全流程行政审批和业务系统,凭借数字签名、数据标识等技术,以商标电子注册簿为基础、以可信数字商标为载体,构建安全可信、治理有序的商标数据服务。公司在商标注册和审查中为用户提供人工智能场景化解决方案,包括商标申请内容智能理解、智能分卡、智能预审查、智能裁文等九大应用场景,服务商标审查质量和效率提升、辅助缩短审查周期。
国资监管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国资监管业务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打造国资监管联动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全链条数字化产品,实现国资监管业务全覆盖,服务国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国资监管相关产品已在北京、云南省、河南省、江苏省部分地市完成建设。
数据要素方面。公司在青岛公共数据运营平台上线了“智能理赔调查”和“理赔主动报案”两个数据服务场景应用,与烟台市大数据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成为济南、青岛两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单位。公司参与《财政部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地方财政数据分类分级指南》《分类分级相关制度规范》等编制工作,研发的数据标签系统已在财政、金融、国资监管等业务中应用,为客户提供数据标注服务。
(三)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智慧财政和数字政务建设领导厂商之一,坚持“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者”的战略定位,不断以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支撑财政业务的数字化治理效能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参与财政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电子凭证入账要求:总则》《电子凭证 会计档案封装技术要求》等相关标准和保障制度的编制工作,并先后获得2024“数据要素×”行业推进大会数商TOP50、金融信创优秀解决方案(第三期)、2024“金鼎奖”优秀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案例等荣誉奖项。本年度,公司与华为云联合发布了“财政大数据联合解决方案”并成为华为“优选级解决方案开发伙伴”,核心产品与鸿蒙系统的适配,保持了领先的行业地位。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元
■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原因导致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
注:广州市国资委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授权,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履行股东职责。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公司于2024年4月22日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的议案》,同意以公司总股本 194,4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8股,共计转增155,520,000股。上述方案已于2024年5月9日实施完毕,公司总股本由194,400,000股增至349,920,000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