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秘说|国能日新赵楠: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是大势所趋

http://ddx.gubit.cn  2023-07-05 13:18  国能日新(301162)公司分析

  新浪财经主办的2023(第九届)金牌董秘评选重磅来袭,评选期间,新浪财经推出“董秘说”专访活动,聚焦碳中和、AI浪潮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企业如何在碳中和和AI的双重驱动下实现可持续与创新发展,并通过董秘视角带领投资者深入了解公司情况。本期,带来国能日新董秘赵楠专访>>

  新浪财经:简单介绍公司规模、性质、企业文化、主营产品和经营状况。

  赵楠: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于2022年4月29日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1162)。

  国能日新是一家以数据技术为核心,专注于智慧电站、智慧电网、智慧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新能源领域的民营控股科技型公司。十余年深耕于新能源行业的数据应用与开发,致力于让更多人用上高效、低价清洁能源,成为行业内领先的清洁能源管理专家。公司主要面向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产品主要以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为核心,以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为辅助,以电力交易、智慧储能、虚拟电厂相关创新产品为延伸和拓展。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已实现覆盖新能源电力管理 “源、网、荷、储”的各个环节,实现客户对新能源电力“可看见、可预测、可调控”的管理要求。公司以北京总部为核心,产品及服务已覆盖全国各个地区,并已成功向海外市场进行拓展,已累计服务超过200GW的新能源客户规模。截至2022年底,在利润规模方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953.06万元,同比增长19.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08.21万元,同比增长13.36%。人员规模方面,公司总人数为496人。

  公司具有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50项,软件著作权86项。此外,公司还获得了诸多荣誉奖项,如国家重点软件企业,2021年度北京软件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型)、北京市双软企业、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企业、中关村高成长型科技企业TOP100、大数据产业领军企业(2021-2022)、第十届“北极星杯”2021年度影响力光储融合解决方案企业及2021年度影响力光伏电站运维品牌、2022年度最佳储能EMS供应商奖等。

  随着全球能源变革的推进,国能日新将在新能源消纳管理、规划与应用领域持续创新,发挥在大数据应用技术、气象应用技术、电网运行管理应用技术、综合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为智慧能源的发展提供专业服务与支持。国能日新服务海内外客户,已服务于中国、东南亚、非洲等国家。成功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及五大四小发电集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科学院及广大新能源企业服务。未来,国能日新会继续秉承诚信经营、开拓创新的经营理念,专注专业,为清洁能源发展助力,共创美好未来。

  新浪财经:碳中和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您认为公司应该如何积极响应?

  赵楠: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导致出力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愈发突出,将带来电网消纳的多重挑战,同时新型用能主体增加将改变传统电网负荷特性,传统“源随荷动”的电网模式已不再适用,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大势所趋。这既对新能源电力行业来讲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公司秉承“诚信经营、开拓创新”的经营理念,以“让更多人用上高效、低价的清洁能源”为企业使命,在充分发挥以功率预测、并网控制等电源端产品传统业务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在电网端、储能端、负荷端的产品及服务研发能力,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实现产品性能的提升和产品线的提升,通过向新能源电力交易、新能源储能应用、虚拟电厂等领域的创新拓展,深化打造完整的新能源信息化产品体系。公司身处新能源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必将立足长远发展,系统研究梳理“源、网、荷、储”各环节互补融合的技术需求及融合方式,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双碳”战略要求下的能源低碳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新浪财经:碳中和背景下,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目前公司都有哪些举措与成果?

  赵楠:技术创新方面:公司的拳头产品是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技术路线是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对气象数据进行降尺度等处理,从而获得电站所在区域的高精度数值气象预报数据,再通过数据模型的计算,输出新能源发电功率的预测数据。此产品是新能源电站并网发电的市场刚性需求,公司在相关技术领域已申请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取得发明专利50项,软件著作权86项。此外,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和算法优化,从提高气象数据精度、提高算法模型精度等角度提升发电功率预测产品的精度,取得了该市场内领先的精度和服务水平,有效降低了客户由“双细则”考核带来的损失,公司服务电站数量稳健增长,获得了更多新能源电站客户的一致认可。未来公司将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以及数据、算法优化,采用包含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多种模型算法从气象数据精度以及算法模型等角度持续提升公司功率预测产品精度。公司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保持关注,并持续推进其与能源业务场景的融合创新。也持续关注大模型应用于企业数字化管理、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及管理效率等领域的落地,积极跟踪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国内先进服务商保持交流和学习。此外,公司将深入打造新能源电力管理“源网荷储”一体化服务体系,在深耕电源端功率预测、并网控制等产品的同时,加强公司在电网端、储能端、负荷端的产品及服务研发能力,保持创新动力,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实现产品性能的提升和新能源电力交易、新能源储能应用、新能源辅助服务市场等产品线的延伸,助力公司发展。最终实现新能源电力管理“源网荷储”的融合互动应用,以能源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清洁能源的高效、智能化管理。

  管理创新方面,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创新。一、增强创新的观念与意识。要推进企业创新,企业的广大员工,特别是主要领导者,必须树立和不断增强创新的观念与意识。二、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建立人才竞争优势,建立健全企业创新的组织体系及机制,通过有效的组织安排把这些观念和意识进行落实,为此公司制定了契合业务发展需求的人力资源规划,全方位开展各层次人才的选育用留计划。同时,开拓各种渠道招募高端人才、完善晋升与奖励薪酬机制、不断推动各层次人才成长,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分层次展开对管理、技术、销售等多方面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强化团队意识,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的高绩效人才团队。三、加强企业创新的队伍建设,加大企业创新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公司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研发中心,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及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强化知识产权整体规划并积极开展与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四、营销策略创新,通过功率预测、并网控制、电力交易、储能等多个产品协同销售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将技术推广、应用与销售相结合,确保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完善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新浪财经:公司的主打产品有哪些, 服务的客户是哪类群体?

  赵楠:公司的产品主要以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为核心,以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为辅助,以电力交易、智慧储能、虚拟电厂相关创新产品为延伸和拓展。服务的客户几乎覆盖了新能源电力产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六小发电集团,协合新能源、中国节能、隆基绿能、晶科电力等主流新能源集团,四方电气、长园深瑞、许继集团、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等主流电力新能源设备厂商,以及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大型新能源工程承包商等等。